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湿地生态保护研究

2021-01-11吴贝贝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7期
关键词:湿地保护规划

摘要:中国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中国湿地面积大、类型多、物种丰富。我国湿地保护面临问题与挑战,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物種保护。

关键词:湿地 规划 利用 保护

引言

1971年2月2日,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这里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该公约的宗旨是保护及合理利用全球湿地,是全球第一个环境公约。

湿地是三大生态系统之一,素有“地球之肾”、“隐形富豪”之称。湿地的利用从很早就开始了,尤其是发达国家,它们的湿地利用过程及反映的问题可作为世界缩影。在湿地开发利用前期:过度利用,致使很多湿地资源遭到破坏,后来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世界各国越发重视湿地保护与控制利用,对湿地保护进入全面保护与科学恢复并行。中国对湿地利用保护也经历了类似进程。

一、中国湿地简介及特点

中国于1992年1月3日,加入《湿地公约》。中国湿地特点为湿地面积大,类型多,生物多样性丰富。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拥有的湿地面积约占全世界湿地面积的十分之一,约有六千六百多万公顷,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基本已拥有全部类型的湿地,被认为是亚洲湿地类型最齐全的国家之一。

(一)中国湿地简介

中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截止2021年2月,共有64处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1]。2018年中国共有6个城市入选“国际湿地城市”[2]。

中国的湿地面积大,种类多,生态多样性丰富。湿地为人类提供很多实际物质,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据专家研究,中国湿地生态系统年服务价值为2.7万亿元[3]。

湿地拥有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等。开发利用湿地以注重科学调研,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为前提,则湿地的经济功能可以从多个方面体现出来,并且还能做到最大限度的生态功能。中国湿地分布不平衡,但不影响湿地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中国的很多湿地是世界鸟类迁徙的惟一栖息地。

(二)中国湿地特点

与中国而言,湿地在很多方面起重要影响作用,比如湿地开垦发展农业经济,保障粮食;湿地供生物栖息繁殖,为生态多样性提供场所;湿地天然的净化作用可净化水质改善水环境污染情况。湿地是地球上淡水资源的主要储存和提供库;湿地可防止盐水侵入和减少淡水资源损失;湿地可控制土壤侵蚀、保护海岸线;调节流量,控制洪水,增加陆地;湿地可以影响小气候;湿地对环境污染的调控净化起重要作用;湿地还有极高的生物生产力。

目前中国对于湿地的利用除围垦外,还有湿地牧场;湿地水养殖业;湿地植物原材料;湿地观光旅游等。中国在湿地利用上产生了较大的经济价值。

二、中国湿地保护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一)中国湿地保护面临的问题

前期在湿地利用过程中,因开发过度,规划不合理、保护不到位等原因,中国的湿地资源遭到了较严重破坏。直接体现在湿地面积萎缩,湿地生态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受损,湿地整体效益下降等[4]。

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际情况为例:素有“千湖之省”之称的湖北到目前为止湖泊仅剩下200多个,面积约为23.6万公顷,整体水面减少达71.6%之多。这串数字背后的原因有自然因素——自然萎缩,也有人为因素——开垦农田和城市开发。

中国在湖泊水域面积减少的同时,还有较为严重的湿地方面的水生生物物种多样化的减少或者说是受损。这部分的原因可归结为水环境污染。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及化肥农药等的过量使用,水体污染跟富营养化等日益严重。据有关资料记载,洪湖鱼类从40年前的近100种已降到了目前的50多种。另外,盲目的引进外来物种,在很多地方已经对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和威胁。

(二)中国湿地保护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中国已经丧失了近60%的滨海湿地。为了保护中国的湿地资源,湿地系统恢复是重要任务。在中国湿地保护进程中,最大的挑战也就是湿地恢复。

中国的湿地恢复技术在不断发展和探索中,湿地恢复技术型人才也在不断培养中,我在湿地修上还与国外一些专业机构开展合作,就整个国内情形而言,我们的很多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了较好的恢复。

三、中国湿地保护方法

中国通过研究学习国外湿地保护的经验,借鉴经验得出:湿地开发与保护同步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协调找到平衡点;构建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注重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市场手段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关注且重视公众监督。

(一)湿地合理利用

在湿地的开发利用方面,前期对湿地欠的经济帐,需要通过后期的湿地恢复来弥补,或许的利用要注重科学合理。正如专家所言:“对湿地的最佳保护就是合理利用”。

合理利用湿地是提高湿地保护效率的重要手段。尽可能的保持湿地特征因子原有状态,把人类的干扰控制在生态系统能够恢复的范围。完善湿地资源监测体系,建立各具特色的湿地定期调查和动态监测机制,掌握湿地资源与环境动态,为湿地保护、合理利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对湿地的功能及价值有了较科学的认识之后,中国建立了很多城市湿地公园,它们就是中国对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实践。

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中国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2003年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正式启动。根据规划,采取了搬迁整治、恢复原始沼泽、田园风光与鸟类物种。整体而言,这个工程以保护为第一位,同时生态修复让西溪湿地再现青山绿水,动植物资源全面盘活。在西溪湿地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建设者充分考虑湿地自然特征,比如在护堤这一设计上,采用高成本的柳树桩,柳树根盘根错节“抱住”堤岸,又有利于泥鳅等生物生存;如水壁由陡坡改为缓坡,有利于湿生植物生长;保留和恢复作为次生湿地标志的鱼塘383个。

西溪湿地的例子,充分展示了什么是以生态保护为主的湿地开发。湿地旅游开发完全可以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形成湿地旅游与湿地保护双赢局面。

(二)湿地物种保护

湿地具有生物种类丰富的特性。湿地拥有此特性的主要原因得益于湿地天然位置,介于水体与陆地之间,有合适的湿度、温度适宜生物生长栖息生长繁衍。尤其在涉禽及涉水生物的栖息繁衍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盘锦湿地就为数十万只的雁鸭类水禽及涉禽到这里来栖息繁殖,是東部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同时,盘锦湿地又有着世界著名的红海滩—碱蓬草,还有一望无际的芦苇海。所以说湿地生态系统在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无论在动物还是植物还是微生物等方面,没有一个生态系统可以与之相比。

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十分重要。保护措施一般有:

1、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保护区内生物实行保护。

2、制定动物保护名录,对珍稀濒危物种实施移地保护。

3、发展湿地旅游,注重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

4、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国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5、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层面进行强制性保护。

四、结束语

中国湿地生态保护研究是一个大课题,需要不同领域的人发挥各自领域专长,不懈推进。

中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一直致力于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在湿地资源利用的前期阶段,由于对湿地经济功能的追求远超于对湿地生态功能的追求。致使很多湿地被开发过度,造成湿地资源遭到破坏,然而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环保理念的不断落实,中国湿地生态保护,且已取得一定成效。

参考文献

[1]湿地管理司,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名录http://www.forestry.gov.cn/sdzg/4706/20210412/105443352610774.html,2021年9月18日访问

[2]湿地管理司,国际湿地城市名单,http://www.forestry.gov.cn/sdzg/4706/20210412/110518387605247.html,2021年9月18日访问

[3]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https://www.docin.com/p-509226468.html,2021年9月18日访问

[4]曾曙才,陈水莲.中国湿地资源特征、研究现状与保护对策[J].广东林业科技,2008(1).

作者简介:吴贝贝(1989.05-)女,籍贯浙江东阳,大学本科学历,环保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科学

猜你喜欢

湿地保护规划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基于遥感数据的黄河口湿地变化研究
建设湿地园林工程研究
对张掖湿地科普教育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