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老龙湾
2021-01-11褚兰德
一
知道“老龙湾”这个名字,是从一个故事里。
有一座层峦叠嶂、连绵起伏的高山,山顶终年积雪不化,山中常有野兽出没;山腰处还有一片与众不同的“神海”,海里藏匿着一条老龙,时常跃出海面,时而在山顶戏雪玩耍,时而又在山弯里扭身前行。山脚下坐落着一个村庄,这个村庄名曰“老龙湾”,那里住着不足百户人家。山中老龙殃民,收获时节常常狂风大起,骤降冰雹,让农民颗粒无收,百姓生活穷困潦倒……
幼年时听到的这个故事,让老龙湾村极富神秘感,我对老龙湾心生好奇又极其排斥。年幼丧母的堂姐,由母亲一手抚育成人,上个世纪80年代初远嫁老龙湾
村。母亲每次去看堂姐,回来后常抹泪忧叹,说那个地方太贫困了,自然环境又恶劣,丫头的生活啥时候熬出个头哩!那时的我,判断不出老龙湾村准确的地理位置,也想象不出村庄的具体模样,时常想,老龙湾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那里的落后与贫穷究竟到了何种程度,让本来生活就窘迫的母亲竟如此烦愁?
直到1999年,我第一次走进了老龙湾村,在一个萧瑟的季节里目睹了老龙湾村荒凉的景象。从四周的山陵到山脚下的百里平滩,到处是光秃秃一片,二月的狂风在贫瘠的土地上肆虐,沙土漫天飞扬;没有公路,摩托车只能颠簸在曲折的窄土路上;低矮破旧的房屋和凌乱不堪的土庄廓,整个村庄一片萧条,还有那些穿着朴素、眼神迷离且神情麻木的人们。堂姐家的生活更是让人心酸不已,中年丧夫,艰难中拉扯着三个子女,自己又疾病缠身,让这个本来就一贫如洗的家庭雪上加霜……那一幕我至今记忆犹新。
不过几年,堂姐去世,老龙湾村与我再无交集,那里也不再是我所牵挂的地方了,关于那里的一切,与那个遥远的传说一起,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还有那片神奇的“海”。
二
2021年7月,一次偶然,在家乡最美丽的季节,我踏着油菜花的芬芳,又一次走进了老龙湾。距离上次来过,已经跨过了整整22年之久。我已过而立之年,呈现在眼前的老龙湾村却焕然一新。除了地形,这里的一切都不是我记忆里的样子。随着时代的发展,老龙湾村旧貌换新颜,它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老龙湾村了。
50多岁的张世元,世代生活在老龙湾村,2017年担任了老龙湾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张书记头脑灵活,思维敏捷,有关村里所有工作的细节他都了如指掌,所有的数据在他头脑里储存得一清二楚。自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村里方方面面的工作做得滴水不漏,村民们对他信任有加,几年来对他的工作也是十分肯定。
从张书记开怀的交谈中,我对老龙湾村的现状有了全面的了解。
老龙湾村是西滩乡辖内的一个行政村,距离浩门镇13公里,海拔3100多米。现在村内共有185户常住户,总人口711人,党员25人。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共有82户,2019年年底,老龙湾村已基本脱贫,目前最高年人均收入10000元左右。为防止贫困不反弹,计划用5年的巩固期,到2025年实现彻底脱贫。
张书记介绍说,过去的老龙湾村,由于地处高寒地区,人口密度稀,村民们除了种田放牧之外,再没有其他渠道的经济收入,农民靠天吃饭,特困村是老龙湾村的常冠名。
老龙湾村的面貌之所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因为这些年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后,党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得到了强有力的实施,农民依靠党的诸多惠民扶农政策,有了精神有了思想也有了胆量,种植、养殖、外出打工等多种方式联合,他们在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遠。摘掉贫困的帽子,还得益于国家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农民在国家相关政策的约束和自我逐步的摸索中,改变了陈旧的观念,树立起新的生态意识。对生态资源的大力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使老龙湾村的经济稳步提升,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他们有能力更好地经营自己的生活,村里的环境也越来越优美。张世元说,这是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双向发展的结果。
