周巍峙:半小时谱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2021-01-12王东梅
□ 王东梅
周巍峙,原名周良骥,字骏伯,江苏东台县人,1916年生。自幼家境贫困,父亲周慰堂在他5岁时就出外谋生,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在祖父照顾下过活。10岁的周巍峙,随母亲经上海到绍兴与父亲团聚,后靠远房亲戚、上海《时报》记者戈公振接济勉强过活。
经戈公振介绍,周巍峙到《申报》馆当了练习生,后在《申报图画周刊》编辑部当秘书。戈公振又将周巍峙介绍给了邹韬奋。周巍峙在邹韬奋的《生活日报》社筹备处当了几个月的文书,深受邹韬奋的影响;后接触到《向导》《萌芽》等书刊,更加认识到贫富不是天生的命运,是剥削制度产生的。在李公朴处工作时,周巍峙接触社会面更宽,看到和听到社会上许多黑暗现象,联系到自身的遭遇,深深感到世态炎凉,社会非常不平等,虽然自己当时该如何进行斗争还不清楚,但绝不能同流合污。“周巍峙”这个名字就是在这时取的,意思是与旧社会、恶势力对峙,也包含着清高与傲气。这名字当年确实代表着周良骥的思想和行动:要和旧社会巍然对峙!
这期间,经李公朴推荐,周巍峙给谌小岑主编的《劳动季报》编写《劳工大事记》、为陶行知抄稿及帮助科学家高士其记录、整理文稿等,以增加收入。他利用一切机会接受进步思想,从戈公振、邹韬奋、李公朴、陶行知、高士其等先生的言行中得到很多教益,更重要的是有机会接触社会,参加斗争。自幼好学的周巍峙,这时已读了鲁迅的不少文章,都在思想上受到很大触动和启发。
一
周巍峙最初接触音乐,是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祖父渔民出身,爱唱曲子,会打锣鼓。每逢有人家里办丧事、“放焰口”,祖父便带着年幼的周巍峙去听和尚道士们念经、奏乐。他上小学时就爱唱民歌,他唱的《苏武牧羊》,据说“声情并茂”,受到老师的赞赏。引起周巍峙对歌唱的兴趣,则是进步电影歌曲的问世,如《渔光曲》 《苏武牧羊》等。李公朴和一些文化界的朋友都认为周巍峙有音乐才能,鼓励他在这方面发展。不久,《大路歌》流行,周巍峙曾在一个朋友主持的业余口琴队里吹奏这首由歌曲改编的口琴合奏曲。这样,对音乐的兴趣开始和社会活动结合起来。周巍峙也开始大量阅读音乐方面的书籍,学习音乐知识。没有专门的老师,他只好自己“硬啃”。
1934年冬,周巍峙参加了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刘良模主持的民众歌咏会。1935年春,周巍峙又参加由聂耳、吕骥等发起的“业余合唱队”,这是在党领导下的进步合唱团体,成员大都是电影和戏剧演员及一些作家、诗人,如陈波儿、许幸之、崔嵬、丁里、周钢鸣等。实际上这个合唱队成了推动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核心。
周巍峙
1936年,为了更多地开展救亡歌咏活动,培养歌咏骨干,周巍峙不仅积极到工厂、学校教歌,还在冼星海、沙梅、盛家伦等音乐家的支持下,组织并主持了一个歌咏团体——新生合唱团,并请冼星海讲授指挥,贺绿汀、沙梅讲授作曲,盛家伦讲授声乐,塞克讲授歌词分析与创作。周巍峙还组织了纺织工人歌咏队、女子中学合唱队、为公小学合唱队、中华职业教育社歌咏团,同时在量才业余补习学校歌咏团、大夏大学歌咏团、立新会计学校歌咏队和新安旅行团教唱歌。
随着救亡运动发展的需要,周巍峙开始写词,创作革命歌曲,撰写音乐理论方面的文章。1936~1937年间,他谱写了20多首救亡歌曲,其中1936年谱写孙师毅作词的《上起刺刀来》,是一首激励国民党士兵反对不抵抗主义的战歌。它广泛流传,成为全国军民中较有影响的救亡歌曲,后来在山西被抗日决死队更名为《守土抗战歌》,成为决死队的非正式队歌,并被阎锡山列为绥远省军民“必须唱的、最有救亡意义”的十五首歌曲之一。他还写了一些音乐评论文章,如《评〈迷途的羔羊〉》 《我们怎样纪念聂耳先生》 《国防音乐必须大众化》等。
“一二·九”运动以后,周巍峙深感群众需要革命歌曲,便在李公朴、孙师毅的支持下,多方挑选资料,以“周巍峙”为笔名,于1936年7月编辑、出版了第一本抗日救亡歌曲选《中国呼声集》(壮歌选),初版1.5万册,很快销售一空。10月,又再版增订本,仍是1.5万册,也一抢而光。后来周巍峙又将《中国呼声集》改名为《民族呼声集》,化名为何立山(含义是何人把大山立起来,仍含有巍然对峙的意思)编,照样出版,销售量仍很大。
“七君子”被捕后,经过地下党员柳湜、艾思奇和黄洛峰商议,很快将周巍峙调到读书生活出版社担任出版部主任,负责印刷出版工作,同时还派他去苏州监狱给李公朴等人送书信、食品。周巍峙利用这个机会找到新生合唱团在苏州的团员,研究如何开展苏州救亡歌咏活动;还去无锡教育学院会见暂时到该院讲课的孙师毅,探讨如何在音乐界、戏剧界做好统一战线工作问题,同时把中共《八一宣言》及季米特洛夫谈开展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报告内容转达给他。
之后,周巍峙留在太原“全民通讯社”工作。这个通讯社是由救国会、阎锡山和共产党三家合办的,由救国会出面,归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负责人彭雪枫领导,主要编辑、印发华北前线的战事消息。这时的周巍峙俨然成了一个他曾经向往的“记者”。太原撤退时,办事处迁到临汾,周巍峙正式参加八路军,任八路军驻临汾办事处秘书及学兵队音乐教官,同时又是全民通讯社前线记者。
1938年7月17日,周巍峙由丁玲、王玉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候补期三个月。后因工作需要,9月1日在延安提前转正,并很快当上支部委员。当周巍峙已成了党员回到延安时,中央组织部还给他看了彭雪枫在武汉写给中组部负责人介绍周巍峙入党的信,彭雪枫对周巍峙政治上的关心和负责精神使他永志不忘。
周巍峙在延安住了三个月,1938年10月初被任命为西战团副主任,负责筹备率西战团去敌后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工作。这是他第一次担任文工团的领导工作,以后再没有离开行政工作岗位。
