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种植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研究
2021-01-10谢崇兵
谢崇兵
摘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环保工程一直是政府与社会关注的焦点,不仅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在有关政策文件的颁布与施行方面也做出了巨大努力。现阶段,随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我们必须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探讨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围绕着林业种植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进行介绍,并提出相对应的林业种植措施,以期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能够起到有效的促进效果。
关键词:林业种植;生态环境建筑;作业研究;探讨与论述
在全球性问题当中,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已经迫在眉睫,尤其是我国非常严重,原因在于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以及工业产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治理工作。我国的林业资源受损极为严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植树造林工程也在进一步扩张规模,植树造林技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在建设生态环境期间,要对林业种植予以更多关注,才能将森林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必须高度重视林业种植工作的开展,采取林业种植的方式增加树木的储备量,以达到改善环境质量的效果。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日常工作的实际效率,了解林业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们不断的努力,一定可以构建更加完善高效的林业防治模式体系,加快发展力度。
1 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活环境实际情况的直接体现,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时,必定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非常严重,且正处于转型期—农业生产造成的如沙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好转,但是由工业化、城镇化造成的问题,如水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的流域生态问题、矿产资源开发导致的生态环境风险,以及生物栖息地减少、海岸带丧失等问题却愈发严重。近段时间以来,我国一直在加大对工业产业的发展力度,虽然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成果,但工业生产所产生的“三废”却严重影响到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性。总的来说,生态环境始终在不断恶化,尽管我们改善了一些局部环境,但以国内目前的环境治理能力来看,根本无法遏制生态环境的破坏速度。
2 林业种植对生态环境建设起到的作用
林业建设工作可以使我国环境污染的形势得到有效缓解,所以在现阶段的背景下,林业部门要设法使林业建设区域进一步扩张。林业对于生态环境与生态平衡的保护有着极为关键的现实意义,采取林业种植的方式,可以大幅改善现阶段的生态环境状况,在生态环境中,林业本就属于少数可再生资源的范畴,通过林业种植,不断增加森林资源的储备量,使生态环境压力进一步下降。近段时间以来,国家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开展,恢复了大面积严重受損的生态环境。林业种植可以加快生态环境的恢复速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1 大气环境
森林是一个超大规模的生态群落,其中包含各种各样的植物,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发展走向。森林属于生态系统的一类,在整个系统中,物种种类特别丰富,在地球生物圈的生态环境当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当森林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可以把空气里的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从而降低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使温室效应得到进一步缓解。采取林业种植的方式,可以不断增加森林的树木和植物储量,唯有如此,才能改善受损的大气环境。
2.2 水土流失
作为森林资源的一个重要组分,每到秋季,树会散落大量的叶子,形成一层膜将地面保护起来,这样雨水就无法将土壤带走,避免水土流失的发生。与此同时,树立腐烂后被土壤充分吸收,变成腐殖质,成为附近植物生长的养分来源。当然不只是树叶,树木根系同样具备抑制水土流失的功能。因此,采取林业种植的方式,不断扩充树木的储备量,能够使水土流失受到有效抑制,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2.3 土地沙漠化
土壤风蚀会导致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受大风的影响,土壤水分的蒸发速度不断加快,造成土体干硬,从而提高沙尘暴的出现几率。土地沙漠化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我国,世界许多国家也为土地沙漠化而感到头疼。利用树木进行防风固沙是效率最高的一种手段,采取林业重视的方式,设置防护林带,以此来减弱风的流动速度,避免其过度侵蚀土体,最终极大限制土地沙漠化的发展进程。
2.4 生物多样性
