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心率”运动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影响
2021-01-11朱晓蓉任明远肖良华
朱晓蓉,任明远,肖良华
(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江西 赣州 341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可由慢性炎症发展为急危重症,同时也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1-2]。临床中治疗COPD的核心是通过肺康复治疗,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减轻呼吸困难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靶心率”运动疗法是通过各项练习增加患者身体柔韧性,改善关节功能,临床有学者发现,患者通过此疗法练习,可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率与病死率。因临床中关于“靶心率”运动疗法临床资料较少,“靶心率”运动疗法的实用性有待印证,故而本次探究选取了6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靶心率”运动疗法对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6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COPD诊断标准[3]。将患者按照入院奇偶编号分组,奇数为观察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2~79岁,平均(60.3±8.2)岁;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3~80岁,平均(60.8±9.1)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均符合COPD诊断标准;无精神病史且可正常沟通;年龄42~80岁,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合并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精神疾患、癌症转移、残疾性脑卒中、影响运动的骨关节病、学习认知障碍;中途退出本研究者。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抗炎、呼吸机治疗,即选择BiPAP无创呼吸机(型号:20160088,伤害聚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治疗,选取无创正压通气,引导患者放松,面罩固定,调整呼吸机,保证呼吸机不漏气,设置呼吸频率为15 次·min-1。根据患者适应呼吸机情况,对呼吸机压力适当调整,并对氧流量调节,使其能够维持患者血氧饱和度>90%。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抗炎、呼吸机治疗(同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靶心率”运动疗法,即内容包含:引导患者做6分钟步行试验(6MWT),根据试验结果确定运动靶心率,随后根据患者测量出的靶心率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之后进行步行、塌车、四肢联动等运动训练,在初期要考虑患者耐受、无适应感为宜,然后逐渐增加锻炼时间及强度,运动中运用遥测心电监护仪或者指脉氧仪监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以达到靶心率为运动目标,当运动中血氧饱和度小于90%时,予以吸氧以防止低氧血症并继续进行运动疗法,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和腿部、全身疲劳,自觉不能再进行运动可提前结束锻炼,每周3~5次,每次10~30 min,具体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而定。
1.3 观察指标
1)疗效判定:观察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2周后)的疗效状况并进行对比,疗效判定包含:动脉血气分析、肺通气功能(FEV1%预计值、FEV1/FVC)及6MWT。
2)依据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评分量表评分(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ale.MMRC)评价研究期间COPD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及住院时间。
3)生活质量(CAT):共计8个选项,每一个问题按照程度分为0~5分,依据真实想法选择答案,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40分,分值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糟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FEV1%预计值、FEV1/FVC以及6MWT比较
2组治疗前FEV1%预计值、FEV1/FVC以及6MWT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水平值低于对照组,对照组6MWT距离多于观察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FEV1%预计值、FEV1/FVC以及6MWT的距离
2.2 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住院时间比较
2.3 CAT评分
治疗后,观察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提示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
表3 2组CAT评分比较
3 讨论
关于COPD患者的稳定期,2007年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病学会对肺康复有以下表述,即有症状、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稳定期COPD患者采取的一项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将肺部的康复护理与治疗方案科学有效结合,可有效提高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4]。无创呼吸机可直接向患者肺部输送氧气,且不经人工气道。同时通过面罩吸氧,向患者提供双重压力,不仅可帮助患者克服呼吸阻力,还可减轻呼吸耗氧量,保障肺泡功能。此外,COPD患者会随着气流受限因素令病情加重,严重时还会造成肺泡通气量不足,令患者呼吸困难,运动能力下降。而临床中通过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第1秒用力呼吸量两项指标可将气流受限程度直观反映。
“靶心率”包含了牵伸练习、平衡练习、协调练习,这三种练习,首先是激发患者姿势反射,改善患者平衡能力;其次,通过被动牵伸与主动抑制和自我牵伸,增加患者柔韧性,改善患者关节恢复范围;最后,所谓协调是以适当速度、方向、节奏等,与患者的身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能力,恢复自身协调能力[5]。本次研究中将“靶心率”运动疗法运用于肺部康复,一方面通过6MWT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第1秒用力呼吸量存在的相关性,对患者肺功能恢复状况直观反映直观看到患者肺功能状况[6]。另一方面通过6MWT总结患者“靶心率”,依据患者各自耐受力,帮助患者改善关节功能,提高自身免疫力。结合本文研究的数据结果,给予“靶心率”运动疗法的观察组,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FVC水平值低于对照组,对照组6MWT的距离短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AT评分为(15.22±2.10)分,低于对照组的(20.79±3.93)(P<0.05),提示在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患者康复中应用“靶心率”,能促进肺部功能康复,降低急性发作次数,保障生命安全。
在COPD稳定期患者中应用“靶心率”运动疗法,可有效促进肺部功能康复,降低急性发作次数,保障生命安全。除此外,从经济角度来讲,靶心率运动疗法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可帮助患者重返社会,为自身、家庭、社会创造新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