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规范化策略探究

2021-01-11任晓琴孙斌王雷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规范化

任晓琴 孙斌 王雷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峻。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各城市开始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該交通形式表现出便捷、环保、高经济效益的特征。为了确保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给乘客提供舒适的出行体验,必须开展运营风险管理工作,依托于系统化、全方位的管理模式来精准控制风险,以此确保城市民众的出行安全。本文主要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规范化策略探究。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化;安全性;项目规划

引言

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范化管理研究,能够保证管理工作具有科学性,进而有效管理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情况。所以,在具体实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计划中,要充分考虑运营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对此方面加强研究,不断探索有利的运营管理措施并科学利用,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能够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状态,避免对运营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1、城市轨道运输安全管理意义

1.1城市轨道运输安全管理能够促进城市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管理长期缺乏科学的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地安全管理都是由工作人员负责,经常因为人员的疏忽、乘客管理不力和设备运行故障等问题而导致规模大小不一的安全事故。引起一系列的经济财产和人们安全的问题,因此必须要为驾驶员、乘客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1.2城市轨道运输安全管理能够促进效益的提升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机制,既有利于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质量和效率。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可降低环境噪声问题和环境的污染问题,达到良好的生态效益,增强安全,方便市民日常出行。

2、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模式规范性不强

虽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隶属于政府规划性建设,但是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工程投资、建设规划以及平台构建等内容都呈现出很强的地方性。部分城市在遵守行政单位的管理模式,而有些城市则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企业运作模式。同时,部分城市会对投资、建设、运营等工作进行统一管理,而有些城市则将其进行分开管理。此外,还有很多企业自身的规范化意识薄弱,没有认识到规范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甚至还有很多城市在按照地方的标准规划建设,与总体管理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些原因都导致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质量和效果不佳。

2.2管理制度不全面

现如今,我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轨道交通系统都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的缺点。每次出现矛盾问题时,才匆忙地进行补救,临时增加相应的规章制度。而且在编制管理工作急需规章制度时,大部分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进行的,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特殊性,很难形成轨道交通行业所需要的管理制度。以此来满足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持续发展的需求,也能够实现与国家标准达成统一。

2.3轨道交通运营技术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

轨道交通在经历多年发展之后,已经将各种先进的运营技术应用到不同的子系统中。从某种意义来分析,历史中所出现的轨道交通事故与运营所选择技术的先进性以及完善程度有着非常大的关联。高新技术在城市轨道运营中的应用,虽然可以为其提供便捷性,但也会增加运营过程中的风险。造成运营风险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技术方面。新技术的产生或多或少存在不完善之处,其技术的不完善极有可能给运营造成非常大的安全风险;(2)操作方面。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应该有一个过渡期来熟练操作,在此期间存在操作不熟练或管理失误的问题,同样会对运营管理产生安全隐患。

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规范化措施

3.1组建合理化的风险控制部门

结合城市轨道运营特征,在组建风险控制部门时必须确保其部门结构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才能充分发挥出风险控制部门相关技术、人员的作用,做好具体的风险管理工作。当前我国城市轨道运营企业基本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并在其主导下形成了系统化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为了体现出风险控制部门的适用性,不同城市轨道运营安委会根据其城市轨道运营特征设置了独立的风险控制小组。通过明确不同小组的工作职能及任务,更好地完成风险控制工作。此外,应该设立风险管理领导小组,为风险管理控制决策提供及时响应与决策。此领导小组必须由运营企业领导或者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担任,并领导各个风险控制工作小组来开展实际的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中的风险管理人员制定风险查找、判断、统计、分析、登录、控制、总结的工作任务与工作流程。通过两者之间的结合实现风险控制实效性,提高风险管理工作质量,通过专业化、规范化的风险评估工作流程与技巧,为应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2增强城轨建设科研投入,加快智慧城轨建设

智慧城轨建设是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走向智能化、提升运营安全性和高效性的必要手段,是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要做好网络化运营管理工作,智慧城轨建设是必须要完善和加快推进的重大任务。建设智慧城轨除了需要增加相应的科研投入和资金投入作为支持,增加对其科研成果和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之外,还需要增加智慧城轨建设的专业人才储备,构建完善的智慧城轨运营管理体系。另外,对从网上购票到人脸识别进出站、城市轨道交通乘坐体验感等多方面进行完善和优化,提供精细化、高效化的智能应用以及增值、增质的人性化、精准化服务,来不断满足市民高标准的出行需求。同时,通过不断收集现代运营中的智能化技术和工具在市民中的意见和其反馈的运营数据,分析对比之后再对智慧城轨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此加快智慧城轨的建设进程。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想要确保轨道交通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必须要将其处于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之下。并且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出现任何管理问题,必须要对其进行规范化处理,保证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能够安全进行。总体来讲,轨道交通建设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未来在各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不断优化创新的发展下,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也会变得更加规范。

参考文献:

[1]陈冠翱,肖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规范化策略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6):177-178.

[2]贾宇恒.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化[J].湖北农机化,2020(06):60.

[3]唐子茜.探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规范化[J].中外企业家,2019(33):197.

猜你喜欢

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规范化
重症疾病患者抢救中应用规范化急救护理的价值
规范化产科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运营管理
医药制造型企业总部层面运营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分析及对策
智能电网建设与调控一体化发展研究
医院大型设备的运营管理(pet—ct)
陕西优质猕猴桃周年规范化管理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