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防火管理及基层应急处置能力分析
2021-01-11凌利清
凌利清
摘要:为了探究提升基层单位林业防火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的具体措施,笔者以广西朝燕林場为例,分析林业防火重要性和林场火灾发生原因,发现:自然因素、人工干预、不文明行为都会引发森林火灾,破坏森林结构,降低林分密度。因此在今后工作中,基层单位和管理人员应该加大森林火灾的常态化预防意识,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测平台,以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通过建章立制,提升部门森林火灾应急处理能力。
关键字:应急处置能力;基层;林业防火;广西;原因
广西林业资源丰富,在十三五期间林业总产值跃居全国第二,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优良的地区之一,如今已经形成“木材加工+制品产业集群+造纸+林业经济+生态旅游”一体化的发展布局,拉动区域内经济增长。广西林业产生如此傲人的成绩,与健全的森林防火体系密不可分,相关部门在多年林业工作经验中,逐渐摸索出科学性、长效化的基层应急处理办法,可以为其他部门提供借鉴经验。
一、林业防火重要性
从本质上讲,森林防火是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各级地区公共应急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维护社会发展稳定和公共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如今广西地区森林资源丰富,一旦引发森林火灾,不仅会破坏森林结构,还会引起树种演替,降低林分密度,最终发生“次生自然灾害”,林业资源水土保持作用、涵养水源作用将被破坏,因此林区生态逐渐失衡,自然灾害频繁,诱发大规模病虫害,破坏林下植物资源,降低林下经济产值,危害野生动物。因此相关部门加大林业防火管理,可以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发挥林业净化空气、涵养水土的功能,最终推动广西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实现“壮美广西”的发展目的。
二、朝燕林场火灾发生原因
(一)自然因素
朝燕林场位于广西省南宁市武鸣区,距离市区共36km,下设八个镇,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长冬短,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2.4℃,最高气温达到40.5℃,无霜期长,降雨充沛(年降水量在1305mm左右),光照充足,平均相对湿度为80%,干湿季节分明,夏季炎热且多雨,冬春季节干燥。因此从自然角度来讲,朝燕林场在进入秋冬季节之后,气候逐渐干燥,温度与夏季相比,虽然有所降低,但是平均气温仍然较高,容易带来火灾隐患,并且如果遇到极端天气(夏季高温少雨),更加大森林火灾爆发风险。因此林场工作人员和巡防人员必须提升森林火灾防御意识,采取常态化管理机制,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人为因素
除了自然因素,人工干预和不文明行为也会加大森林火灾爆发频率,林场附近燃放烟花爆竹,林场内部随意丢弃烟火和生活垃圾,该种行为都可以加大森林潜在火源发生率。比如在生态旅游和人工巡防过程中,一个被随意丢弃的矿泉水瓶,如果里面含有一定水量,在阳光照射下,依据“凸透镜原理”,在“聚焦”作用下,可以引发干草自燃,最终爆发山火;再比如周边村民在干活时随意丢弃烟头,或者少量的祭祖用火、田地边杂草用火等野外用火行为,如果不及时控制,在连续晴朗无雨天气,容易爆发森林火灾,并且地表杂草燃烧性强,在高温期间,脱水干燥速度较快,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火势的蔓延,加剧火险形势。因此,笔者建议在今后工作中,林场相关防护人员和管理者必须及时宣传和倡导防火理念,提高群众防火意识,避免人为因素造成山火。
三、林场防火管理和应急处理对策分析
(一)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测平台,常态化预防森林火灾
在传统林场防火管理理念中,森林火灾预警和防治系统具有滞后性,因此不能够及时调度安全生产应急指挥方案[2]。再加之森林火灾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现象,火情发生原因有很多,影响因素广泛,同时又兼具社会属性,因此森林防火工作者面临错综复杂的信息,仅仅依靠人为监测和执法队伍巡防,远远不能够达到现代化林业发展和建设要求,所以笔者认为在今后工作中,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应该在信息化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智能化技术,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测平台,将遥感、GPS、GIS系统相结合,及时做到直观性的森林资源现场情况调取,拓展信息化应用范围,确保决策科学。其次,结合网络技术,制定应急管理总体框架,健全应急预案管理、应急联动服务、信息储存管理等,通过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从而实现各部门快速响应、协调指挥,构建协同应用支撑平台,强化综合性管理和服务。例如: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将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环保应急指挥中心、气象台、120紧急救援、防汛抗旱指挥中心、公安部、林业和草原局、地方政府等机构相连接,完善无线通讯系统和话务系统,构建紧急应援机制,确保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可以得到抢险,避免火灾进一步蔓延。
(二)预防为主,标本兼治,提升森林火灾防控能力
朝燕林场在今后工作中,应该认真贯彻落实广西地区森林应急管理会议精神,完善森林防火管控网,提升综合管制能力,聚焦隐患排查,及时消除潜在危机,推行常态化工作机制,实现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做好四项应急处置机制,林业部门必须加强预案管理,便于后续应急机制的启动,创建林业部门和其他管理和抢险部门的协同共治;2.构建相应应急扑火衔接机制,主要由首报和续报这两项工作组成,其中基层执法单位(县级)首报时间为15分钟,如果是乡镇为60分钟,市级则是15分钟,续报时间都控制在2小时之内,做好紧急预案和火情处理的衔接;3.构建资源共享共用机制,确保森林消防队伍、储备物资、林防灭火指挥系统、航空护林机械之间的共享共建,做好资源调配;4.重视省、自治区、市、县四级救援队伍实战演练机制的建立,提升火灾监测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扑救明火能力,发挥救援队伍的协调作用,最终降低火灾损失。
(三)做好组织宣传,通过建章立制,构建森林防火“双模式”
林业管理部门和组织工作者应该聚焦隐患排查,做好野外用火巡防,共建“五个一”队伍[3]。加大巡护频率,排查重点部位安全隐患,做到“方法、责任、措施、验收”的闭环管理,确保森林防火整改到位,实现网格化的宣传管理,提高违规用火立案率,通过短信微信、网上宣教、以案释法、社区宣传、入村入户宣传、文艺宣教、数字报纸、宣传册、广告视频、专题讲座等方式,全面构建联防联治良好工作局面。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建章立制,避免森林火灾处理不到位、信息报送不及时、核查反馈不规范、重点工作不落实等情况,提升基层单位林业资源管理效率,确保森林防火灭火总体形势平稳,从而组建横纵联合、线上线下联合的工作双模式,重点把握林火卫星热点数,加大追责力度,强化绩效考评,抓严抓实森林防火工作,最终提升基层单位森林火灾防控和应急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森林火灾预警与应急机制的建立,是维护社会发展稳定和公共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因此,林场工作人员应该聚焦隐患排查,做好野外用火巡防,充分利用智能化技术,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测平台,将遥感、GPS、GIS系统相结合,及时做到直观性的森林资源现场情况调取,做好四项应急处置机制,确保资源共享共用,加大网格化宣传管理并构建救援队伍实战演练机制,提高违规用火立案率,最终确保防火督导工作的标准化落实。
参考文献:
[1]魏书精, 钟映霞, 罗碧珍,等. 加强森林防火督导工作压实基层森林防火责任——以韶关市为例[J]. 森林防火, 2019, 000(001):1-5,14.
[2]韦继谋. 林业资源保护及森林防火的管理措施探讨[J]. 绿色科技, 2019, 000(005):185-186.
[3]李健生, 颜伟, 刘福盛. 远程视频监控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 2019, 044(005):7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