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人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附15例分析)
2021-01-11季郑军张作慧王梦婷李则衡钱晓锋
季郑军,张作慧,王梦婷,李则衡,钱晓锋
1徐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僵人综合症(SPS)是一种罕见的致残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进行性僵硬和肌肉痉挛会影响轴向和四肢肌肉[1]。最初影响轴向肌肉,在大多数情况下扩散到四肢肌肉,导致慢性疼痛、痉挛、姿势畸形和运动障碍。情绪压力和感觉刺激可能引起腿部或躯干痉挛,或加重疾病的临床表现[2]。目前,SPS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60%~80%的SPS患者血清中有抗GAD抗体[3],GAD是合成γ-氨基丁酸(GABA)的限速酶,γ-氨基丁酸是大脑和脊髓的重要抑制性神经递质[4]。SPS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与其他疾病鉴别困难,过度依赖抗体检测进行诊断容易导致治疗延迟,甚至漏诊、误诊[5]。而患者的预后好坏,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密切相关[6]。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5例SPS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治经验。
1 资料分析
选取2013年9月-2020年1月收治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SPS患者15例,男6例,女9例;年龄36~85(61±25)岁。所有患者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表现为躯干肌或四肢肌肉在声音、光线、碰触刺激和情绪激动等情况下诱发肌强直痉挛发作,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多为单部位发病,首发部位为躯干肌11例,咽喉肌2例,咬肌5例,舌肌2例;15例患者查体均有四肢或躯干肌张力高,其中4例患者伴有伸舌不能、吞咽困难。
15例患者均行肿瘤标志物检查,神经元烯醇化酶升高者3例,癌胚抗原升高者2例,铁蛋白升高者7例,糖类抗原升高者1例,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升高者1例,肿瘤标志物正常者5例;13例患者行免疫指标相关检查,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者7例,免疫球蛋白M升高者4例,免疫球蛋白A升高者2例,免疫球蛋白G升高者1例,免疫球蛋白L轻链升高者1例;15例患者均行肌酶相关指标的检查,乳酸脱氢酶升高者5例,肌酸激酶6例,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者8例,超敏肌钙蛋白升高者1例,谷草转氨酶升高者1例;12例患者完善了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激素升高者2例;2例行胰岛抗体检查,1例胰岛抗体阳性;8例患者血清抗GAD抗体阳性。15例患者肌电图检查均可见静息状态下的持续性运动单位电位,注射安定后,肌肉松弛,持续性运动单位电位消失;1例患者肌电图显示合并周围神经损害。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激素冲击、氯硝西泮等药物治疗。10例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500 mg/d静滴,5 d后改为口服甲泼尼龙100 mg/d,90 d后逐渐减至10 mg/d口服)及氯硝西泮(2 mg/d)口服治疗,5例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氯硝西泮联合免疫球蛋白[0.4 g/(kg·d),5 d])治疗;其中3例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2例患者行气管插管术)。多数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改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较入院时降低,自动出院放弃治疗者1例。
2 讨论
SPS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为1~2/100万[7],国内外现有文献对此病的研究都是个案报道或者小样本的研究。SPS好发于20~50岁的中年患者,特征主要是躯干和近肢肌肉的渐进性僵硬。症状因激动剂和拮抗剂肌肉的同时非自愿收缩而产生,涉及肌肉群的叠加痉挛可能导致急性症状,经常通过对外来触发的敏感性,诸如情绪应激或令人震惊的噪音来诱发[8]。SPS的不同类型、不同时期可以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其预后分析也由于其临床异质性而极其困难[9]。SPS常被误诊为破伤风、先天性肌强直、多发性硬化、家族性多度惊吓症[10],早期诊断较困难。
SPS主要分为经典型和变异型[11]。变异型包括副肿瘤性SPS、伴随强直和肌阵挛的进行性脑脊髓炎、局灶阶段性SPS、抽动性SPS、僵人叠加综合征[12]。本组患者中的13例表现为经典型SPS,以椎旁肌、四肢肌肉、面肌受累为主,部分累及咽喉肌,均于声音、光线、碰触刺激和情绪激动等情况下诱发肌强直痉挛发作,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分钟;2例患者表现为副肿瘤性SPS,外周血示肿瘤标志物高,胸部CT显示肺占位性病变。SPS的发生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糖尿病、甲状腺炎和贫血最为常见[13]。本组患者中12例患者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其中甲状腺激素升高者有2例;全部患者均行了空腹血糖检测,血糖升高者有7例,2例患者行胰岛素抗体检测,其中1例患者胰岛素抗体阳性。
SPS临床较为罕见,临床表现多样,而且疾病早期受累肌肉僵硬和痛性痉挛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异性,明确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血清抗GAD抗体及电生理检查。SPS通常隐匿起病,早期仅仅表现为发作性肌痛,查体可见屈肌与伸肌张力同时增高、随意运动减少,肌肉肥大以及脊柱前凸为特征的姿势异常,症状多自躯干肌开始,后逐渐扩展到近端肌群,最后累计远段肌群[14]。本组首发症状为躯干肌者11例,咽喉肌2例,咬肌5例,舌肌2例。患者还可能会出现由情绪不安、惊吓(触觉、听觉和视觉刺激诱发)或由临近肌肉突然收缩引起的肌肉痉挛[15]。肌电图提示肌静息时有持续正常运动单位电位,而痉挛发作时肌电明显增强,静脉注射安定或神经阻滞后电位明显减弱直至停止。此外本组中有8例患者血清抗GAD抗体阳性。
SPS尚缺乏有效的特异性治疗,目前多为姑息性治疗,至今临床研究仍然没有发现针对SPS的特异性药物。SPS患者目前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以使用苯二氮卓类的GABA激动剂为主,大多数患者使用后能够得以改善[16]。在对因治疗方面,目前临床上尝试较多的是激素冲击以及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本组患者在临床确诊后均被给予激素冲击及氯硝西泮的治疗,多数患者症状较前改善,mRS评分较入院时降低,仅3例患者症状未有明显改善,1例患者因病情危重,家属放弃治疗。有5例患者接受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4例患者出院后症状较前都有明显改善。一些报道发现,血浆置换可能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有明显改善[17]。
总之,SPS临床表现复杂、首发部位多样,主要表现为肌肉疼痛、痉挛以及肌肉僵直,可由情绪不安、惊吓(触觉、听觉和视觉刺激诱发)或由邻近肌肉突然收缩引发的肌肉痉挛;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肌电图、血清抗GAD抗体及排除其他可以解释症状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上采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或采用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口服苯二氮卓类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