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IB-LCJ法的长沙滨水绿地植物景观质量评价

2021-01-11宋建军姚国鹏

绿色科技 2020年23期
关键词:评价者滨水样本

宋建军,易 旺 ,张 欣 ,姚国鹏,邓 洁

(湖南农业大学 景观与艺术设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1 引言

随着国家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城市最具活力和特色的滨水区域也得到相应重视与发展。滨水植物景观,是城市滨水区景观中的重要内容,它的建设和发展对城市发挥持久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重要作用[1],且滨水植物的搭配与所形成的景观都在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公众的审美与情绪。作为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长沙,水资源丰富,景观多样,有着一定的评价价值,因此选取长沙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滨水绿地植物景观进行质量评价,得出普遍公众喜爱的植物配置模式,为滨水区的绿地景观提供设计依据。

2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111°53′~114°15′E,北纬27°51′~28°41′N),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为17 ℃,年均降水量1358.6~1552.5 mm。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3 材料与方法

3.1 样地的选择

对湖南长沙地区滨水绿地进行勘测踏查,选取长沙市具有较好景观特色的长沙烈士公园、西湖文化公园、梅溪湖公园以及湖南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调查研究对象。

3.2 评价媒体

大量实验数据表明,将照片作为风景质量评价的媒介同现场评价无显著差异[2]。所以从上述几个公园及湿地中挑选出来的20个景观样本进行调查,记录每个景观单元中园林植物的构成、生态习性以及周围环境等,并对相关植物进行拍摄;同时从不同方位拍摄每个景观单元,在拍摄的20多张照片中挑选1张最具代表性的作为评分材料,供评价者评价。

3.3 评价者的选择

选择评价者150名,根据职业等特点,将评价者分为4种类型。因此选择专业学生、非专业学生和社会群众各40名,专家30名。

3.4 研究方法

BIB-LCJ 法 ( Balanced Incomplete Block de-sign-Law of Comparative Judgment,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比较评判法)是由俞孔坚提出的,将风景审美评判测量法中的 SBE 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美景度评价法)和LCJ法(Law of Compara-tive Judgment,比较评判法)相结合,融合双方优点、消除缺点,因而可靠性高,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公众对景观的审美态度[3]。

以比较植物景观之间的优劣次序为试验目的,参考俞孔坚的研究、心理学的等级排列法及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得设计[4~6]。

BIB—LCJ法以照片为媒介进行风景审美评判测量时,对20个样本中的植物景观(照片)进行随机编号;考虑人辨别照片会产生视觉疲劳,故将每组照片设置为5张,将20张样本照片排成 5×4的矩阵[7],并重复5次编排。再将照片以幻灯片的形式放映给评价者,评价者依据自己喜好,给每组照片进行由好到差1~5级的等级评价,并将其填入发放的表格中。

BIB-LCJ法是根据频率矩阵算出选择分数百分率,再查询PZO转换表,得出Z值,由此表明各景观的美景程度及各群体对不同景观的审美评判。但赫葆源在解释等级排列法时,表明平均等级同样适用BIB-LCJ法的美景度值,比Z值更具准确的区分度。因此本研究采用平均选择等级的修正值T=5-MR作为各样本的美景度量值。

3.5 数据处理

参考文献中的等级排列法,将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形成频率矩阵,从中可直观地看出评价者对各景观样本的评价等级情况;其中等级人数是指评价群体将该样本评价为该等级的人数,等级和是指各个等级人数与等级的乘积之和[8]。并进一步得出平均选择等级MR,从而将平均选择等级的修正值T=5-MR作为各种样本的美景度量值。从表1中可知,滨水植物景观样本的审美评价值随着T值的增大而增高,从而对所有样本进行美学质量的美度值分析。