与张世元书记的谈话中,我第一次听到了“村‘两委’+”这个概念。“村‘两委’+”管理模式,是祁连山国家公园从2018年在青海片区启动的试点工作管理模式,西滩乡老龙湾村是门源县五个试点村之一。是村委党员、祁连山生态管护站、森林公安以及驻村干部和志愿者联防联动,形成党建引领、巡护、宣传、教育一体化的管理机制。这种模式最大程度上解决了更多贫困人员的生活问题,并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让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改善协同联动,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在张书记的陪同下,我们一行人走村串户,与这个村庄重新对望,不论从哪个角度,眼前这个干净整洁的村庄都无法与我记忆里那个破旧不堪的画面重叠。一排排瓦房整齐排列, 每一条巷子都是水泥硬化路,所到处看不见一点垃圾;庄廓院周围的菜园子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妇女们有的在田园除草劳作,有的则堆聚在树下做针线,惬意话家常。老龙湾村的小广场更是引人注目,文化长廊内容通俗易懂,墙体上祁连山国家公园基础知识、珍稀野生动植物认知、应急救护及“村‘两委’+”模式示意图简洁明了。“村里计划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的同时,继续完善基础设施,依靠国家的扶持政策,积极打造一些差异化服务景点,鼓励村民种植苗木和药材、动物养殖业等来促收入。”张书记对老龙湾村今后的发展,在心里已经有了新的盘算。
凭着记忆和探询,在村委陪同人员的指领下,我寻到了堂姐的家。院落不大,新建的瓦房宽敞明亮,干净又温馨。我的到来让外甥一脸惊讶。外甥也是一名护林员了,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饭”。寒暄中,外甥回想起以前的生活,眼眶红润:“姨啊,那时生活太苦了,阿大阿妈去世太早,没过上一天好日子,这个好时代没赶上呗!”发自心底的感叹,不需任何语言修饰。
“只要保护好这里的生态,才能长久发展啊!”当张书记带着我们穿过村庄,站在村后的山坡,俯瞰着老龙湾村的全貌,他深情感叹。老龙湾村,从过去人人皆知的特困村发展成如今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示范村,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啊,生生不息的老龙湾村,眼前已经是欣然一片!
三
我和老龙湾村注定是有缘分的。
金秋九月,大地一片金黄。在秋收的希望里,厚重的老龙湾村再一次铺现在我的眼前。
天公作美,门源县一扫连日的阴霾,迎来难得的晴天。秋日早晨的第一抹阳光洒落在浩门川时,我们乘车从浩门镇出发,沿着浩青公路向东,车程行驶不到10公里,又沿着一条不宽不窄的水泥硬化路向北蜿蜒,不一会,车载着我们进入了一条宽谷之中。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密林草滩,老龙湾村就是在这样一幅远观的美景里,如世外桃源般赫然出现在我们眼前的。
我们到访的第一站,先是去了位于老龙湾村东南方向500米处的老龙湾管护站。
抵达时,护林员们已经上岗巡护多时了,站长陈国月正在院内给几名驻站员安排工作任务。第二次到访,我和他们已经是老熟人了。
今年两次去祁连山国家公园片区采访,我总共已经走访了门源县境内的六个管护站,相比,老龙湾管护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管护站内的布置井然有序,十分干净,会议室内各种文字、音视频资料齐全,门口摆放了很多生态方面的书籍。陈国月说,了解祁连山生态建设,首先得从这些书籍开始学习。
