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2021-01-11朱梁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7期
关键词:穴位护理人员疼痛

朱梁敏

(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江苏 南京 210000)

0 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k herniation,LDH)是中医骨伤科颇为多见的疾病之一,病因多是由于腰椎间盘纤维环、软骨板等组织退行性改变并在多重外力的作用下,致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经由破裂处突出,对周围脊神经根造成压迫与刺激,导致腰部疼痛,常伴随单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等诸多临床症状[1]。LDH患者中以L4-5、L5-S1最为常见,约占总患者人数的90%以上[2]。目前越来越多患者倾向于接受微创术治疗LDH,腰椎微创术是利用现代科技的手术设备与仪器对患者手术部位打开较小的创面以清除病灶的术式[3]。但是微创术后疗效不一,部分患者仍会出现残留腰腿痛、麻木等症状,在不进行二次手术的前提下,护理干预是否得当、效果是否显著对患者预后具有很大的意义[4]。因此,本文分享我院采用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式干预LDH术后患者,希望为临床护理发展提供相关借鉴。

1 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热情微笑服务,将病室环境调整舒适,与患者倾情交谈,做到与患者及其家属的高效流畅沟通,便于准确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和对入院手术的接受度,并且需要根据患者心理活动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5]。为患者尽量多的开解心中因手术产生的焦虑,降低术前负面情绪的产生和发展,增强患者手术信心,便于顺利开展手术和加强患者依从性[6]。

1.2 术前准备

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术前检验及检查结果,教导患者学习和训练卧床时排尿排便体位,嘱咐其戒烟忌酒,学会调整呼吸模式,进行快慢有度,节奏适合的深呼吸。为了便于术后患者早期活动,也要教会患者术后翻身的动作细节,并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直腿抬高、踝关节的跖屈背伸、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腰背肌功能的锻炼方法。以上护理措施均能有助于提升患者对于手术的接受性,并加强术后恢复时期的适应性。另外,护理人员要督促患者应该与手术前6h禁食,2h禁饮水,降低麻醉副反应[7]。并让患者术前保持充分睡眠,增强免疫力。

2 术中护理

护理人员在术中应时刻注意观察患者病情状态,进行相应的保温措施,将患者体温保持于36.5左右较为适宜。术中对患者体温进行密切关注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增加患者舒适度,有效预防术中和术后的应激反应。

3 术后护理

3.1 关注病情

患者术后在护理人员陪同下安返病房,开始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生命体征以及手术创面的细致观察,帮助患者使用适当的体位卧床,询问患者有无肢体感受异常。此外,需保持患者创面辅料的干燥清洁,注意有无创面感染、漏液等情况[8]。增加对患者病房的巡视,注意倾听患者心声和要求,密切注意患者四肢尤其是下肢的皮温、肤色、触觉、温度觉、运动肌力以及足背动脉的搏动,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向管床医师汇报并帮助及早处理。

3.2 疼痛护理

护理人员在巡查病室之际依据患者叙述、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信息综合评价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并且依照患者个人体质的不同实施个性化的疼痛护理[9]。关注患者是否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适当时可为患者按摩肢体缓解疼痛,也可为患者提供中药泡脚、红外理疗等措施帮助患者通畅气血、舒经止痛。我科常用穴位贴敷帮助减轻疼痛,具体操作为:将止痛疗效的中药研磨成粉末与姜汁调和在一起,制备出直径约2-3cm的药饼,贴附于阿是穴,每日1-2次[10]。

中医辨证施护的时候需要对患者症状进行全面中医辨证分型,判断患者疼痛主要证素为气滞、血瘀、络脉闭塞、经脉不通或是邪气留置等。同时也可判断出患者的大致疼痛阈,对疼痛是否敏感,有无术中的二次损伤,有利于进行临床疼痛评估,及时进行术后的护患沟通,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降低术后的诸如担心、害怕等负面情绪的干扰,调节情绪,顺利康复。如患者疼痛难忍则影响术后康复活动,则不利于减少应激反应,而术后较好的疼痛管理能够促进患者微创术后的早期下地活动,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也从心理上减轻患者负担,增加医疗满意度。

3.3 康复训练

秉持个性化的原则,根据患者个体特点制定术后康复训练计划,应当对患者多加鼓励,指导患者每日进行必要的功能训练。术后安返病房即可开展训练,例如手术当天可令患者在床上进行肢体的自主活动以及扩胸舒展运动,实施节奏规律的深呼吸有利于气道分泌物排出。术后第一天可开展床上直腿抬高训练,可每日多次,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度。术后2-7天可让患者进行五点支撑法训练与重点肌群训练,护理人员需辅助患者使用站立位,膝关节保持90°屈曲,双脚着地后一侧腿缓慢抬起与落下,使得大腿始终垂直于地面,动作完成时嘱咐患者保持均匀节奏呼气吸气,双侧下肢交替反复训练,以微感疲劳为度。术后7天左右(出院后)即可开展三点支撑训练、飞燕式锻炼、太极拳、八段锦等,均以患者自身情况耐受度为准,循序渐进,快速恢复正常生活功能[11]。

3.4 膳食管理

手术当天,如患者返回病房后未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情况,可让患者在麻醉完全清醒后半小时服用温开水30mL左右,如未见不适,可在2h后进食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术后第一天大部分患者即可回归正常饮食,此时可为患者设计个性化食谱,还可配合中医药膳进行全方面的营养支持,例如常用田七乌鸡汤(乌鸡1只,南枣6粒,陈皮1块,田七20克,瘦肉250克)、北芪党参炖猪展汤(北芪30克,党参30克,红枣5个,生姜2片,猪展250克)等,注意控制油盐,清淡为宜,保证患者营养均衡充沛,加速患者术后机体新陈代谢,为早期康复创造良好的身体条件。中西医结合的饮食管理对于患者营养的补充往往有着更好的作用,能起到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的效果,更为契合国人的体质。

3.5 穴位按摩

护理人员一般需选取患者身上的承山穴、委中穴、肾俞穴、秩边穴、腰阳关、环跳穴等穴位进行点揉按压。取患者俯卧位,护理人员清洁双手后以拇指揉的姿势对上述穴位进行点揉,力度适中,以患者有明显得气感为宜。另外,穴位也可根据LDH突出节段部位进行选取,例如常用的可选夹脊穴、复溜穴、盲俞穴等。穴位按摩一般每个穴位点揉1-2min,1次/d。穴位按摩还可以预防患者腹胀腹痛,可取患者足三里、大肠俞、天枢穴等,用拇指或食指配合中指轻柔按压,以患者感到酸麻胀感为度,每处穴位1-2min,每日3次。眩晕症状也可通过穴位按摩缓解,可让患者采取仰卧位,护理人员用双指对太阳穴进行缓慢轻柔的按压和点揉,顺时针与逆时针分别点揉40次左右即可,每日1-2次。如患者手术当天返回病房后难以入眠,则可选取耳穴神门、心、肾、三焦等,以拇指指腹进行按压,3次/d,每次1min,可双耳交替按压。

4 出院随访

护理人员于患者出院前为其制定和详述出院后康复锻炼计划与目标,做好出院带药及日常生活指导。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网络或上门随访,为患者提供长期的延续性护理。

5 小结

成功的护理工作能够提高LDH微创术的长期治疗效果,也能帮助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本文所述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经过临床验证,效果较为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长,降低患者负面情绪,节约医疗成本,推荐临床应用和发展。

猜你喜欢

穴位护理人员疼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疼痛不简单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夏季穴位养心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