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11王莉
王莉
[摘 要]Photoshop是计算机平面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也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工具。学习Photoshop最好的方法就是实践。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驱动,以知识点为基础,以操作为依托,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实现“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理念。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Photoshop;任务驱动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3-0078-03
在Photoshop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从简单的任务开始,以操作带动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就会增强自信心、获得感、满足感。这样,课堂真正充满个性、创造力、凝聚力,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背景
1.Photoshop学科特色
Photoshop是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主修的一门课程。Photoshop软件实操性强,是处理图形图像的核心软件,是平面设计领域最流行的软件之一。Photoshop课程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学生在高一时便学习此课程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软件操作。到高二时,学生需要通过案例练习进一步掌握软件的用法,同时培养审美能力和设计思维。学生在高二下学期需考取计算机平面设计师证书,该项考试主要就是以考查对此软件的操作能力为主,综合考查处理图形图像的能力,为升入高校后学习平面设计和毕业后从事平面设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特点
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普遍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善于交往,勇于表现自我。但同时他们也存在着自主学习能力欠缺、理论分析能力薄弱、个体差异较大等问题。利用弗莱明的VARK模型对中职学生进行的学习风格调查显示,在学习风格方面,学生人数比例为动觉型>视觉型>听觉型>读写型,与枯燥的传统教学相比,学生更喜欢在具体的任务情境下动手操作。
3.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法,它强调学生需要在真实的任务情境的驱动下,通过自主和协作、讨论和会话完成任务,提倡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做中学、做中教,精讲多练,通过任务设置、执行、总结,使学生参与到每一个任务执行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学生深入学习软件功能和特色,培养实践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对软件的实际应用能力。实践证明,这是在Photoshop教学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步骤——以“中昌实业”企业标志设计为例
1.创设任务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根据岗位技能要求,引入企业真实案例。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相比,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一开始需要教师创设一个任务情境。在本案例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一个问题:标志在VI视觉要素中的地位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标志呢?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继而教师通过视频或者演示文稿的形式介绍该企业的企业文化是什么、他们对于标志的设计有什么要求,引发学生思考。等学生尝试说出几种设计方法或者描绘出设计草图后,教师进行总结,然后将课本中“中昌实业”企业标志的最终效果图(见图1)展示给学生。
2.分析任务,明确制作流程
这是整节课的关键步骤。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中昌实业”标志图,尝试说出制作步骤,然后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制作流程,从三个方面来继续引导学生分析任务:用几何型和联想型的方法,其整体外形可以联想到企业的主要产业——建筑,又有汉字“中”以及“昌”的拼音“C”的外形,颜色上采用中性的蓝和黄,给人稳健、可信任的感觉。然后教师结合企业文化讲解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标志。
学生了解了设计意图之后,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分析制作的流程。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软件操作基础,因此教师可让学生尝试说出或者写出自己的操作步骤。同时学生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进行思维碰撞,共同分析制作要点。学生可以通过抢答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进行评价,最后教师总结出本节课所用的重点工具是钢笔工具、形状工具及路径编辑工具。重点任务分为三个:添加标准色、绘制基础图形、裁剪形状(见图2)。
分析任务的过程是学生理解力、思维力、小组协作能力提升的一个过程。通过任务的分析,使学生快速熟悉案例设计理念和软件工具的作用,从而有目的地制作作品,达到学习目的。
3.任务执行,突破重难点
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是“学为主体”的体现。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教师作为主导,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任务执行是一节课最重要的一部分,所占时间也最长。
通过前面两步的分析,学生对于如何制作这个标志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在动手操作的时候,教师根据每个子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例如,步骤一,添加标准色,这是基础任务,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尝试操作,操作的过程也是对过去所学知识的总结和巩固的过程。学生完成步骤一之后,由小组长进行检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这时学生间学习水平的差异也就显示出来了,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很快地完成这个步骤,而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能需要参照任务书上的要求以及课本上的操作步骤,但最终只要是能够完成这部分的任务,教师都应该给予积极的评价,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紧接着是步骤二的操作,这是此案例中的重点任务。教师首先通过演示来讲解用钢笔工具绘制闭合路径的方法,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用钢笔工具绘制锚点时有哪些技巧?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操作。这一步骤需要借助任务书的提示来完成操作。学生遇到问题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找出解决办法。教师通过巡视和教学平台来观察学生的制作情况,遇到问题及时讲解。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如何利用钢笔工具结合Shift键绘制闭合路径,进行集中演示和讲解,学生跟着教师的讲解进行操作,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最后一个操作任务是裁剪形状。教师课前将微课视频通过教学平台发送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借助微课视频完成操作。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以对视频进行反復观看并跟做,最终完成任务要求。教师通过教学平台查看学生提交的作品,进行评价,可随机挑选一位学生上台演示自己的制作过程。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整个标志制作过程就是任务逐步执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差异、学习习惯、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都会有所体现。通过任务难度的逐层提高,使学生在一定心理预设之后能够很快地接受新的知识,同时通过微课、小组协作等方式,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4.作品展示,归纳知识点
作品展示环节也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最后的一个环节。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在同一节课所掌握的知识多少也不同,容易出现知识点的遗漏和学习效果的差异。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展示,查漏补缺,发现同伴的优点,规避自己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短板。通过作品之间的比较,进一步激发学生改进作品的行动力和创造力,这种方式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认知发展的规律。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受到启发,符合启发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任务执行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点,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伙伴。教师没有了架子,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真正感到平等和亲切,师生间实现“零距离接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逐步形成。当学生的观点与课本、教师的观点有不同之处时,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让学生进行讨论、比较或辨别,达到意见的统一,也可以不统一意见, 留着悬念让学生課后进一步探讨。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以课本为准、以教参为准的传统教学观念,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行为的转变。
5.评价总结,反思教与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都有一个任务来支撑,因此评价也应围绕任务的完成度来开展。不仅学生的学需要反思,教师的教更加需要反思。
在上一环节的作品展示后,接着进行自评、组评、教师评价,采用这样的多元评价体系,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也能让教师对自己本课教学有清楚的认知,以便调整后续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教师注重评价标准的分层,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上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把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评价涉及学生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内在发展的动力,关注学生创新、探究、合作、实践、情感与态度等方面,从而真正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不断提高。
三、在Photoshop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使用得恰当与否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
1.任务的选择要以生活中真实的情境为导向
在Photoshop教学中,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照片美化、插画设计、宣传单设计、海报设计都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这样的任务符合学生的个体需要,能够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2.任务要分层次
教师应根据实际的任务情境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次设计任务。知识的掌握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任务的设计要考虑到任务的大小、难易,知识的容量,前后知识的衔接等多方面的因素,理论联系实际,使任务合理化。
3.教师角色的转变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完成任务为主线,要求教师由传授、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启发、组织学生学习知识。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的位置上,将学习内容以任务形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地探究学习。这样做,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增强,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综合素质也不断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段欣.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 CS6平面设计案例教程[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