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6-24月龄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营养包服用前后对比分析
2021-01-10董其超
董其超
摘要:目的:通过营养改善项目营养包服用前后对6-24月龄儿童的营养状况及血红蛋白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及时了解6-24月龄儿童的健康状况。方法:以弥渡县弥城镇6-24月龄4168例儿童为研究对象,(2017年511例、2018年964例,2019年779例 、2020年928例、2021年986例)对他们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4月齡儿童营养包服用前后的营养状况及血红蛋白有显著改善。结论:营养包对降低贫困地区6-24月龄儿童低体重、生长发育迟缓及降低贫血患病率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贫困地区;营养包;营养改善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6-01
贫困地区的婴幼儿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营养不良,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甚至会影响他们的智力和运动功能,为改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降低婴幼儿的营养不良和贫血患病率,提高儿童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程度,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全国妇联在贫困地区实施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免费为贫困地区6-24月龄婴幼儿发放营养包。我县于2013年11月份至今开展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工作,给辖区内6个月至24月龄的常住儿童发放、服用营养包。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本文中的研究当中主要选取了2017年至2021年的4168例服用营养包的6月-24月龄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服用前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使他们对营养包服用的目的和意义有一定了解,知晓营养包由非转基因的I类速溶豆粉作为基质,含有孩子成长必需的优质蛋白、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维生素B12、钙、铁、锌等多种营养物质,对孩子的大脑和体格生长发育都非常重要,自愿孩子参与营养包服用并按照相关的规定签署《家长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对于每一位服用营养包的儿童,按要求于6月龄时纳入管理,进行病史询问、身高、体重测量、血红蛋白检测和体格检查。家长每月领取营养包,每天1包给孩子服用,直到满24月龄结案。结案时仍然进行病史询问、身高、体重测量、血红蛋白检测等检查,每月村医上报相关的报表,由乡级统计数据并进行分析。
2 结果 参与本次调查研究的弥城镇2017-2021年6-24月龄儿童营养包服用结案 4168 人中,男童2125人 女童2043人,对结案儿童进行逐一的对比分析, 贫血状况改善情况:在4168人中,营养包发放前血红蛋白值低于110g/L的有294人,低于90g/L的38人,低于60g/L的1人,贫血患病率7.99%;营养包发放结案后血红蛋白值低于110g/L的有43人,低于90g/L的2人,低于60g/L的0人,贫血率约为1.08%。共降低了6.91个百分点。
营养不良改善情况:按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7岁以下营养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用体重/年龄、身高/年龄进行分析,在4168人中,服用前低体重的27人,患病率0.65%,服用前生长迟缓的26人,患病率0.62%;服用营养包后低体重的0人,患病率0%;服用后生长迟缓的2人,患病率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在不断的加强,家长对儿童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儿童保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既要保证儿童正常的体格发育,又要促进儿童心理和智力的发育。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才能更好的适应家长、儿童的健康需求。
从对比分析的结果不难看出,实施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服用营养包后,我镇的营养包发放对象清晰,家长对营养包及儿童健康等相关知识逐步了解,并积极配合乡村医生工作。整个发放流程及数据采集逐步规范,营养改善项目工作的实施对6月龄至24月龄儿童的贫血及营养不良有显著改善,对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降低婴幼儿营养不良患病率和贫血患病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锡强 易著文主编 《儿科学》第6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张庆菊, 付国华.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综述, 2016, 22 (5) :995-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