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水稻主推品种试验报告
2021-01-10刘巧珍陈芹孙克增
刘巧珍 陈芹 孙克增
摘要:本文以华粳5号、华粳9号、徐稻3号、南粳5718、连粳15号等5个水稻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重点考察上述5个水稻品种在东海县适宜性、丰产性、抗逆性、生育期等综合性状,为东海县推广机插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华粳5号等5个水稻品种在东海县天气呈连续阴雨,低温寡照的情况下依然获得600kg/667m2的产量,说明5个水稻品种具备高产、稳产、抗逆的特征特性,可以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水稻品种;理论依据;东海县;推广
水稻是东海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6.5万hm2左右,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50%以上。为了优化东海县水稻品种布局,推进东海稻米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东海县农业农村局根据本县水稻品种试验示范情况及广泛征求农户、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意见,并在东海县糧食品质提升工作会议上进行专题推荐,综合考虑适宜性、丰产性、抗逆性、米质、生育期等因素,筛选了7个表现较好的水稻品种,邀请省、市水稻专家进一步评价推荐。确定东海县2021年水稻主推品种,并予以推介发布。本试验旨在5个水稻品种在东海县适宜性、丰产性、抗逆性、生育期等综合性状,为东海县推广机插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基本情况
选取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5个,分别为华粳5号、华粳9号、南粳5718、徐稻9号、连粳15号。
试验地点为东海县稻麦科技展示基地,地势较为平坦,土质为沙姜黑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1%~3.2%,全氮为1.06%~2.35%,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为:80~126、22~45和98~123mg/kg。
1.2 移栽方式及计划秧龄
育秧方式:毯状秧盘育秧。移栽方式:机插。计划移栽秧龄:20d左右,壮秧标准:3~3.5叶,苗高12~15cm。
1.3 试验过程
5月24日播种,6月15日移栽,行株距30cm×12.5cm,基本苗6.8万/667m2左右。肥料运筹:基肥施40%(20~10~10)水稻专用配方肥40kg/667m2、尿素540kg/667m2,分蘖肥尿素1540kg/667m2(分两次用),穗肥中促花肥尿素1040kg/667m2及40%配方肥1040kg/667m2、保花肥尿素540kg/667m2。水浆管理:薄水栽秧,前期浅露结合促活棵;活棵后,晾田3~5d;够苗后适时适度搁田,后期保持干干湿湿。根据植保站预测预报及时防治病虫害,重点加强纹枯病、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防治。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水稻品种茎蘖动态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播种期与移栽期相同情况下,始穗期从8月21~28日,连粳15号最早,南粳5718最迟;齐穗期从8月25~31日,成熟期从10月19~26日;生育期为148~155d,连粳15号最短,南粳5718最长。
从表2可以看出:在栽插密度相同的情况下,因为品种不同而茎蘖动态不同,拔节期田间每亩苗数为26.4~29.2万,连粳15号最低,徐稻9号最高;高峰期田间每亩苗数为31.6~35.7万,连粳15号最低,徐稻9号最高;抽穗期田间每亩穗数为23.8~25.7万,连粳15号最低,徐稻9号最高;成熟期田间每亩穗数为21.3~22.4万,连粳15号最低,徐稻9号最高。株高为93.3~103.7cm,连粳15号最矮,南粳5718最高。
2.2 不同水稻品种产量构成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各品种产量构成存在差异,成熟期田间穗数为21.3~22.4万,华粳5号最低,徐稻9号最高;每穗粒数为121.7~145.9粒,连粳15号最少,华粳9号最高;结实率为88~95%,徐稻9号最低,连粳15号最高;千粒重25.5~29.1g,华粳9号最低,南粳5718最高;理论产量为673.50~759.38kg/667m2,连粳15号最低,南粳5718最高;实际产量为606.15~683.45kg/667m2,连粳15号最低,南粳5718最高。
2.3 不同品种抗病及抗倒性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不同品种的抗病性及抗倒性存在差异。在纹枯病抗性方面,各品种表现均较轻;各品种矮缩病和条纹叶枯病田间均表现无;各品种穗颈瘟田间表现均为轻;在抗倒性方面,华粳5号、华粳9号表现为中等,南粳5718、徐稻9号、连粳15号均表现为好。
3 小结与讨论
3.1 结语
华粳5号、华粳9号、徐稻3号、南粳5718、连粳15号等5个水稻品种始穗期从8月21~28日,均可以在东海县安全齐穗;株高为93.3~103.7cm,连粳15号最矮,南粳5718最高,说明5个水稻品种株高比较适宜;5个水稻品种在栽插密度相同的情况下,因为品种不同而茎蘖动态有所不同,但差异不大;5个水稻品种各品种产量构成存在差异,成熟期田间穗数为21.3~22.4万,每穗粒数为121.7~145.9粒,结实率为88~95%,千粒重25.5~29.1g;实际产量为606.15~683.45kg/667m2,连粳15号最低,南粳5718最高,均超过600 kg/667m2,说明上述5个品种的产量水平均表现正常。不同品种的抗病性及抗倒性存在差异。在纹枯病抗性方面,各品种表现均较轻;各品种矮缩病和条纹叶枯病田间均表现无;各品种穗颈瘟田间表现均为轻;在抗倒性方面,华粳5号、华粳9号表现为中等,南粳5718、徐稻9号、连粳15号均表现为好。
3.2 讨论
2021年7月10日~9月2日,东海县天气呈连续阴雨,低温寡照的情况下,5个水稻品种均能在东海县安全齐穗,抗病性及抗倒性均表现较轻或无,生育期均在155d以内,并能获得600kg/667m2以上的产量,5个水稻品种可以在东海县大面积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芹,王维屯,陈合计.不同播期对水稻产量影响与对策的探讨[J].现代农业.2020(2):20-21.
[2] 顾兴花,陈芹,李耀立.2017年东海县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总结[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9):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