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教学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教学探析

2021-01-11卢扬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7期
关键词:文史杜甫意象

卢扬

一、案例名称

中职语文古代诗文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渗透

二、案例基本情况

1.案例主题

以《咏怀古迹·其二》为例探究中职语文古代诗文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渗透

2.结合章节

结合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模块)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代诗词诵读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诵读,找出诗眼,把握诗歌情感基调,并初步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文史融合的方法,分析诗歌借古喻今的写作手法。思政目标:学习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理解诗中体现的家国情怀。重点:掌握从意象、意境入手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

难点及关键:查阅史料,了解历史典故;学习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理解诗中体现的家国情怀。

4.案例意义

中职学生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古代诗文,能深入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进对中华文化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抵制文化虚无主义错误观点,进一步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通过“文史融合”的方式有效开展古诗词教学,恰当的将历史知识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深化对课文的理解,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在爱国诗篇的学习中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这也是中職语文课程标准对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出的要求。本文通过《咏怀古迹(其三)》教学实例分析,总结了“文史融合”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三、案例解析

1.教学思路

学生对历史背景认知的模糊,是完成本课学习的难点。本课涉及到两个历史知识点,一是“昭君出塞”的典故,另一个是“安史之乱”的背景。传统语文课中,通常是语文老师照着教参,简要介绍一下相关历史背景后,着重对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从当代人才培养走向看,多学科结合、跨学科交融是一大趋势,我们学习语文就是在学习文化,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根。所以我们要通过诗词鉴赏的指导,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造中华民族之魂。为此,通过文史融合的方式,利用历史知识来丰富语文诗歌教学,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从兴趣出发,由“已知”搭桥,引入翔实的史料,通过“文史互证”帮助学生理解诗歌,进而归纳诗歌的赏析方法,是教学设计的主要思路。

首先是对昭君出塞的原因及对国家和民族意义的理解。学生一般都听过昭君出塞的故事,但他们大多是从故事书中知道的,所在备课阶段,我请历史老师筛选相关史料原文(班固《汉书·匈奴传》、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尽量还原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的真实样貌,同时也提高古文阅读能力,加强文化积累。另外,请历史老师帮助制作微课《“诗圣”杜甫与安史之乱》,微视频的声画结合,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有助学生走近杜甫,理解杜甫个人境遇以及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课前根据导学案,自主完成读音释义、把握节奏、理解基本内容,完成自测题检查学习效果。导学案设置个人自主学案和合作探究学案让学生充分自学,课上通过指导诵读、问题驱动、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将文史学习相互融合,课堂通过问题驱动交流学习成果,概括归纳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2.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导入激趣:(1分钟)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说起诗歌,我们自然会想到唐诗,并联想到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伟大的诗人。李白的诗以笔力雄壮,气象浑厚成为盛唐诗歌的主流,但繁华过后我们却读到了一曲曲满眼疮痍、满心忧郁的悲歌,这其中有许多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留给我们的史诗般的作品,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诗圣杜甫,鉴赏他的《咏怀古迹其三》(板书课题)

教学活动一:诵读诗歌,把握基调(板书:诵读诗歌,把握基调)(10分钟)

1.整体感知

提问:通过课前预习同学们能体会到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忧郁又带有悲愤幽怨的

2.诵读指导

提问:诵读时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和语速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呢?

明确:语调幽怨,语速稍慢,读出杜甫诗歌忧郁顿挫的特点。

3.找出诗眼

提问:通过诵读找出能表达作者的情感的诗句或关键词呢?

生答:怨恨--诗眼(板书)

设计思路:本诗是七言律诗,讲究节奏韵律,诗歌的形式美是通过诵读体现出来的,这是齐读的原因之一。教师结合诗歌意象作诵读指导,促进学生诵读的情感体验。同时通过教师指导后学生合作诵读,既能激发学生交流互促,又能提升学习兴趣。

二、解读意象,还原情感(9分钟)

提问:找一找诗歌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并通过这些景物还原作者当时的情感。(板书,分析意象,理解情感)

明确:群山万壑、紫台、溯漠、青冢、黄昏、画图、春风面,环佩,夜月

设计思路:学生分组讨论诗歌写了哪些意象,并写到张贴板上,左边是“意象”,右边是“情感”,书写时字迹清晰、工整。学生分析,教师补充引导,这是本节课小组学习成果展示环节。本节课为课外诗词鉴赏课,为激发学生课前积极参与小组学习的兴趣,课前通过导学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抓意象、艺术手法、炼字等方面合作探究鉴赏诗歌。

三、知人论世,感悟情怀(8分钟)