11月20日,西战团离开延安,前往晋察冀边区开展工作。中组部副部长李富春根据周巍峙的要求,以中央组织部名义写了一封给沿途各级党组织的通用介绍信,并把他自己的一支手枪赠给周巍峙,鼓励他努力工作,还说:“宣传抗战,不但要你们这样一个西战团,还需要千百个西战团!”
1938年12月下旬,周巍峙率领西战团跟在一二○师大队后面过敌人封锁线,平安抵达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平山县焦潭庄,在军区政治部领导下开始工作。这段时间,他结识了唐县妇救会女干部王昆,1944年与王昆结为终身伴侣。
1944年4月8日,西战团离开晋察冀边区,于5月中返回延安,全团人员编入鲁迅文艺学院各系。周巍峙到戏剧音乐系任助理员兼“鲁艺”文工团副团长。这一年,他被选为陕甘宁边区甲等文教英雄。
二
解放战争期间,周巍峙先后在联大文艺学院担任文工团团长、音乐系主任,张家口市文委书记,晋察冀中央局文委委员,华北人民政府文委委员,石家庄市戏剧音乐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市军管会文艺处处长。1949年5月,他受命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赴匈牙利参加第二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任青年文工团党支部副书记。归途访苏期间,他又奉命与李伯钊一起,陪同苏联著名作家法捷耶夫和西蒙诺夫率领的苏联文化代表团提前回国,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这一年年底,周巍峙调入文化部艺术局工作。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战火很快烧到了鸭绿江边。党中央、毛主席果断作出组成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决策。志愿军将士群情激昂,纷纷写下请战书。志愿军炮兵1师第26团5连任指导员的麻扶摇在出征前的一个晚上,趴在煤油灯下连夜赶写出一首出征诗:
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第二天,麻扶摇把这首诗作为全连出征誓词的导言,写在黑板上进行宣读。当时,5连有一位文化教员为这首诗谱了曲,并在全连教唱。1950年10月底,炮1师第26团5连就是唱着这首歌跨过鸭绿江的。之后,新华社随军记者陈伯坚到麻扶摇所在部队采访时,在连队黑板报上发现了这首诗。第一次战役后,陈伯坚把这首诗引用到了战地通讯《记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几个战士的谈话》的开头部分,并作了个别修改:把“横渡鸭绿江”改为“跨过鸭绿江”,把“中华好儿女”改为“中国好儿女”。
1950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一版刊登了这篇通讯,将这首诗醒目地排在标题下面。正在田汉家开会的周巍峙拿起这天的《人民日报》,这段大气磅礴的志愿军誓词立时引起他的注意,周巍峙读了这首诗后赞不绝口,全身的音乐细胞都被调动起来,半小时就谱出了曲。不久,这首歌以《打败美国野心狼》为歌名,署名为:志愿军战士词,周巍峙曲,先后在《人民日报》和《时事手册》半月刊上发表,很快传遍大江南北,成为那个时代最高亢、最激动人心、最代表全国人民心声的代表作之一。后来,这首歌被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这首歌的歌词不长,但和铿锵有力的曲调交相辉映,使整首歌充满了摧枯拉朽般的强大力量。歌声寄托思念,歌声激发勇气,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更是承载了亿万中国人民的民族气节以及爱国情怀。它是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心中所迸发出的呐喊。
1953年,周巍峙调到中央实验歌剧院任院长。在他工作的一年多当中,演出了新创作的三个歌剧:《刘胡兰》 《草原之歌》及《槐荫记》,并开始了创作民族舞剧的尝试。后来,周巍峙又被调回文化部,先后担任部党组书记、代部长等职务,还在全国音协、曲协和舞协担任领导工作。
1986年,周巍峙从文化部领导岗位第一线退下来,仍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担任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组长、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主任,负责领导、管理着十大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出版工作以及全国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工作。
1996年,周巍峙以80岁高龄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六届全委会主席。2001年,他主持了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并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届全委会主席、中国文联第九届名誉主席。2011年11月,他将毕生藏书全部捐献给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2014年9月12日4时34分,周巍峙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