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
2021-01-11戴兵章
【摘 要】本文论述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方法,提出精选实验内容、创新实验设计、组织实验活动、延伸实验训练等教学建议,以期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验体验机会,促进其学科核心素养的成长。
【关键词】高中生物 实验教学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4-0062-02
生物学科教学实验内容众多,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设计和组织时,要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实验内容选择、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活动组织、实验训练设定等环节进行积极探索,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参与能力、探索能力、社会责任感等学科核心素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带有学科特点,教师要做好对接设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探索机会,让学生展开观察、操作学习,形成丰富的学科能力。
一、精选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生命观念
设计生物实验时,教师要对相关内容进行科学的遴选。生物实验对材料、器具的要求存在差异,学生参与实验的可行性也有不同,因此,在筛选实验内容时,教师要做好教学评估,推出一些合适的实验内容,提高观察实验、探索实验、验证实验的比重,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促进生命观念的成长。学生大多有主动参与实验操作的意愿,积极性较高,如果教师能进行针对性设计,推出更多合适的实验活动,势必能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冲击,满足学生参与实验操作的要求。
如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归结出合适的实验内容,组织学生展开探索性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如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设计中,教师先让学生准备实验材料:当地有一些绿化树种或者花卉,找到这些植物的一年生枝条,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和器具,如蒸馏水、容量瓶、矿泉水瓶等。学生开始准备实验材料,找到杨树、柳树、月季花等的枝条。教师为每一个小组配备实验器具,如烧杯、滴管、玻璃棒、试剂瓶、天平等。教师先进行分组设计,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实验设计,推出实验方案,然后开始实验操作。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审核,并给予矫正指导,让学生顺利进入实验操作环节。实验需要持续几天的时间,教师要求学生做好实验观察记录,做好参与成果展示活动准备。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学生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验体验逐渐丰富起来。
教师推出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实验任务,这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内容。在生活中,扦插是比较常见的,在花圃、果园中,人们会借助生长素进行具体实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材料准备,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研究,逐渐归纳出实验的规律。学生对操作性实验有主动探索的意愿,教师针对学生生活认知实际展开设计,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探索机会,成功激发学生生物学习激情,有效培养学生的生命价值观。
二、创新实验设计,培养学生参与能力
教师在实验设计环节吸纳一些学生的意见,能够大幅度提高实验设计的适配性。学生对实验有选择性,教师对此要有清醒的认知,进一步优化实验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设计环节,为学科教学顺利开展创造条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实验诉求,做好深入的学情调查,搜集整合实验素材和信息,优化实验操作方案,确保实验顺利有序展开。学生进入实验设计环节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科学评估,对实验助学作用进行合理分析,以提高教学设计的适配性。
学生有实验操作和探索的主动性,教师要做好实验设计,为学生配设合适的实验内容,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如在教学《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与学生一起阅读教材内容,了解人体稳态的定义,然后引导学生学习解读血液生化化验单,对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系统展开对应探索,最后推出观察实验任务:其一,在生活中,人们经常吹空调,很容易得“空调病”,请展开观察和调查,对“空调病”症状进行归结,分析人体内环境稳态被打破的原因,给出调节的建议;其二,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概率越来越大,要求学生展开生活观察和调查,对这些疾病的表现进行总结,记录相关情况,对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进行归纳总结。学生接受这些实验任务后,都能够主动行动起来,在积极观察和调查中掌握更多健康知识。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学生大多能够找准一个角度展开探索,对相关病症特点进行专业解析,形成完整的实验结论。在实验验收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表现进行专业评价,为学生实验素养成长奠定基础。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生活观察,这是生物学最常见的观察实验。虽然这些实验不需要太多器具和材料,但其工作量并不小,需要对相关病症进行调查,还要有实地观察和深度分析,这样才能获取最准确的信息。在实验分析环节,学生要从更多角度展开思考和专业探索,对实验结论做出科学的归结,这是对实践探索认知的升华处理,对培养学生参与能力有重要现实意义。实验没有规定形式,教师设计生活观察调查实验,其创意度较高,实践效果良好,学生从中获得的学习体验较为丰富。
