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学森的最后22年

2021-01-11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两弹一星系统工程钱学森

2009年10月31日,98岁的“两弹一星”科技功臣钱学森走完了他的传奇人生之路。人们了解最多的是他当年留学、归国,以及研制“两弹一星”的往事。自20世纪80年代逐步淡出公众视野后,除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他的晚年生活外界知之甚少。今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的钱永刚教授与记者作了一番长谈,详细回顾了父亲的晚年生活。

倡议组建国家总体设计部

记者:钱老真正退休是哪一年?

钱永刚:因为他是院士,当时院士是不退休的,所以并没有办过正式的退休手续。1982年,他卸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1987年又卸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应该说,从行政领导岗位上退下后我父亲的思考从未停止。从1982年到1996年的那14年,是我父亲晚年学术思想的高峰。1996年后,一直到父亲去世的13年,主要亮点就是发出“钱学森之问”。

记者:那14年,钱老做了哪些事?

钱永刚:从1982年到1990年,他研究的重点是系统科学、思维科学,还有人体科学、社会科学。1978年5月,父亲在国内第一次提出了系统工程,他和另外两位同志合作发表了《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把系统工程的理论扩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系统工程、法治系统工程等14种系统工程。

记者:他一生研究航天,为什么这时转向研究系统工程?

钱永刚:这跟周总理有很大关系。周总理生前曾跟我父亲说,学森同志,你们航天的这一套,是不是可以推广到社会的其他行业,让他们也都来学学呢?周总理去世后,我父亲一直惦记着总理的嘱托。应该说,1990年那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我父亲把工程系统工程提升到了社会系统工程。紧接着,他向中央汇报,建议组建国家总体设计部。不再由一两个部委提出方案,而是由一个国家级的咨询班子出主意,可以跳出职能部门视野的局限,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问题。

“钱学森之问”探源

记者:对于钱老的晚年,人们最熟悉的就是他发出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钱永刚:那是2005年7月下旬,我们接到通知,说中央领导要来看望我父亲。那年他94岁,他说,我就说说教育吧。第二天,温家宝总理一来,我父亲就把他对教育的思考都说了:“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一辈子不喜欢高朋满座

记者:钱老晚年性格怎样,喜静还是好热闹?

钱永刚:他这一辈子从来不喜欢高朋满座。我父亲20世纪50年代回国后,朋友圈就非常小,到了晚年,甚至和早先的朋友也来往很少了。但他有個学术小班底,一共7个人,不定期聚会,管这叫“小讨论班”,我父亲晚年的思考,不少都是跟他们一起讨论过的。

父亲是位嗜书、喜静、乐观的老人,耄耋之年虽常年卧床,但他安之若素,从未抱怨生活质量不高。总后勤部原政委张文台上将曾这样评价我父亲:“思想的先驱、科技的泰斗、育人的导师、做人的楷模。”我觉得,这是在21世纪对钱学森的一个新的概括。

(据《解放日报》)

猜你喜欢

两弹一星系统工程钱学森
钱学森之答
“又见钱学森”
农业系统工程生态设计及其应用策略
航空发动机系统工程技术浅析
研发“两弹一星”叶剑英和张爱萍心连心
从“两弹一星”到天宫二号
中科院“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
中国“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
“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程开甲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