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玉米生产要点浅析
2021-01-10蔡小顺
蔡小顺
摘要:玉米具有环境适应性较好、产量较高以及市场需求较大等特点,在我国各个地区都有着非常广泛的种植面积,而高原地区玉米种植行业的发展,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原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高原地区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进行了简单论述,希望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高原地区;玉米种植;技术要点
高原地区在气候环境方面與其他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特殊性,虽然部分当地环境条件会对玉米种植带来较大的制约和影响,但也有部分环境条件非常适合玉米的生长需要,比如,丰富的光照条件有利于玉米的光合作用,以及大部分区域所具备的较大昼夜温差特点有助于干物质积累等,如果能够科学选用玉米种植品种并使用先进的种植技术,玉米种植行业在高原地区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1 合理选用玉米品种
高原地区玉米种植品种的选择应先考量其环境适应能力,就高原地区气候环境特征而言,玉米品种应具备较好的耐旱性、抗逆性等特点,除此之外,还需要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对玉米品种进行筛选,比如,根据当地海拔以及环境条件等各方面因素,如果玉米种植区域海拔在2.6km以下,在玉米品种选用方面可以适当选择中、晚熟品种,如西抗18、振兴508、华玉11等,结合地膜覆盖技术可以获得较好的玉米产量和种植效益,但在海拔2.6km以上区域进行玉米种植,则应考量早熟玉米品种并配合使用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如阿单9号、会单4号、仲玉11等。
2 田间土地整理
整地是玉米种植的初始以及重要工作环节之一,对玉米种植产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对于高原地区而言,做好田间土壤整理工作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玉米植株根系较深这一生长习性,并提高田间土壤的肥力,从而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另一方面也是缓解高原地区早春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对玉米播种成活率以及保苗效果的提升有着显著的作用,除此之外,高原地区田间土壤深耕还有助于提高土壤水分含量,这对水资源较为匮乏的高原地区而言有着重要意义。
高原地区田间土地整理工作通常选在春季或秋季开展,其中,春季玉米种植之前开展的土地整理工作,一方面是对田间土壤进行深耕2~3次,将其中的石块、植物根茎等杂物清理干净,以及将较大硬土块敲碎,并将土层在阳光下进行充分暴晒,以便能够最大限度的灭除土壤中的病菌以及虫卵,降低玉米种植中病虫害问题带来的影响和破坏,另一方面还需要做好开墒起垄工作,有利于后续地膜覆盖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可以为玉米生长提供更加适宜的条件。而秋季田间整地作业主要是对土壤进行深耕以及清理农作物根茎等杂物,农户应确保土壤翻耕深度在20cm左右,且应尽量在十月份之前完成土地整理工作。
3 适时播种
高原地区玉米播种时间是否科学,对玉米产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对于其他平原地区而言,每年玉米播种时间应尽早,但由于高原地区普遍存在积温较低等情况,所以每年玉米播种时间通常选在3月末~4月中旬这一区间内,地表以下土壤温度保持在8℃左右之后方可进行播种作业,如果播种时间选定过早,容易导致出现烂种等问题,而播种时间选定较晚则会对玉米产量带来较大影响。
4 合理选择地膜覆盖方式并及时完成盖膜
地膜覆盖种植技术是我国高原地区最为常用的玉米种植技术之一,对玉米种植产量的提升有着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高原地区玉米种植地膜覆盖技术的使用,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主要分为先播种后覆膜以及先覆膜后播种两个模式:(1)先播种后覆膜通常用于春雨较早的时节,农户需要播种一墒、覆盖一墒,尽量减小土壤水分的流失,为种苗发育生长提供更加适宜的土壤温度和湿度;(2)先覆膜后播种通常用于春雨较晚或晚播等情况,需要农户在完成整地、打塘、底肥施加以及浇灌等工作后立刻进行地膜覆盖,播种时在预定位置扎破地膜进行播种,然后使用土壤将种子以及地膜破损处进行覆盖。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时农户应注意的是,地膜的覆盖需要紧贴地面,并使用田土将地膜四边压实,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地膜保水、保温等作用,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避免覆盖的地膜因风力的影响而出现问题。
5 合理密植
高原地区玉米种植产量主要受玉米穗数、穗粒数以及粒重等几个因素的影响,而种植密度不仅与玉米穗数有着直接的关系,对穗粒数以及粒重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科学规划玉米种植密度是关系到玉米产量的要素之一,应当受到当地农户的高度关注与重视。玉米种植密度的确定需要综合考量玉米品种以及田间土壤肥力情况等各方面因素,如果选用的玉米品种属于双穗品种或大穗品种,农户应适当降低玉米的种植密度,选用的玉米品种属于中穗品种或单穗品种,农户则可以适当增加玉米种植密度。除此之外,为了提高田间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农作物种植效益,农户还可以合理使用间作和套作等种植技术,就玉米种植而言可以选用马铃薯或小麦等农作物,一方面与玉米在土壤水分养分以及空间方面的抢夺效应较小,另一方面还可以与玉米产生一定的相互促长作用,对农户种植效益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6 做好巡田管理工作
