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课运动损伤成因与对策

2021-01-11马杰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运动损伤对策分析初中体育

马杰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在这一个阶段过程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得到极大的加强。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很有可能因为对于体育教学活动不够熟悉,没有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从而出现运动损伤。为尽可能地避免运动损伤,需要分析清楚其中的运动损伤成因,提出相应合理的对策来解决运动损伤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体育;运动损伤;对策分析

引言:初中体育课的教学需要教师明确教学内容,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中小学身体素质教学的准则来完成。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但其中部分的运动损伤是可以得到避免的,科学分析运动损伤的成因,便可以有效降低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一、初中体育课的主要内容

初中体育课的教学是根据国家对于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要求而设置的教学,其实际的课程内容因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而安排。对于体育教学设施器材完备以及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初中会设置详细的素质锻炼内容和要求,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的素质锻炼,这里面又分为高抬腿、后踢跑等;二是学生的速度训练,包括短跑50米,200米等;三是学生的身体力量的训练,包括蛙跳、立定跳远以及跳台阶等;四是耐力训练,包括800米、1000米、跑的训练;五是反应速度的训练,包括反向起跑训练、短距离触地往返跑等。在体育锻炼的前后,需要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拉伸以及热身运动,避免学生因长期不运动,突然进行运动而造成肌肉的酸痛情况。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难度设置应循序渐进,不能超过学生的身体负荷。此外,因学生中考对于体育项目的考试要求,部分学校会在学生的体育课堂中,融入部分其他体育教学内容,包括跳绳、健美操或者太极拳等特色体育考试项目的训练。通过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重视自身身体素质的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学习疲惫的时期可以通过做一些运动来释放压力,缓解自身紧张情绪。

二、初中体育课运动损伤成因分析

2.1学生对于体育锻炼安全意识不足

初中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发育尚不完全成熟,并且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很多学校很少设置体育课,学生对于体育方面的知识不够了解,对于运动安全的知识以及相关的防护动作等等都相对陌生。在实际的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会对这些体育安全知识不够了解,从而无法在运动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运动损伤。此外,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师对于学生运动安全不够重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将体育运动与健康的相应知识向学生开展详细的讲解,学生在不了解这些安全防护内容就开始运动时,便会极大地增大运动损伤的几率。

2.2对于课程强度的设置过高

初中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所学到的体育知识以及运动的强度是不相同的,随着学生的年龄的增长,体育锻炼的强度是会逐渐增加的。但实际上很多学校为了让学生在初升高的体育方面取得好的成绩,便从初一开始逐渐增大学生在体育课程上的运动强度,而实际上这些体育课程的强度是相对过高的,学生在较大的学习压力下,无法真正地适应高强度的体育课程,此外在较高的体育锻炼强度下,学生很有可能力不从心,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从而疏忽了自身的运动安全,造成了运动损伤。

2.3體育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

体育课程的教学,应根据学生实际的身体状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不能盲目地开展教学。而实际上因为教师对于学生运动损伤的不够重视,会因为教学方法选取的不合适,使得学生在不够科学的教学方式下学到一些体育知识,但实际上学生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并接受这些教学内容,就会按照自己错误的理解来开展具体的运动锻炼项目,这就会使得学上在实际的运动中因动作不到位而损伤肌肉或者造成其他的损伤。此外,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未能够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情况等来将学生进行分组,使得教师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忽略到一些同学的错误动作的指导和纠正,这就很容易使得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

三、初中体育课避免运动损伤的主要对策

3.1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安全意识

安全是开展所有体育锻炼课程前学校和教师应重点关注的事项,教师应在实际的体育课程向学生重点讲述体育锻炼过程中注重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际的体育运动课堂能够加强自身的安全防护,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切实有效的体育锻炼安全防护知识。在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当发生运动锻炼损伤事故时,教师应第一时间帮助缓解紧张情绪,做好应急防护措施,避免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更为严重。

3.2切实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合理设置体育课程运动强度

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体育运动强度的设置应严格遵照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与健康标准来制定合理的运动项目,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的身体状况以及学生在日常的运动量等来确定合适强度的运动。为了防止部分学生因身体素质较差而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教师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还应降低正常的运动强度,并且重点关注这些学生的运动,当他们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时,应及时让他们做一些简单动作,防止出现运动损伤。此外,对于肢体不协调的学生,教师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这些学生多留一些时间自己练习,让他们学会之后再进行动作的反复练习,避免学生在动作不熟练的情况下就进行整体动作的练习,从而导致出现运动损伤。

结语

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因师生对于体育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疏忽了运动前的拉伸等,使得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运动损伤。教师应重点关注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运动锻炼,增强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吉慧婷. 初中体育课运动损伤成因与对策[J]. 教育, 2019, 000(027):52.

[2]李霆, 郭学军. 试论中学体育课运动损伤的原因及有效预防措施[J]. 金田, 2015, 000(002):377-377.

[3]杨建平. 初中体育课中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11):P.142-143.

[4]马志芳. 浅谈体育课堂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J]. 读与写(上,下旬), 2015, 000(014):386-386,388.

猜你喜欢

运动损伤对策分析初中体育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