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孩子们一起讲故事

2021-01-11江海燕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小蛇菠萝讲故事

江海燕

我曾用同一本书和同一种语气分别对着普幼和康复中心的孩子发问:“谁要看书?”“谁想听故事?”结果,无论是中、大班的孩子,亦或是托、小班的孩子都蜂拥过来。在没有太多压力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看书和听故事。我想,大概是天性使然。

绘本便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作为听力语言康复教师,更是希望以此教孩子们学语言,也期待着孩子们听完故事就会讲故事,甚至会用故事中的好词好句说话。那么,绘本该怎么用呢?模仿学说?看图讲述?在经历了近一学期的摸索后,我和孩子们在绘本《好饿的小蛇》的学习中达成了共识。

【学前小调查——如何讲故事?】

课前,我与班上的孩子们讨论起在家里爸爸妈妈有没有给他们讲故事,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我“讲故事的”。于是,我与家长们聊起在家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位家长说:“我就是读一遍,他有时候也没耐心听完。”另一位家长接茬说:“我都是读一句叫他跟我说一句,也是说说就不耐烦了。”还有一位家长则表示:“我们家都是自己看,不会的我再告诉他······”

我听了家长们的话,似乎也理解了为什么孩子们感兴趣却又没耐心听故事。对于理解上本就有些缺失的听障孩子而言,循序渐进才是最为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习准备——水果party】

“下周一请每位家長给孩子准备一种水果······”我在家长群里发了一则消息。很快得到了家长们的积极响应,很快选定了自己要带的水果。

周一,孩子们兴奋地拎着水果来到了学校,有食物参与的课堂,积极性总是空前高涨。

“江老师,火龙果是我带的。”小丫率先说道。

“我·····菠萝!”鸿鸿不甘示弱,但却说得有些含糊不清,“鸿鸿,你带的是菠萝,对不对?”

“对了!”他激动地送给我一个大拇指。

课上,我先请孩子们介绍了他们各自带来的水果,紧接着对苹果、香蕉、菠萝和葡萄展开了重点讲解,从它们的形状、颜色及触感一一做了介绍。当我请孩子们摸一摸菠萝的外皮和叶子时,大家都表示出一副不情愿的模样,于是,我问表现最为活跃的小丫:“你为什么不愿意摸呢?”

“不要,手戳破了。”

“是嘛?!”我佯装不知道,轻轻摸了摸,“哦,真的是刺刺的耶,但是轻轻摸一下,不会把手戳破哦!”孩子们见状,都跑过来摸起了菠萝,嘴里念叨着:“刺刺的。”

最后一个激动人心的环节自然是吃水果了,“你可以一口全吃掉嘛?”我指着苹果问。

“咬一口的。”帆帆很认真地说。

“哦,是的,一口一口地吃,除非你是一头大象······”说着我夸张地模仿了动作,孩子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吃水果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进行着,这应该是最好的学习准备。

【细读绘本——《好饿的小蛇》】(语言课)

“今天,我要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我拍了拍手中的盒子,示意书藏在了里面,孩子们顿时对我的盒子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呢?”我接着说道,并将手指向了大屏幕,缓缓拉开了课件中的遮罩。

“蛇啊?”“是小蛇!”孩子们惊呼。

“是的呢!可是小蛇的肚子太饿了,他要去找东西吃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都吃了哪些东西吧!”“小蛇啊呜,吃了苹果,苹果就跑到它的肚子里面去了······”当我在课件中点击小蛇的肚子,然后出现苹果的时候,孩子们都激动地拍起了手,后面的故事中只要出现小蛇的鼓肚子,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想要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小蛇吃了什么呢?”

“小蛇吃了菠萝。”哇!宁宁也能说出完整的句子啦!

“小蛇吃了什么样的菠萝呢?”

“黄黄的。”“刺刺的。”孩子们三言两语地说。

“可以连起来说完整嘛?”

“小蛇吃了刺刺的菠萝。”涵涵小声地说道。

原来说完整句子不再是难事,拓展句长也可以实现,孩子们脱口而出的那瞬间,我也激动地拍起了手。

【能力迁移——小蛇又饿了】(科学课)

“一觉起来,我的肚子又饿了。”这是我插入在课件中的一小段录音。

“你们听到了什么?”我问道。

孩子们顿时炸开了锅,期待着出现好吃的东西。

“小蛇是想吃东西,但是要请你们帮忙在教室里找一找。”我将一个个食物的影子递到了孩子们手中,请他们在教室中寻找对应的食物卡片。活泼的孩子一下子起身行动起来,有些内向的瑶瑶看了看手中的影子,又看了我,没有起身。

“瑶瑶一定能找到的,走,我们一起去!”果然,她很快找到,内向的孩子就是需要一句强有力的鼓励。

“小蛇,请你吃棒棒糖。”出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是我用纸盒和塑料盒制作的大嘴小蛇,随着我将食物卡片投进了小蛇的嘴里,这条小蛇立即成了孩子们的宠儿,“请你吃······”的话语声不绝于耳。

小蛇成了我们的朋友,因为只要看到小蛇玩具,孩子们总会关心它饿不饿,于是,我从孩子们嘴里听到了各种食物的名称。

【延伸拓展——我是小厨师】(手工课)

锅碗瓢盆是孩子们喜爱的玩具,我想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厨师梦。

“今天,我们来当小厨师,学做一些好吃的给小蛇吃,我会做棒棒糖、豆子饼干和荷包蛋,你们想学哪个呢?”

“这个!这个!”果然,每样都有人选。

“做棒棒糖需要用什么材料呢?荷包蛋呢?”我试图引导孩子们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

当孩子们搓捏出的各型各款、其貌不扬的食物塞进小蛇嘴巴的时候,我看到了孩子们满眼的喜悦,这源于劳动的乐趣。

【我们的约定——变魔法】

课后,我将《好饿的小蛇》这本绘本放在了班级的书架上,每当孩子们翻阅时,总会不自觉的用手指点小蛇的肚子,期待着像在电脑上一样出现变化,嘴里嘟囔着“没有,没有······”

“这里哪有食物啊?大屏上是江老师施了魔法才会变的哎。” 我忍着笑说道。

“这样啊!”小丫一本正经地感慨。

“下次讲故事的时候再来变魔法哦!”我故作神秘地说道。

“嗯!”孩子们的眼中充满着期待。

这就是我和孩子们的约定。

【分享经验——家园共育】

我将整个关于绘本《好饿的小蛇》的一系列活动与家长们做了深入地探讨,家长们都表示难怪孩子们最近如此着迷“喂食”活动,也从孩子们嘴里听到了各种新鲜的词汇,原来一个小故事可以延展出这么多的内容。

的确,听障孩子们的语言学习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老师和家长就是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输入者。

和孩子们一起讲故事,从认到听、说,再到用,最后做,我们共同经历了有关小蛇的那些事儿,之后有了家长们的参与,小蛇的故事还会继续。当然,更多的绘本故事也会有更多的魔法出现,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小蛇菠萝讲故事
谁要一条小蛇
菠萝探长
小蛇跳舞
菠萝
吃菠萝为什么要用盐水泡
讲故事
听妈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