表1 频率矩阵

4 结果与分析

4.1 群体审美的相关性分析

专业学生与非专业学生之间的回归方程是y=0.6329x+0.7403,相关系数是0.8339;专业学生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回归方程是y=0.7562x+0.4929,相关系数是0.8684;专业学生与专家之间的回归方程是y=0.7784x+0.4511,相关系数是0.9;非专业学生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回归方程是y=1.0254x-0.0513,相关系数是0.7861;社会群体与专家之间的回归方程是y=0.7674x+0.47,相关系数是0.7726;其中评价群体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75以上,总体属于高度相关,表明对滨水植物景观样本,不同评价群体具有较为一致的审美态度;相关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专业学生与专家、非专业学生与社会群体、专业学生与社会群体、专业学生与非专业学生、非专业学生与专家、社会群体与专家。这个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同[7],说明有着相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更容易形成较为一致的审美观;也就表明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群审美较为严格,评价也并非只局限于照片所表现的内容,能够对景观样本进行全面性的评价,并能从长远发展考虑。其中专家与专业学生相关系数最高。社会群体与专家由于专业文化背景差别较大,故相关性最低。

4.2 群体审美的差异性分析及审美特点

将T值作为代表评价群体对各样本的喜爱程度,将其从高到低进行排序,详见表2。不同评价群体的审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又因人各有异,所以会表现出相对的差异性。社会群众对植物配置和色彩搭配较为丰富的照片3、5、9、18号做出较高评价,非专业学生对空间感有一定把控,对植物景观层次较为丰富的照片1、2、16号评价较高,对植物围合较差,植物种类较少的照片10、17号评价较低。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专家和专业学生可能更加关注整个植物配置效果以及搭配关系,并从长远发展考虑,故对样本给出近似相同的评价。

在20个样本中,全体评价一致较好的有相片6、13、20、15号;全体评价一致较差的有相片19、2号;评价一般较好的样本有5、16、8、11、17号;评价一般较差的样本9、7、1、4号。整体构图均衡,层次分明,色彩不单调,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给予较好评价,如照片6、13号;植物品种多样,层次丰富,将彩色叶树种与常绿树种结合,但未注意搭配问题,致使景观效果差,评价低,如照片2号;植物配置过于简单,并且养护不当,导致草皮裸露,得分低,如照片19号。出现评价波动起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专业学生和专家在进行评价的同时会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予以应用,不仅评价植物目前所展现的景观,更会深入挖掘植物景观所表现的长远特征,比如四季的不同景象,不同生长阶段所展现的景象等。而非专业学生和社会群众容易被样本所在的环境本身所影响,比如色彩、明暗度等。树种长势不错,构图画面均衡,但由于树木种类太少,导致形成的层次感较差,例如照片11号,会使专业学生和专家在打分会比非专业学生和社会群众高,因为专业学生和专家会有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对景观更加细致观察后进行评价;而非专业学生和社会群众是从整体大致上看,认为不同树种连成一片,层次感不强。对于景观层次感、自然感较强,树木品种多,但整体色调单一,所形成的景观未有太大变化,会使非专业学生和社会群众出现审美疲劳,使4个群组之间的评价值波动较大,例如照片9号。

表2 各评价群体美景度值

5 结论与创新

5.1 结论

不同群体对滨水植物景观打分差异较大,主要区别在于:第一,是否具备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第二,是否会从长远角度考虑植物景观;第三,是否会受到天气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专家和非专业学生之间的相关性较低,从20张照片的评分等级中可看出,专家在进行风景评价时,具有洞察细节及长远分析的眼光,不会将色彩、天空等外在因素考虑其中,而是分析景观的本质特征,但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形式美的影响(6、11号),总体来说对形式多样的风景评价较高。非专业学生对风景评判大多对色彩搭配舒适以及自然感较强的景观(1、2、16号)评价较高,较大程度地分析当前营造出来的效果,但未从长远角度考虑。

5.2 创新点

对于滨水绿地植物景观质量的研究目前较少,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引入BIB-LCJ法到滨水景观评价中,可对不同群体对精选代表性的样本的植物景观进行评价,得到植物景观美景度值,得出较为全面的数据并反映植物景观的质量及各类型植物景观的差异性。这种方法能很大程度地了解公众的审美特点,总结其优缺点,从而营造更为舒适、和谐的城市滨水景观。

猜你喜欢

评价者滨水样本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大咖妙语论道 “最宜居”的滨水新城,最理想的人居状态
黄韬 滨水新城齐集三大“兴奋点”,绝版人居成就溢价黄金期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规划·样本
教师的角色转变带来的课堂教学变革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滨水景观的研究——以浙江舟山群岛为例
“官员写作”的四个样本
360度绩效反馈评价有效性的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