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逛那青山隐隐的黄家湾
2021-01-10廖桂琼
球馆切磋球艺时,常闻老球友黄治新对故乡———在松宜线红色旅游公路边,地处我县西北部且位于大别山南麓大雾山脚下平湖乡的黄家湾,津津乐道,那老屋、那传说、那古寨、那庙宇、那群峰、那溪流等都心心念念,神侃起来,眉飞色舞,乐得小眼睛眯成一条缝。
这青山隐隐水悠悠的黄家湾确实极具诱惑性,哪怕不属于传说中罗田的三间半屋基———北风李家楼、河浦廖家楼、古河的二里半街和九资河新屋塆半间,也有它独特的地域文化及地理风貌。
据族谱记载,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诗人黄庭坚的第十五世孙———德只公是迁罗始祖。元末明初,从江西修水双井村迁徙到罗田平湖,繁衍生息,子孙遍及东西三个湾落。因居民皆姓黄,又为黄庭坚的后裔,故此,称黄家湾。该村文化底蕴深厚,民风纯朴。一直崇文重教,人杰地灵,有“秀才湾”之誉,仅清朝就出了八位秀才。
一群驰骋乒坛的球友亦情思摇曳,遨游江海,潇洒送日月。心动不如行动。暮春之际,黄治新、陈建武、汪向东、周其源、叶三武、徐有福、陈霞、晏伟平、邱林、廖桂琼等在老球友林和圆队长带领下,驾着“宝马”,一溜烟地奔赴目的地———桃源仙境般的黄家湾。
进村,跃入眼帘的是一幅清新淡远的山水田园画卷。绵延起伏的群峰如霸气的苍龙环绕着村庄,蛰伏天际,仿若一道天然的屏障。山下小村子富庶而兴旺,一幢幢气派的新楼拔地而起,老乡们的荷包真的鼓起来啦,不再寒碜,只见一张张幸福的笑脸。
村里随意地走走看看,这屋檐,那墙角,不经意间冒出一只只、一群群肥硕的老母鸡,偶尔也从农家飘出它们可能刚下蛋后似乎炫耀的“咯咯哒,咯咯哒……”从旮旯胡同里踱步的大白鹅见人就伸长脖子,也迫不及待地且卖力地秀一秀它们的“美声”唱法“嘎,嘎,嘎……”久违的“乡音”,如春日暖阳般熨帖。三三两两稚气未脱的小不点们蹦蹦哒哒地满村里嬉戏,一点野气,二分灵气,煞是可爱,忍不住摸摸他们的小脸蛋,真想抱抱呢。也遇到精神矍铄而身板硬朗的老农,正田间地头辛劳耕耘,犁田,平整,撒种……经典的田園画风,似乎穿越时空,一下子回到了过去,浮现出七八十年代故乡热气腾腾的生产场景,心潮澎湃。
东道主老黄深情,热诚,为家乡的专业导游。趁间隙,把黄家湾八大景观———“龙宫探幽”“黑犬护路”“狮象相逢”“龟蛇对峙”“罗汉护佛”“和尚打坐”“天鹰展翅”“秀才坐椅”等的传奇故事娓娓道来。其实,这些景观形象地阐述了黄家湾的地域文化及地理特征,直观,逼真。据说这块风水宝地,若没被破坏,要出大人物……遗憾,后知后觉,连肠子都悔青了。
本次采风活动,重头戏是参观黄家湾的中湾和东湾,这些明末清初的砖瓦建筑局促地夹杂在村里簇新的楼群中,瞧着,特别扎眼,类似时髦女郎配个老土的帆布袋。
这中湾始建于明朝(私下怀疑时间有误,这种风格的老房子,在过去农村极为普遍,感觉是近代的),为一进五重的土砖瓦屋。至今部分建筑尚存,大多的已经坍塌,裸露出残垣断壁。烟熏火燎的黑乎乎的土墙孤零零地突兀地矗立着,倒塌老屋翘起的檩条、桷子如戈戟般犬牙交错地直指苍穹,地上一堆堆的土砖风化成可种菜的泥土……
一村民的老屋檐下,一个古董般的脸盆架子被遗弃着……深深感慨,不能忽略乡土文化,“记录”历史的木器、石器、陶器及古建筑等更不能弃之如敝履,任其自生自灭。期待着有识之士呼吁,把这些见证历史的老屋来修缮、古董来珍藏,传承地域文化,大家精诚合作,打造一张“站于文化上,居于诗性中”的黄家湾名片,功德无量。
值得庆幸,东湾的新屋祠堂保存较完好,系清朝所建的青砖瓦屋。初入目的祠堂无比沧桑,斑驳的墙壁、醒目的裂缝、残缺的窗棂、古朴的石门等一一书写着历史的悠久。
进入祠堂内,左边墙壁上由县书法达人马则中先生用行书誊写黄治新的《古祠音韵》,算作祠堂简介吧。正面墙壁的鼓皮门上方,至今悬挂着清朝年间罗田白知县赠送的一块灰暗的鎏金“思皇多祜”的寿匾,两木柱上还贴着由今人书写的对联“祠宇重新惟期光前裕后,规模由旧肃此春祀秋尝”。
至于这匾额的来源,据民间传说,清咸丰十一年,太平军英王陈玉成进攻松子关,有部分士兵驻军黄家湾,因不注重传统文化,每到一处纵火焚烧祠堂庙宇,黄家湾也难逃脱噩运,在儒商黄四先生及潜伏平湖一带伪装成乞丐(黄家湾村民善待他三年多)的天平军“间谍”苦苦哀求才幸免于难。后德高望重的黄四先生七十寿辰,村民为答谢他的恩德请求隆重地摆摆寿宴。当菜出五味酒过三巡的热烈氛围时,白县令派手下敲锣打鼓地送来了这金匾。缘何赠送金匾给黄老先生?一是表明对以黄老先生这样的儒商尊重吧,二是借此巡视乡里以示重农桑,三是庆祝黄家湾未被长毛所焚烧。
祠堂内还保存着袖珍的木质戏楼,约容纳二三人演出,那黑不溜秋的栏杆及楼板,一瞧就知这是地道的古董。戏楼侧前方,有一个长方形的天井如“天窗”般地悬在屋顶,阳光、雨滴、白云、飞鸟等间或组成各类风格迥异的画幅从天井处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