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临床甲减的研究进展

2021-01-10农宣桦农冠良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6期
关键词:发病机制流行病学

农宣桦 农冠良

摘要:亚临床甲减属于临床发病风险较高的疾病,通常无典型的临床症状,但对人体存在潜在的危害。亚临床甲减可进展为临床甲减,可影响血脂、血糖代谢,且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所以正确评估及诊治至关重要。

关键词:亚临床甲减;促甲状腺激素;发病机制;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R32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6-01

亚临床甲减又称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是一种发病风险较高的内分泌疾病,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不足或甲状腺激素拮抗而造成内分泌紊乱综合征[1]。由于甲状腺功能检测技术的提高,该疾病检出率也显著提升,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该疾病的发生与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及代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的关系密切[2]。近年来,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人类的潜在危害已被诸多临床研究证实,尤其对于心血管系统及脂肪代谢的危害性较大,需进行深入的研究及探讨。本文就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定义、发病机制及流行病学研究

1.1 定义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由诸多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不足所造成的综合征,通常无典型的临床症状,一般通过实验室检查发现,患者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但血清中游离甲状腺素(FT4)及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浓度均正常[3],以上状态说明患者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机体通过增加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以保持甲状腺功能的正常,因此患者在该种状态下无典型的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及体征,这种状态称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1.2 发病机制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病原因包括诸多且相对复杂,主要病因包括:(1)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受损,例如免疫性甲状腺炎;(2)甲状腺受到破坏,例如手术或放射碘疗法均会造成甲状腺损伤;(3)机体内碘过量可引起或加重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的症状;(4)抗甲状腺的药物治疗可引起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4]。

1.3 流行病学

相关研究发现[5],女性患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风险明显高于男性,其中女性发病风险为5%左右,而男性为3%左右,且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60岁以上的女性患病率已高达20%,65岁以上的患病率,男性与女性接近。

2 对机体的影响

2.1 对血脂的影响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会使血液中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而三酰甘油与高密度脂蛋白无明显改变。接受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的该疾病患者,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顯下降,总胆固醇水平平均下降0.18mmol/L,低密度脂蛋白减少0.25mmol/L,且治疗前总胆固醇水平越高,则下降幅度越大。

2.2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对患者心脏的收缩及舒张功能造成影响,这与肌浆网的Ga+-ATP酶活性降低有关,该酶舒张过程中控制肌浆网的Ga+的浓度,因此患者在运动时心脏的收缩及舒张均可出现异常。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较高的亚临床甲减的患者冠心病死亡风险增加,尤其是TSH>10mlU/L的患者比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人群发生心衰的风险性增加,对于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TSH>10mlU是其患有心衰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2.3 对神经及肌肉的影响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状态下可有骨骼肌轻度受损。董黎淑[6]等发现该疾病患者肌酸激酶有所升高,其浓度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呈正相关,且该疾病患者运动后血乳酸水平与正常人群相比较高,考虑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状态下存在肌肉能量代谢障碍的情况,尽早采用L-T4治疗,可及时纠正这种代谢障碍。

2.4 对血糖代谢的影响

相关研究显示[7],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人群,说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会造成患者的血糖水平有所下降,且随着病情加重而加重,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进一步下降趋势。甲状腺激素是一种重要的胰岛素对抗激素,对胰岛功能有双重作用,既可以加快胰岛素降解,同时又可以改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2.5 其他

该疾病患者患上抑郁症的风险较高,认知及情感障碍的发生风险也较高,接受L-T4治疗后,患者认知及记忆能力能得到明显改善。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产妇分娩出的新生儿与健康产妇分娩出的新生儿相比,智力评分较低。相关研究指出[8],患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产妇生产出的新生儿可能会发生神经、心理发育迟缓及异常等不良情况。此外,妊娠妇女的亚临床甲减可导致其出现流产、早产、难产及先天性畸形并增加围生期死亡率。

3 诊断

符合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而FT4正常,则可诊断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由于FT3下降比FT4晚,可不考虑在内。但需排除非甲状腺功能减退疾病造成的促甲状腺素水平升高的情况,如L-T4替代剂量不足、严重疾病恢复期患者促甲状腺素暂时升高、注射促甲状腺素者、慢性肾脏疾病等。

4 治疗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否需要采取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仍存在较大的争议,需进行深一步的研究及实践。由于该疾病易进展为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且会对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而甲状腺激素可使患者的脂质代谢、神经精神症状及心脏功能均得到明显的改善。相关研究证实[9],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高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通过接受甲状腺激素治疗后可得到显著的改善。对于伴有严重心脏疾病的患者,采取激素替代治疗时应十分谨慎。采用甲状腺激素治疗的目的是使机体内甲状腺素储存池得到有效恢复。用药原则为使用最小的剂量达到理想的疗效。通常推荐剂量为左旋甲状腺素1-1.5ug/kg,起始剂量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情况及有无并发症而决定。为慎重起见,大多以小剂量开始用药,对于伴有冠心病及精神疾病的患者更应如此,并谨慎使用洋地黄。采用甲状腺激素治疗该疾病的疗效判断主要根据测定患者血清中促甲状腺水平,通常在治疗后1-2个月复查患者血清中促甲状腺素及FT4,主张在治疗后3个月之内将患者血清中促甲状腺素浓度维持在正常水平。相关研究表明,采取左旋甲状腺素治疗该疾病不仅能使患者血液中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同时能使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改善,其疗效与血清FT4增加相关。虽然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具有诸多的优点,但过量的使用激素治疗易引起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此时,患者会出现骨密度异常及心功能改变,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及绝经后女性更为明显。建议所有备孕女性或确诊妊娠女性常规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对确诊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妊娠期女性,尽早采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相关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替代治疗的适应症,并禁止过量使用激素治疗,若患者未接受该药物治疗,医护人员则需加强随访,定期复查患者血清促甲状腺素水平,这样可减少神经、心理发育迟缓及异常幼儿等不良情况的发生,能显著降低早产、难产、流产及胎盘早剥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5 小结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是一种发病风险较高的疾病,通常没有或仅有轻微症状,其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结果,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其他系统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及脂代谢系统等存在统计学关联,但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于这些系统疾病的发生的影响及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否有益于这些系统疾病的预防及治疗证据尚不充分。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育龄期妇女左旋甲状腺素获益。

参考文献:

[1]孙琴. 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脂及甲状腺特异性抗体水平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3):1813-1815.

[2]伍悦蕾,刘述益,曹颖,等. 老年高血压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6):1127-1131.

[3]杨云潇,贾一凡,黄梦玲,等. 1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 心肺血管病杂志,2020,39(6):672-675.

[4]谭丽,张晴.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小儿亚临床甲减的临床分析[J].贵州医药,2021,45(6):877-878.

[5]毛岳英,侯克刚.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22):4336-4339.

[6]董黎淑.不同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疗效及妊娠结局[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9,27(6):721-724.

[7]陈宇,张竞帆,刘聪,等.青少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糖代谢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39(1):8-13.

[8]朱海清,王凯亮,韩旸,等.左甲状腺素治疗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子代短期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J].中国医药,2020,15(6):940-944.

[9]王萍,张敏.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对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6):1240-1242.

猜你喜欢

发病机制流行病学
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分析
2021-2022年广西某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东兴市活禽市场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
斯诺医生——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创立者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难治性癫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肝性心肌病研究进展
痛风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