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生罗岗
2021-01-11谭新阳
谭新阳
我大学母校在赣州,同学中有好几位走读生,罗岗便在其列。
他家在市人民医院,记忆中罗岗是骑着辆26 型黑色自行车来上学的,从他家沿红旗大道笔直往西,十分钟便可到达学校,那时大道的两旁是茂密的夹竹桃和高大的香樟树,当我在食堂排队觊觎香喷喷的炒沙河粉时,他便穿过灿然的夹竹桃花和父母同喝热腾腾的煲汤,或共吃美味的赣南小炒鱼了,这让每位寄宿生艳羡,当然,他也会来感受我们多样的寝室生活,有时也露出羡慕的眼神。
罗岗爱读书。他腋下夹着的,手里拿着的,或包里装着的似乎都是书和笔记本,《家》《围城》《边城》《棋王》《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海子诗选》……他读屈原、司马迁、苏东坡与郁达夫,也读康德、培根、尼采与叔本华……罗岗记性好,却未因此而惰做笔记。赣州历史悠久,文风浓郁,我小时在村里培土为畦时,他就已走在古城墙上读茫茫赣水了,或已登上郁孤台咏诵辛弃疾望阕词了,或已在阳明精舍前思悟哲学了,或已在东坡与孝本夜話的亭中凝眸廉泉了……不管在教室,还是在图书馆,只要翻开了书,罗岗的嘴上总是挂着微笑,眼里总是放着光芒,他沉浸在宁静的世界里,享受书中的落霞与孤鹜、春花与秋月。
罗岗是能思善辩的。他对中外文学作品、文化现象痴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眼光犀利,往往一针见血。那时,报告厅、学术厅外墙上贴的海报,如辩论赛、影视评论、文学沙龙,落款多是“中文八五罗岗”。记得老师讲古代文学,讲清代传奇《十五贯》,并组织我们看《十五贯》的电影,接下来便是罗岗的侃侃而评了,如此,娄阿鼠、况钟的形象也才更清晰起来。不管是教室,还是学术厅,只要有了罗岗,就有活泼俊朗的身影,就有排山倒海、乱石穿空的气势。
毕业后,不时能看到罗岗老弟的文字,几次想把他清亮的文字变成高考现代文阅读模拟试题,因我的慵懒而未遂,后来知道他成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砥柱石。后来终于有了机缘,我与罗岗老弟单独见了一面,那是毕业后的第二次相见。2007 年11 月,上海天气有点凉了。那日清晨,走进华师大,看到中文楼,我停下脚步仰望这座古朴的楼,然后匆匆去报告厅听建平中学张强老师的课,课很精彩,晚上,罗岗约我相见,他选择一处幽僻的饭馆,这是十八年后我们又一次重逢。
那夜,他戴着顶灰白色鸭舌帽,依旧娃娃脸,依旧如十八年前一样健谈爽朗,他说毕业留校后不久,便调到大余工作,一年后便考取了华师大文学评论家王晓明老师的研究生,此后,读研,留校,娶妻……我无意问及他的小孩,他幽默地说:“年轻时不想要小孩,现在想要了又力不从心了。”
那夜我们谈了很多,上海的秋意,宛如朱砂抹出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