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善教育 育德润心
2021-01-11缪晓芳
缪晓芳
新时代的思政工作,面临新的环境和特点。为传承邵逸夫捐资建校的善举,2017年我校提出“尚善教育”办学主张以来,逸夫小学着力创新育人模式,科学构建了“1+4X”尚善德育工作体系,“1”为目标,“4”为内容、路径、推进、评价四大板块,“4X”指每个内容板块采用多种形式的创新实施策略。
一、德育工作目标
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完善自己 行善他人 善行天下”通过“三心 四讲 八能”来达成。
1.三心:“心胸宽广、乐观豁达”的进取心;有“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责任心,“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和谐心。
2.四讲:“对己讲仪表、对人讲礼貌;回家讲孝道、社会讲公德”
3.八能:“守责、明理、善思、勤学、能动、合作、耐劳、创新”
二、德育工作内容
1.家国情怀教育系列;2.习惯养成教育系列;3.诚实守信教育系列
4.传统文化教育系列;5.尚劳笃行教育系列;6.善学励志教育系列
7.环境保护教育系列;8.珍爱生命教育系列
三、实施途径
1.理念文化引领人
“尚善教育”的意蕴
“尚善教育”的意思是用尚善的教育方式、培养人尚善品质的教育。也就是通过“尚善”的教育,让每个人的道德、身心、情感和智慧像水的品性一样至善尽美,成为有善心、爱行善、更完美的人。
2.环境文化熏陶人
物化”尚善“理念,重构校园空间。理念是一种抽象的意识形态,只有以环境、物品等为载体将理念物化,才能让其以具体鲜明的形象被师生铭记。学校将“尚善”办学理念、校标、校风、教风和学风分别镌刻在逸夫楼正面醒目位置上,让全校师生把“尚善”理念印在头脑里,落实在行动上。学校以“绿色校园、尚善乐园、温馨学园”为着眼点,精心布置校园静态环境,做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
3.管理文化感化人
1、制度管理
在制定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实施“六化”管理:行政管理精化、教学管理常态化、队伍管理人性化、学生管理精细化、后勤管理优化、文化建设系统化。实行“学校班子巡查制”“随堂听课制”,改变坐班式管理为走动式管理、变被管理者为管理者,变教育者为教育者;变“换位思考”为“改位实践”;变“以校长为核心”为“以学生为核心”等管理模式,努力抓好学校内部管理。
2、文化引领
在制度管理的基础上彰显人文关怀,行政后勤人员当好“四员”“五度”“六心”教师,“四员”即要求校级班子、中层干部做教师的管理员引领员、协调员、服务员;激励人人争当“五度”“六心”教师,“五度”即要求教师有气度、有深度、有温度、有风度、有高度,“六心”即要求教师有责任心、有爱心、有细心、有宽容心、有自信心、有耐心。
4.德育课程培植人
学校德育处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对标小学生核心素养,为不同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课程,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建立起“五维三自”德育课程体系。
“五维三自”课程以“尚善教育”为课程理念,以“完善自己 善行天下”为学生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自知、自律、自主”的三级层次的认知性课程和活动性课程。课程內容从一个中心,三个层面,五个维度,八大素养,二十四种品质,百种特色项目,培养千名优秀学生进行建构。具体内容为:
5.活动文化塑造人
开展“尚善八月”德育实践活动。
我校将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有机结合,通过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活动、校园节(会)活动、团(队)活动等扎实开展“尚善八月”德育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全面发展。以争“八善”(善品、善礼、善学、善行、善美、善体、善创、善孝)为抓手,确立“一月一主题”以时间为序,以主题为引,以活动为基,对学生尚善品质进行培养,并做到有计划总结,有过程资料,有成果展示。
6.心健教育感化人
小学生身心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我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尚善教育理念里,贯彻在尚善教育的全过程,积极构建符合我校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7.“三位一体”成就人
逸夫小学深化家庭教育改革,以学校教育带动家庭教育,对孩子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的初衷。
一、政善治,“三位一体”正其心诚其意
家長学校的活力来自严谨的管理机制,我们通过完善“三落实”(制度落实、时间落实、师资落实),有效保障家长学校工作开展。近年来围绕石宣教授编写的《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系列书籍的读书活动。近五年来有三万多人次参加学习,举办家教大型专题讲座30余场次,读书沙龙80多期。
二、事善能,陶冶情操润物细无声
通过每周“一法”、每月“一篇”、 每期“一课”的专题教研活动,教师学习家庭教育理论,提高业务水平。
三、动善时,合力育人随风潜入夜
家长从事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特长、职业优势,合理加以运用,就能使其成为我们最佳的教育教学资源。我校还有一项举措得到家长们的支持,社会认可,市交警大队极力推广的“五位一体”护学模式,由护学队员+学校保安+教师+小交警+家长组成。现已全面辐射开,每个班级轮流值岗,筑牢校园周边安全防线,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四、支持保障
1.行政主导、专业指导——双向互动
2.科研引领、人才培养——多元保障
3.保障支撑、技术支持——同步推进
4.多方联动、合力育人——互促善行
五、德育评价
1.评价原则
(1)方向性+针对性。评价要与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要求相一致,与尚善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体系相衔接,与学生道德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相适应。
(2)定量评价+定性评价。突出评价内容全面化和评价指标分层化。
(3)科学性+人文性。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立足德育工作实际。
(4)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注重评价过程的调控与改进功能,突出检查德育工作目标达成水平。
2.评价对象
评价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
3.评价内容
(1)教师德育建设工作评价。制定了《尚善之师评价标准》。对教师有效德育工作实行等级评价。评价的四项一级指标,各项指标总分为200分,评价结果分为4个等级:优秀等级,180—200分;良好等级,150—180分;合格等级,60—150分;不合格等级,60分以下。坚持一票否决原则。凡学年内查实有严重违反师德师风事件及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区、校,在当年德育工作评价考核中一票否决。
(2)学生德育发展状况评价。
我校建立了“三心 四讲 八能”为核心的尚善德育评价体系,把“三心四讲八能”贯穿到学生养成教育的每一个领域。制定《每日:一星》《每月:一善》《学年 “尚善好少年”》三级评价,对孩子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考核,巩固尚善品质教育的成果。
通过“1+4x”德育工作体系的落实与践行,实现我校“以善立身、以善做事、以善治学”,“教师成师,德能兼备;学生成才,德才兼备”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