生态建设工作的核心就是要保证生物多样性的延续。目前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迅速,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道路越来越多,汽车数量急剧上升,各类实木家具进入市场。不仅是城市周围林业采伐,全国各地生态环境都受到了破坏,自然资源被无限开采,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面临重重困境。很多生物生存都受到了威胁,甚至有些生物已经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的破坏,比如华南虎、金丝猴、华南豹和白鳍豚等动物。人类和大自然的相处成为时代研究的命题。通过林业培育,很大程度上能够保护动植物的生存,提高物种多样性。只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维护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才得以发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才有保障。
2.5 温室效应
我国森林现状在分布上大多数都是深山,森林面积分布特别不均衡,早期的过度砍伐开采,使得我国森林物种单一,森林的种植量偏低,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合理现状,造成物种多样性的缺失。通过分析依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进行森林人工培育,可以有效的提高森林附加值,改善森林环境和质量。这样一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城市空气质量也能得到改善,冰川融化现象也能得到控制,温室效应就得到缓解[1]。
3 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林业种植措施
据UNEP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方面,效果最好的无疑是树木种植。鉴于此,我国在实际建设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林业种植工作的开展,使林木的储备量进一步扩充,提高森林资源的丰富度。以下是林业种植的具体措施:
3.1 环境勘察
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林业种植不是只进行植树造林就结束了,而是要致力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成果,采取生态性栽植的方式,在指定区域内,用科学手段将树木、植物种植下去。因此,在开展林业种植之前,要先做好实地考察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当地环境了解清楚,熟悉气候、地形特征的变化,发挥计算机系统、相关软件的优势,将对应的降水量图、地形图和气温曲线图等逐一绘制出来,以此指导林业种植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林业种植的开展效率,最终其在改善生态环境中起到的作用才能发挥到最大程度。
3.2 优选林业资源
我国拥有超大的国土面积,不同地域在气候类型上存在着显著差异,树木种类不同,其生长所需的气候条件自然也不一样,因此,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开展林业种植的时候,要结合实际的气候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林业资源。尤其要注意一点,北方的树种不能拿到南方地区来种,这样只会导致其成活率降低,使得林业种植与理想目标相差甚远,并且难以发挥出其改善生态环境的真正作用。
3.3 科学栽种
对于林业种植而言,在移植林木的过程中,其成活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植物本身是否足够湿润。所以,为了保证树木能够成活,在移植期间植株不能太过干燥,选择包裹的处理手段,避免水分快速流失,如此到了种植地后,植株依旧能保持较高的湿润度,更容易成活。林业种植人员可以用稻草来包裹樹干部分,并在稻草上喷足水分,取麻绳捆绑起来,外加塑料膜达到密封效果,这样植物在移栽路上水分不会过多流失。除此之外,在林业种植的过程中,要将植物间的协调性考虑在内,不能只种一两样,要结合环境现状,合理搭配树种,并结合其生长习性,选最合适的环境进行栽植,避免种完几天就死掉,这样以来,便可最大限度发挥出林业种植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起到的作用。
3.4 优化林业种植技术
林业种植这项工作听起来简单,实际做起来会觉得特别繁琐,需要利用一些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才能提高种植树木的成活率,确保林业在生态环境中的改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所以,要加强优化现有的林业种植技术。在运输需要移栽的树木的时候,要把它们全方位保护起来,按时喷水保证湿润度,避免阳光长时间照射;在运到种植地以后,开始栽植之前,要先清理掉树坑里面的垃圾、杂物等,如果树坑的直径较大的话,可以将适量的腐熟肥加到里面,再把土壤填在上面;树木栽完后,要在附近设灌水用的土堰,并浇够足量的水分,随后取塑料膜覆盖住树盘部分,确保树木根系能够顺利生长起来;树木成活后,要安排工作人员定期前去修建枝干,做好养护工作[2]。
4 结语
在现阶段的背景下,林业部门要设法使林业建设区域进一步扩张。促进森林培育质量的提升,是我国林业工作的首要目标。在森林的培育、经营期间,要致力于物质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同步实现,积极引入现代技术,加强改善森林结构,注重对森林小气候的调节,不断优化森林的周围环境,将森林培育、保护工作落实到位,采取森林保护和人工种植等手段提高培育效果。长期以来,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当中,森林培育与经营一致都占据着核心地位,只有构建出稳定较强的森林生态系统,促进森林资源质量和数量提升的目标才能早日达成,这对于生态效益、经济效率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要在生态机制的基础上,统筹协调林业企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质量两个方面,做好污染治理工作,避免生态环境平衡受到影响,有效发挥出森林生态功能的作用,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郑旸.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雅安日报,2021-10-21(008).
[2] 吴立春.林业科技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作用与对策探究[J].河北农机,2021(8):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