实质上,随着这次采访的深入,我才真正明白了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及其重大意义。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安全生态屏障和水源产流地,是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世界高寒种质资源库和野生动物遷徙的重要廊道。2017年9月1日,中央启动了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重点开展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探索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和生态保护与民生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实现对祁连山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的保护。在青海,“公园”不是一个景观,不是一个景区,也不是一个景点,在青海,“公园”是一个地区的概念。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共建的管护站有40个,其中门源县就有11个,管护人员共有1995名。老龙湾管护站是门源管护站中最大的一个,初建于2005年,当时只有1名管护员,现在站内护林员总共有162名,辖内面积总共约3534公顷,共涉及两个乡镇十个行政村。管护站对护林员实行包片护林制度,每个护林员的管护范围达66.67公顷左右。为了减轻护林员们的工作量,管护站安排管护员离家就近管护。老龙湾管护区村庄密集,地形复杂多样,他们要把管护区域内的工作做好,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下午,我们跟随陈国月站长和几名驻站人员,一起到站点区域内的几个地方实地体验查看。沿着崎岖的山路,车一路颠簸,野鸡野兔等野生动物在眼前频频出现。途中,我也了解到了他们更多的故事。
护林员每天上午8点准时出发,晚上六七点以后才能回家,在山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大多巡护区域较远,中午不能回家吃饭,护林员们就自带馍馍和水随地就餐。夏季,偶尔会骑摩托车去巡护浅山地区,但有时也不安全,所以站员们还是按要求徒步巡护,每天步行十多公里是家常便饭。
植树也是护林员们主要的工作任务。漫山遍野,只要能利用起来的地方,他们都栽下了沙棘、乌柳、圆柏、青海云杉等适合当地气候的树种。年复一年,看着山野在一天天变绿,家乡的景色变得越来越美,他们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1973年出生在祁连山脚下的陈国月,是土生土长的门源人,对家乡的这片山水怀有特殊的情感。他12岁丧母,家境贫寒,父亲曾是一名赤脚医生,在西滩乡卫生院工作多年,每次走乡串村出诊看病,无人照顾的陈国月就被父亲带在身边,西滩乡的每一个村落他几乎都去过。15岁初中毕业后待业,1992年分配到了门源县木器加工厂,这是仙米林场的一家下属企业单位,20世纪90年代末,企业效益直线下滑,职工每月都拿不到基本工资,工厂将一些加工剩余的边角木料分配给职工顶发工资。利用空闲时间,陈国月就钉制小凳小桌出售。2003年,木器加工厂并入浩门林场,陈国月的身份从一名企业工人转为林场职工,成了仙米林场的普通护林员。
从2003年至今,陈国月几乎在门源县的每一个管护站上工作过,老虎沟、红沟、二道崖湾、苏吉滩、一棵树、甘河等。2007年到2010年,在老龙湾管护站工作三年,2021年4月,由于工作需要,陈国月又被调到老龙湾管护站任站长。漫长的管护员岁月让他的足迹遍及家乡的沟沟坎坎,也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管护经验。“管护站刚刚成立的那几年,管护工作的确不好做,辖区面积广村户多,护林人员少,片区又分散,百姓护林意识淡薄,一些村民总是趁护林员无暇顾及的空当就把牛羊放进林区,摩擦时常发生;为了不让当地村民的牛羊进入林区啃食树苗,我们想方设法和他们搞好关系,挨家挨户耐心宣传、劝说。”对此,陈国月想了很多办法但收效甚微。后来在“村‘两委’+”的管理模式下,村委和护林员联动出手,还成立了党员义务巡护队,协助管护本村的林木,这样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村委进行生态保护知识的培训,把生态理念传播到村民心里。陈国月通过多年积累的管护经验,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他将护林员分组分班,由党员和驻站人员担任组长,形成相互补位、倒班24小时巡护新模式,层层落实责任,对林区病虫、盗火进行全方位严密管理。
每年春节、春分、清明前后,当地百姓祭祖上坟焚香烧纸,山中进出人员增多,加之气候干燥,这是火灾的高发期,为维护林区安全,村民上坟时,陈国月和护林员们总是步步紧跟,随时注意,提高警惕。现在村民防火意识提升,有些村民在自家坟地放置了有盖的小铁箱,祭祀时专门用来烧纸。当地村民在亲人去世时有四十九天的煨火习俗,但在陈国月他们的引导和宣传下,村民自觉只煨火七天,这样既尊重了传统习俗又降低了火险风险。在他们严防死守的管控措施下,辖区范围内从未发生过重大火灾。