做好巡田管理工作也是确保玉米正常生长以及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农户在巡田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农作物生长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详实的了解,并查看玉米幼苗是否存在生长不齐或倒伏等情况,以便能够及时采取妥善、有效的应对和处理措施,另一方面还需要对地膜情况进行仔细查验,检查地膜是否存在破损、移位等情况,特别是在大风等恶劣天气之后更应第一时间对地膜实际情况进行检查,避免因地膜出现损坏而对玉米正常生长以及产量带来影响,如果地膜出现漏风以及小区域破损等现象,可以使用土壤对漏风处以及破损处进行压盖,如果地膜出现较大面积破损,则需要对此区域的地膜进行重新铺盖,确保地膜种植技术的作用能够得以充分发挥。
7 做好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工作对玉米种植产量有着重要影响,除了玉米播种前施加的基肥以外,农户还需要做好中后期追肥管理工作,这需要根据玉米植株不同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追肥方案,其管理工作可以划分为苗肥、穗肥以及粒肥等几个阶段。首先,苗肥主要是在玉米植株出苗后直至进入拔节期之前这一阶段,可以施加尿素用以加快玉米植株根系以及杆茎的生长,尿素施加量大约在15kg/667m2左右。其次,穗肥的施加通常是在玉米植株进入抽雄穗之前进行,这一生长阶段玉米植株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量较大,而追肥是否及时以及充足,对穗以及穗粒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影响,农户可以按照30kg/667m2的使用量施加尿素。第三,粒肥施加时间一般选在籽粒形成这一时间段,也是提高籽粒大小的关键阶段,农户可以按照6kg/667m2的使用量施加尿素。
8 加强田间管理
8.1 苗期管理
玉米种植苗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检查田间是否存在缺苗、少苗等现象,如果需要进行补种,可以通过浸种等方法催生新种苗进行抢种,以免影响到土地利用效率以及玉米产量;其二,在玉米幼苗长出3~4片叶片后,农户还需要开展间苗和蹲苗工作,间苗工作主要是拔出病苗以及长势差的弱苗,而蹲苗主要是根据田间土壤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浇灌,避免玉米幼苗出现上部和下部长势不协调问题,除此之外,玉米苗期作为蝼蛄、地老虎等害虫问题高发阶段,还需要农户做好田间虫害巡视和预防工作。
8.2 穗期管理
玉米种植穗期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其一,需要农户开展田间中耕以及玉米植株培土工作,田间中耕一方面可以为玉米植株生长提供更加适宜的环境条件,并促进玉米植株根系的生长,另一方面则是检查玉米植株主茎基部是否生长出分蘖,如果出现则应及时去除,避免因分蘖对养分的争夺而影响到主茎的生长;其二,做好穗期病虫害防治工作,这一阶段的病虫害主要包括玉米螟、粘虫、大小斑病等,对于玉米螟等害虫可以采取向心叶灌入药剂或药液等方法进行防治,而大小斑病等病害则可以提前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预防和治理。
8.3 花粒期管理
花粒期代表玉米植株进入了生殖生长阶段,这一时期的田间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工作:其一,做好田间中耕工作,对田间土壤板结现象进行缓解和改善,不仅可以达到提升土壤透气性以及土壤增温等效果,还可以提高土壤中的微生物活跃性及其对养分的分解效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玉米的成熟速度;其二,查找并清除玉米植株上的无效果穗,这些果穗不仅很难生长出籽粒,还会抢夺主穗的养分,从而对玉米产量带来较大影响;第三,进一步加强对玉米螟等虫害的巡视和防治工作,避免因虫害问题而影响到玉米产量;第四,应合理规划玉米收获时间,当玉米植株叶片开始干枯泛黄且玉米籽粒开始变硬,代表农户可以准备进行玉米收取工作。
9 结语
随着我国有关部门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的不断提升,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步伐,我国高原地区玉米种植业无论是在技术水平提升方面还是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比如,部分地区玉米产业发展存在低效粗放等情况,同时,部分地区农户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以及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等问题也有待解决,这些问题都会对当地玉米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影响和阻碍。
参考文献
[1] 谢永春,侯亚红,马瑞萍,等.高海拔(西藏)半干旱地区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探析[J].玉米科学,2019,136(6):116-122.
[2] 雷粉竹.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J].农家致富顾问,2019(22):246.
[3] 谭芸.高原地区玉米抗旱减灾栽培技术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9,603(10):9.
[4] 張兴富.会泽县高海拔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19,305(1):31-32.
[5] 纳新琼.高寒山区地膜玉米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与技术,2019,39(1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