提问:杜甫为什么要咏叹昭君呢,诗人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昭君与杜甫的契合点

昭君

容貌出众、埋没深宫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身死异国,环佩空归

千载之怨

杜甫

才华横溢,才不得用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漂泊西南,心系家国

深沉怨恨

明确:明人王嗣奭就说:“因昭君树而悲其人。昭有国色,而入宫见妒;公亦国士,而入朝见疾,正相似也,悲昭以自悲也。”(《杜臆》卷八);诗言志,实则感慨自己有致君饶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匡扶社稷之心,却得不到唐皇帝的重用,通过借古抒怀的手法,表带自己乱世漂泊,怀才不遇的怨愤之情。

四、拓展延伸:课堂演练、学以致用(10分钟)

1.总结诗歌鉴赏一般方法:

诵读诗歌,把握基调

解读意象,还原情感

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2.学以致用

用本节课学习的鉴赏诗歌的方法,来欣赏杜甫不同时期的另外两首诗作:《望岳》《旅夜书怀》。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1)组内诵读。

(2)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意象)?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寄寓了作者什么情感?

(4)根据诗歌情感推测猜这是作者什么时期的作品?(青年、晚年)

五、课堂小结(2分钟)

四、案例反思

1.创新点

本堂课是一堂文史融合研讨课,在老教师的指导、点拨、帮助下,反复斟酌,反复修改,最终比较顺利的上完本课。静心沉思,感慨颇深。本堂课整体设计思路较为清晰,基本按照“诵读诗歌,把握基调—品读意象,还原情感—知人论世,体物情怀”三个大环节进行,并通过解读诗歌总结出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从课后听课教师的反馈来看,基本达到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课堂设计要求和。此外,本堂课的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学生讨论交流、回答问题积极,师生互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不足和改进措施

但是,本堂课在实践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一是预设内容较多,一节课未能完全完成课前准备的内容,在解读意象环节前出现了拖堂现象,到之后面的拓展活动没有完成;二是在第一次试讲过程中存在课程思政贴标签的问题,在老教师指出来后做了修改;三是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语单一,没有真正的实现和学生的互动,在课堂把控上还缺少经验和艺术性。

通过这堂课的备课过程中的反复磨课,让我对更加明确教学设计的好坏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日后上课在做教学设计时我会注意以下几方面:一要注意结合学情,正确评估中职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避免预设的问题因学情的原因误判而过于跳跃或拖沓,这类问题在试讲时出现过,脚手架没有给学生搭好,问题过于开放让学生没有抓手回答;二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问题内容要典型具体,提问形式灵活多样,尽量避免问题过大过难;三要在熟悉各环节的基础上设置一定的“预案”,既要避免过多的旁逸斜出,也要能在不偏离中心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环节。只有把每堂课都当作公开课来认真对待,教师才能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踏实。

五.专家评课

这堂语文课是“一堂体现了文史融合教学模式的全程贯穿课程思政理念的以诗歌鉴赏为主要内容的语文课”。这节课的亮点其一是始终围绕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按照诵读诗歌——分析意向——知人论世这三步诗歌鉴赏的环节展开教学内容,全程都在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没有背离语文课的教学初衷。在教学难点的处理上,引入了文史融合的教学模式,采用了文史互证、引入历史资料、制作历史时间轴和微视频等多种方式,突破难点,提升能力。其实,传统的语文课堂在进行作品鉴赏的时候,也都有“知人论世”的环节,文史融合教学模式的引入,似的这个环节更完整,更全面,更深刻,因此,对学生的帮助也就更大。在课程思政目标的落实方面,不能为了课程思政而思政,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德育课。课程思政的落脚点应该是从语文教学内容中自然生发出来,收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节课,体现了课程思政目标的点,至少有三处:学生怀着一颗崇敬与敬畏之心,在诵读古代先贤经典诗句的朗朗读书声里。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弘扬文化自信。在对杜甫“诗圣”“诗史”称号由来的解读中,带领学生理解诗中的家国情怀。从东汉画师的职业操守生发出职业道德教育。另外,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当下流行的优秀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和《经典咏流传》等,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现实,却又不刻意,点到为止的大语文学习方法,值得学习。其实,文史融合不是个新话题。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创造性的实现了“文史互证”,无论是在思想内涵方面,还是在方法应用领域,都留下了可供后学继承的丰厚遗产。作为一种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文史互证”包含两层意义:其一是从史学角度考证诗文,即从历史的层面归古诗文进行周密的考订、辨误和解说;其二从文学角度阐释历史,即以诗文为史料,通过发现其中的时间、地域、人物等歷史要素,与史籍所载相参证,从而更全面地把握历史真相。可见,在历史研究方面,早就实现了文史融合。语文学科与历史的融合,近年来是教育界研究的热门话题。本课题以课程思政理念下中职学校文史融合教学实践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语文、历史两个学科在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融合的具体途径和方法,重点将文史学科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整合,研究对象涉及到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以及学生课内外综合实践活动等多个环节,探讨将能够体现思政元素的文史两学科各自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融合的有效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文史杜甫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登高
来自林间的风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二)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三)
绝句
略谈文史互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