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应用型大学的课程设置(1)
2021-01-11傅光明钟自远
傅光明 钟自远
课程设置是指学校确定的所有课程的设立和安排,它规定着课程类型和课程门类的设立及其在各年级的安排顺序和学时分配,同时规定各类各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是教学计划的核心部分,是培养人才的设计蓝图。应用型大学,培养目标明确,在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中作用突出,其课程设置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一、专业课程设置要突出实用性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应用技术类型为办学定位,而不是以学术类型为办学定位高等院校。应该看到应用型人才是培养能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所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1、应用型大学重在“知识应用”,专业课程设置要求做到“实效”。
应用型大学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而大力发展的国民高等教育,要求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其核心环节是专业课程设置要真正与地方经济建设实现无缝链接,要让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本领在未来就业时就能马上排上用场,使他们在未来的就业路上一开始就能很快地踢开前三脚。专业课程设置要做到“实用”,首先是学校对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要有及时充分的了解,并能根据需要灵活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其次是应用型大学的师资队伍构成上也要体現“实效”,要建立校企之间的友好合作,使学校的理论课和企业的实践课同步进行,让学生提前感受到未来工作的境况。
2、应用型大学培养的学生要能解决“实际问题”,专业课程设置要求做到“实用”。
应用型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会在社会岗位的第一线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是解决第一线生产劳动“问题”的主力。因此,要把真正能够解决第一线问题的课程设置充分。首先是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内容要适度超前,尽量能够把未来学生在工作中可能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预设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有的放矢,遇到问题能够迎刃而解。其次是专业课程设置要考虑知识结构的原理性,教师在教学中,对一些学生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一些预设,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预设的问题终归是有限的,而学生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却可能是无限的,预设的问题总是不能穷尽可能遇到的难题,因此,专业课程的内容要体现原理性,让学生学会原理,把管用的知识教给学生,这样,学生遇到问题就会“一通百通”。
3、应用型大学要培养学生在工程领域“有所作为”,专业课程设置要求做到“实操”。
应用型大学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充分体现“实操”,让学生亲自动手体会,增强感性认识。因此,要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大专业课程中实操课程的比重。以“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例,《工程测量》课程,就要让学生在各种环境中学会利用各种测量仪器进行实地测量的方法,提高测量精度,改进测量方法。又比如“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就要让学生深入施工现场,让他们在充分掌握作用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实际作业,增强他们的实际体验。
二、人文课程设置要突出渗透性
应用型大学的人文课程设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着力解决学生对应用型大学培养目标和职业追求上的模糊认识,强化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憧憬,力争在学校就基本解决学生未来就业后的敬业爱岗问题。
1、应用型大学在高校体系中的定位,要求人文课程设置要紧跟时代。
从现实情况看,应用型大学的招生条件要比学术型大学的招生条件略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引发应用型大学在读学生的自卑情绪,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认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比人家差,未来的前途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会或多或少受到一些影响。作为应用型大学的人文课程的设置要高度关注这个现象,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丰富的内容讲授,着力解决应用型大学在校学生的思想问题,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分工和社会就业与个人价值实现的关系,让他们明白,只要自己努力奋斗,在任何岗位和职业上都能创造出骄人的业绩。
2、应用型大学学生就业的指向性,要求人文课程设置要彰显区域特色。
应用型大学设置的学科专业都是社会亟需且就业去向十分明确的,这种专业设置有利于学生一进入大学校门就能够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长,全方位的塑造自己,这种人才培养的效率是最高的,也是社会最希望看到的。应该注意的是应用型大学主要面向区域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这种现实情况下,人文课程设置就必须尽可能的紧贴区域经济和文化特点,通过课程设置,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工作岗位需求的社会精神和人文底蕴,着力增强人文课程的适配性。比如,应用型大学的毕业生大都分配在第一线工作岗位,他们就业后首先面临着要与各种类型的人员打交道的问题,如何让他们能够与各类人员沟通顺畅、交流自如且充满自信,这是当代大学生们都普遍比较畏难的一个问题,因此,应用型大学要把心理学、语言学、传统文化等这些有利于提高学生沟通、协调能力的课程摆在重要的位置。