三、组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探索意识
生物实验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要进行必要的筛选和创新设计,让更多学生顺利进入实验环节,在实践操作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生活观察、材料准备、小组实验、实验分析、社会调查、实验讨论、报告撰写等,都与实验密切相关,教师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活动之中,由此建立起来的学习认知会更为丰富。学生对实践性实验有参与兴趣,因为实验带有探索意味,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规划,为学生顺利进入实验环节创造良好的条件。
生物实验大多要求比较高,教师要进行筛选,组织学生开展实验研究,找到实验切点,引导学生顺利展开实验操作,在实际操作和细致思考中完成认知内化。如在教学“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利用图示介绍“神经元的结构”,利用灵敏电流器测试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學生对实验操作比较陌生,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动画展示,并做出细致解读,引导学生对相关图示进行分析,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实验操作。在人体未受到刺激时,静息电位呈现“内负外正”,而在部位受到刺激兴奋时,动作电位是“内正外负”,因为出现了电位差,自然形成电荷移动,使局部产生电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分析,对传导特点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学生进入实验环节,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对传导特点进行研究。在教学互动环节,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学生大多能够从双向传导的角度进行展示,从膜外和膜内两个方面展开具体分析。
教师推出实验任务,让学生展开实验操作,对实验数据进行具体分析,成功激发学生参与实验探索的主动性。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梳理,能够形成更多客观认知,从感性走向理性。由于实验带有专业性,教师针对性地做出指导,能使学生对相关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处理,确保实验操作顺利推进。高中学生思想比较成熟,对实验的认识也比较理性,教师与学生展开互动探究,既能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激励,也能有效提升其学习品质和效率。
四、延伸实验训练,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在设计实验训练时,教师要做好延伸处理,科学整合实验内容,创新设计实验操作形式,推出更多生活化、社会化的实验活动任务,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展开实验操作,这样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生物实验与社会生活相对接,围绕一些生活热点、焦点问题展开研究,能够使学生关注社会发展与学科学习的关系,从实验操作探索中掌握更多学科认知,增强生活使命感。要使生物学科學习与社会实践高度融合,教师应从实验角度展开设计,为学生提供深入了解社会的机会。
学生对生活化的实验操作活动比较有兴趣,教师要做好教学调查,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经验积累进行客观评价,以便推出合适的实验训练。如在教学“植物激素的调节”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设计了植物开花受激素影响的实验:在生活中,可以找到许多植物生长受到激素影响的案例。如日照时间长短的实验,让学生找到同种的两盆鲜花,进行对照实验,一盆日照时间较长一些,一盆日照时间较短一些,经过一段时期后,对其叶片、顶端、开花部位进行细致观察,看看有哪些不同之处,得出实验结论。这个实验没有什么难度,教师对实验做出详细规划,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对植物进行详细观察,归结出实验结论。在实验成果展示环节,学生都能够详细介绍自己的实验结论,其实验结论也非常接近:光照时间长的花卉,其枝叶茂盛,颜色鲜艳,光合作用充分;而光照时间短的花卉,枝叶开始萎缩,颜色暗淡,其光合作用不充分,枝叶生长出现停滞现象。为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索思维,教师继续对实验进行推演:借助生长素的发现原理,设计一个模拟实验,证明A株产生的开花激素,可以让B株条件下的同种植物开花。学生对这样的实验有主动探索意愿,自然会展开主动研究,学科教学进入良性互动环节。教师深入课堂,与学生进行实验对话,对实验设计方案进行细致分析,找到更多设计操作起点。
教师推出对比实验操作方案,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触动,成功激发学生参与实验探索的主动性。从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可看出,教师的实验组织和引导是比较成功的,特别是实验数据分析和展示,为学生带来更多直观学习契机。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客观梳理和展示,对实验体验产生更多触动,在具体分析解读中升级实验认知。生物实验与社会生活高度对接,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需要。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学科理念、学科思维和学科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教师通过精选实验内容、创新实验设计、组织实验活动、延伸实验训练,针对学生学习实际进行教学组织,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桂任凤.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第二课堂(D),2021(8).
[2]王丽元.在实验教学中落实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J].吉林教育,2021(Z6).
[3]梁国用.新课改下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中学教学参考,2021(20).
【作者简介】戴兵章(1979— ),男,广东湛江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广西玉林市田家炳中学,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生物教学、生涯教育。
(责编 唐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