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浊汤联合复方曲肽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1-01-10丁静
丁静
【摘要】目的:分析脑梗塞患者采用复方曲肽注射液联合活血化浊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抽选脑梗塞疾病患者68例作为观察目标,依据入院时间分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复方曲肽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用活血化浊汤,评估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对比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表现情况,评估各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性。结果:临床总疗效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候表现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则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目眩评分(2.33±0.15)、口舌歪斜评分(2.42±0.33)、半身不遂评分(2.55±0.16)、口苦咽干評分(2.38±0.1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14.23±2.55)低于对照组,OOL评分(91.13±2.9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浊汤联合复方曲肽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患者,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明显改善患者症候表现。
【关键词】活血化浊汤;复方曲肽;脑梗塞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9-0019-02
近几年据统计发现,人们患脑梗塞的概率逐年升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身心健康均造成损害。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突然半身不遂、言语功能障碍、昏倒等,且易合并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等情况,危急患者生命安全[1]。而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西药方式治疗,效果一般,且容易引起不良反应。我国中医中并未对“脑梗塞”有明确概念,将其划归人“中风”、“偏瘫”范围,通过活血化浊可起到清除痰瘀、活血的功效。本文以我院收治68例脑梗塞病患为例,简单分析活血化浊汤联合复方曲肽的临床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9.2~2020.3收治的脑梗塞疾病患者68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以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包括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50岁-89岁,平均年龄(73.2±1.4)岁。观察组33例患者,包括18例男性,巧例女性,年龄范围51岁-90岁,平均年龄(73.3±1.5)岁。纳入标准:(1)均确诊为脑梗塞,符合《中国脑梗塞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关于疾病的标准;(2)本次研究获得患者家属同意和配合。排除标准:(1)脏器疾病患者如合并肝肾等;(2)患者对治疗药物过敏的;(3)患者抵触配合研究的。对比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采用复方曲肽注射液(生产厂商:吉林步长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6579)治疗,用法用量详细如下:4mL该药物与250mL生理盐水混合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组采取复方曲肽联合活血化浊汤治疗,前者用量用法与对照组一致,活血化浊汤组方成分包括:半夏、天麻各20g,桃仁、白术、茯苓、橘红各15g,红花、莪术、川芎、三菱各12g,蔓荆子、葛根、胆南星各10g,甘草5g。上述药材以水煎法,早晚分服,每日1剂。两组患者治疗期均为1个月。
1.3 观察指标 以优、良、差三个等级评估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患者症状消除,神经功能、语言功能、运动功能恢复至病发前90%;良:患者病症表现明显改善,神经功能、语言功能、运动功能恢复至病发前50%-80%;差:患者病症表现无较大改善,神经功能、语言功能、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比较差,未达理想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优+良)占比率。在治疗前后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症候表现,主要包括:目眩、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口苦咽干。分值以10分计,症候表现越严重的,分数越高,反之越低。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时,利用NIHSS量表[3],总分为42分,神经缺损越严重,分数越高,反之越低。利用QOL量表[4]对生活质量进行评测,总计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1.0进行统计学处理,以%形式表现计数资料,以x2验证,以(x±s)表现计量资料,通过t验证,结果差异性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见表1。
2.2 治疗前后症候表现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候表现(P>0.05),无统计学差异性。治疗后,对照组相应症候表现评分均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2。
2.3 治疗后患者神经缺损、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3。
3 讨论
脑梗塞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中发病率相对较高者,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后会产生多种并发症,以偏瘫、失语症等为主要代表,通常情况下预后效果相对较差,且治愈护仍会留有部分后遗症。临床研究表明,脑梗塞是由脑组织缺血所引发的疾病,在局部脑组织循环系统障碍后就会引发部分组织坏死,继而造成神经功能损伤。目前西医认为引发脑梗塞的主要原因包括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梗死等,患者发病后会产生休克、血压快速下降、脑组织脱水、动脉炎症等多种症状,严重威胁其生命健康[5]。复方曲肽为治疗脑梗塞的常用药物,其主要成分为曲克芦丁和猪脑提取物,再经过灭菌工序后制成的复方制剂,临床将其应用在脑血管病变、老年痴呆、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创伤后神经功能后遗症、脑血栓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复方曲肽内主要的治疗因子为曲克芦丁,该物质不仅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脑血栓形成概率,而且还可以有效提升脑组织代谢速度,可提高脑梗塞患者损伤脑组织的恢复速度,最大程度保证神经功能。曲克芦丁能够直接与血小板细胞外膜中的载体蛋白发生竞争性结合,从而抑制腺苷类物质与其结合,降低血小板的聚集能力,保证了血小板细胞内环磷酸腺苷的含量。同时曲克芦丁还能抑制羟色胺、缓激肽等物质的作用,使脑血管损伤程度降到最低,降低毛细血管本身的通透性,有效预防水分渗入引起的组织水肿。曲克芦丁还可提升血液中血红细胞氧气携带量,确保各类酶物质在充足氧环境下发挥作用,改善局部微环境循环功能,进一步减少脑梗塞病灶面积[6]。
我国中医中并没有脑梗塞的病名,而是将其归类于“中风”、“偏瘫”等范畴内,认为虽然心脑是病灶部位,但其病根则在于肝、肾二经。该类患者通常表现为痰瘀内浊、血瘀阻络、气虚闭窍等,由于其自身情志激荡、饮食不节、运动不慎等引起的气血横冲人脑,加之经脉阻塞、神窍幽闭等引起病症[7]。中医在治疗时通常以化痰补气、疏肝益肾、行经通络等为主,可选择活血化浊汤服用。该方剂中抱哈的蔓荆子、白芷可起到疏风除热、醒神清目的作用。莪术、三菱则可以止痛、化瘀、行气,发挥疏通血脉的效果,有效降低血瘀指征。葛根可以生津退热,对患者经脉内瘀阻的热毒起到较好的疏导作用。橘红则可化痰散结,与三菱配合可提高药性[8]。川芎不仅可行气活血,还具有疏风消痛的效果。半夏与橘红、三菱合用进一步提高化痰的功效。天麻则可在祛风的同时抚平肝阳,有效调理患者肝经脉络。将活血化瘀汤与复方曲肽联合使用,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也可降低单纯应用西药时产生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脑神经功能的重建。
参考文献
[1]付菲菲.活血化浊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研究[J].临床研究,2020,28(5):124-125.
[2]吴昊.活血化浊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9,9(26):69-70.
[3]谢佳佳.活血化浊汤、依达拉奉联合治疗脑梗塞的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9,38(3):55-56.
[4]邵桂娟.西药依达拉奉与中药活血化浊汤联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5):276-276.
[5]黄孟辛.活血化浊汤、依达拉奉联合使用对脑梗塞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7):90-91.
[6]朴虎.活血化浊汤、依达拉奉联用对脑梗塞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2):272-273.
[7]王东.活血化浊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08):1263-1264.
[8]王春琴.活血化浊汤、依达拉奉联合使用对脑梗塞的治疗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7,4(10):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