3、应用型大学的校园文化特色鲜明,要求人文课程设置要主动对接。
应用型大学培养的学生主要解决工程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这也决定应用型大学的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他们会紧紧围绕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营造校园氛围,企求以务实的文化环境培养和熏陶学生。人文课程要选择与职业生涯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入职业道德、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培育学生的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人文课程要适应学生不同的职业发展需求,围绕校园文化精心设计课程内容,要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法治意识、国家安全、历史使命、社会责任、民族团结、生态文明、健康意识、审美观念等教育,促进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三、基础课程设置要突出职业性
应用型大学的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一定要突出职业性,这是应用型大学的社会定位决定的。要打破学科体系的界限,按照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的原则设置基础课程。
1、要围绕学生的未来职业设置基础课程。
大学基础课的任务,就是要使学生具有高等专门人才的文化水平,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理论上讲,基础课学习得越扎实、越宽厚,越有利于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但实际上,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总是有限的,用于开设基础课程的学时也是有比例限制的,因此,基础课要紧紧围绕未来从事的职业设置,在保证课程系统性的基础上把基础课设专、设精。要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基础课的设置与未来的就业去向紧密联系起来,以未来职业需求为准,瞄准需求设置基础课程,充分体现内容的相对集中。
2、基础课程的内容深浅程度要适度。
应用型大学的学生培养的是未来的工程师,这个与学术型大学培养的学生存在较大差异。应用型大学的基础课程教学要把重点放在教学内容与未来就业和工程领域可能遇到的重难点问题的结合上,而不能片面追求教学内容的深度、难度和广度。在教学中,要大量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用工程实例,深入浅出地解释教材中的难点,使学生在较为抽象的基础课程学习中产生愉悦感、体会成就感。
3、基础课程要尽量考虑学生对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要求。
毕业学生要想在未来就业的岗位上真正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难题,系统全面的知识结构是可靠的保证。高校中各类基础课具有理论性强、原理系统、知识全面等特点,学生把基础知识弄通弄透,可以有效拓宽视野,增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应用型大学在基础课程设置上,一定要根据所设置的专业,尽量把本专业所涉及的基础课设置完整,形成基础知识的体系链。
四、选修课程设置要突出拓展性
应用型大学的选修课主要为满足不同专业方向学生的不同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是对必修课程的适当延伸。
1、选修课不能因人设课,而应根据培养目标和需求设课。
所谓因人设课是指在选修课程设置上,根据现有教师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设课。在应用型大学里,这种选修课的设置方式是十分有害的。因为,应用型大学的毕业学生就业方向相对明确,所以培养方案也必须相对确定,形成自己独特的选修课内容。要根据学生就业需求设置选修课。如校内教师不能满足设课需求时,可以根据培养要求,依据选修课程安排,在校外聘请合适的教师任课,尤其是去未来学生就业的相关(相似)企业聘请教师,建立校企之间的知识网络,让学校开设的选修课直通未来的就业岗位。
2、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应是必修課内容的适度延伸。
选修课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对必修课课程设置的一项补充和拓展。有些选修课是为介绍先进科学技术和最新科研成果;有些选修课是为扩大学生知识面;还有些选修课是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某一方面的特长和才能。由于这些教学内容,有的个性化突出,有的学科体系不太完善,有的学术性较强,往往在必修课难以涉及。因此,选修课设置的自由度相对较大,但必须紧紧围绕学生的培养目标来精心设置,特别是反映当代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科发展前沿和某些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方面的内容,确保选修课能够触及科学、技术和工程领域的最前沿。
3、选修课的设置应满足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知识追求。
高校所开课程是针对所有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共同培养目标设定的,但学生是不同的个体,因此往往会有几种情况出现,一是有的课程设置不一定符合每个学生的兴趣,有些学生对不感兴趣的课程会选择怠慢;二是有的课程知识深度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难以达到学生的学习期望;三是新技术、新装备和新理论的出现,而原有设置课程不能涵盖;诸此等等。这样,学生就必然会在选修课中寻找合适的课程来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弥补自己知识的短板。因此,选修课设置要充分体现这一功能,设置一些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的前沿课程。比如,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中,尽管在《土木工程概论》中可能会涉及到“建筑工程材料”这一部分内容,但该课程学时非常有限,而且内容体系庞大,所以在《土木工程概论》中,“建筑工程材料”这部分内容很难展开深入介绍。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如果在必修课课程中没有开设《建筑工程材料》这门课程,那么,在选修课课程体系中,就可以为他们开始一门《新型建筑工程材料》课,在这门选修中,可以介绍最新的建筑工程材料的品类、性能、用途和发展趋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