如今,随着不断升级的现代科技,管护站有了更先进的管护措施,做到了及时测、准确防、快速报。村民也提高了保护林木的自觉意识,他们的工作自然水到渠成。
沉稳寡言的陈国月,谈起同事们总是赞不绝口。王国庆是一位90后大学生,头脑灵活又踏实肯干,站内档案整理、工作汇报材料及电脑数据处理等一系列工作都是他负责;勤快能干的裴元江炒得一手好菜,每天总是能让同事们吃上可口的饭菜;无论刮风下雨,杨杰和韦成红每天第一个上岗,督促护林员们工作。陈国月在工作中总是严格要求同事认真负责,而在生活中他对每一位同事体贴入微,由于巡护时不能按时吃饭,大多管护员都有不同程度的胃病,陈国月平时想方设法改善伙食,督促他们按时吃饭;有时同伴生病或家中有事,他就顶岗上班;对家庭困难的职工总是嘘寒问暖,尽自己最大能力带去一些关爱。常年的基层管护工作中,他总是以平和朴实的态度和同事们相处,赢得了大家的信赖。
满山的树木苍翠葱郁,陈国月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中逐渐步入中年。有付出就有收获,2005年至2021年,陈国月多次被门源县林业环保局、门源县仙米林场、门源县政府评为先进个人和先进工作者;2018年他被授予全国林业系统“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在祁连山下生活了近半个世纪的陈国月,老龙湾永远是他精神的家园,他踏遍了这里的一山一水,更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他的深情厚爱,他的生命血脉,早已深深植入这方大地,再也无法分离。
沿着新修的栈道,我们攀上了老龙湾村北面海拔近4000米的高山。呈“凹”型向南敞开的地形,北高南低的地理优势,会完全打开你的视角,站在这里南眺,宽阔平坦的浩门川一览无余。百里之南是绵延不绝苍翠雄浑的达坂山,与山下逶迤向东宛如玉带的滔滔浩门河交相辉映。广袤湛蓝的天空下,羊群似珍珠般撒在山间草原。不远处,老龙湾村依然静掩在青山绿水之中。当那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林海映入眼帘时,我的心澎湃如潮。从2000年开始,门源县开始大面积退耕还草,2010年全面退草还林,2002年起全县全民参与植树造林,每年春季植树季,从西到东、从北到南几百公里的山间田野,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植树景象。亲历的那段峥嵘岁月我至今难以忘怀,带着学生扛着铁锹,从青石嘴到东川镇,从北山根到浩门河畔,都留下了我们深深浅浅的足迹,大自然的怀抱里都曾留下过孩子们天真的欢声笑语,那段亲近自然的生态体验也会在他们生命中刻下最真的痕迹。如果没有当年政府的高瞻远瞩谋篇布局,如果当年全县人民不曾满腔热忱地参与,如今门源哪里有闻名遐迩、浩瀚壮观的秋色长廊让人如此流连忘返?
传说中的那片海,如一颗绿宝石般镶嵌在山巅,静静地守护着这一方土地。对面修建的祭海台上佛香缭绕,梵音声声,虔诚的人们鞠躬默念,那是人类对大自然深深的敬畏。故事里那座高大厚重的山体——祁连山脉东端的冷龙岭雪山,依然在村北高耸入云,积雪如冠,见证着老龙湾历史的悠久。
下山时,我们经过了一顶临时搭建的护林员们休息的帐篷,有三四名护林员在帐外休息,我们特意和他们聊了聊,得知他们都是精准扶贫的贫困户,老龙湾共有140名像他们这样的护林员,每月工资1600元。当我们问他们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时,他们都说:“国家对老百姓太好了,想方设法解决百姓困难,吃饱喝足还让我们守在家门口拿工资,我们从心底里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啊!”从他们朴实的话语中,我深深体味到了这个惠及民生的政策是多么深得民心。
离开老龙湾时,已近下午6时,车缓缓行驶在公路上,落日余晖映照在金色的田野上,与苍翠的林海、青黛的远山交融成一幅美丽斑斓的迷人画卷。
上山里割田着下山里望,
门源川一片儿金黄;
祁连山公园下的好风光,
实话是人间的天堂。
……
清亮的“花兒”声悠然入耳,车窗外,在这片熠熠生辉的金色田野上,收获着秋天的人们,怀着希冀,憧憬着更美好的明天。
下一个春天,这里又将绿色片片……
作者简介:褚兰德,青海门源人。中学高级音乐教师,中国音协会员、青海作协会员、海北州音乐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散文散见于《青海湖》《金银滩文学》及“作家网”等文学刊物和网络平台。现供职于门源县教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