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体系下的大学美术课堂实践教学研究

2021-01-10张楠楠

科教导刊 2021年16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核心素养

张楠楠

摘要大学是学生将学生身份转变为社会身份的重要渠道。在核心素养体系下,大学美术课堂需要根据时代人才需求的发展转变教育策略,以实践教学作为核心教育内容,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主要通过美术课堂实践教学现状分析、核心素养体系下的大学美术课堂人才培养方案研究、核心素养体系下的大学美术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等三个方面来阐述加快应用型美术类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发展相关问题,对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大学美术课堂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6.038

Research on College Art Classroom Practice Teaching under the Core Literacy System

ZHANG Nannan

(Changchun Sci-Tech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00)

AbstractUniversityis animportant channelforstudents totransformtheiridentity intosocialidentity.Underthecore literacy system, the university art classroom needs to change the education strategy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alent demand of the times, take practice teaching as the core education content,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provide more excellent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for the country.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accelerating the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ability of applied art talent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rt classroom practice teaching, the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scheme of university art classroom talents under the core literacy system, andthe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university art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under the core literacy system. It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Keywordscore literacy; college art classroom; practice teaching

1美术课堂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1.1专业氛围方面

大学美术课堂的实践现状与专业氛围有关。在理科类专业中,学生的培养策略和授课方向难免更偏向理科,学生自身的能力特点和兴趣爱好也大多是与本专业相关的领域,理科类专业的专业氛围现状为美术课堂的发展创造了较大的挑战。在文科类或艺术类专业中,由于文学审美与艺术审美的相通性,专业内的美术学习氛围较好,学生们普遍对美术课堂存在兴趣,接受美术课堂实践教学的意愿较高。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学校开设美术课堂只是为了提升学校的学费收入或丰富的专业结构设置,对美术专业投入的关注和资源较为匮乏,导致美术课堂质量较低,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1.2教学运行方面

大学美术课堂实践教学的实施时间较短,属于近年来才开始推行的教学模式。大学美术实践课堂的环节设计仍不够合理,实践课堂教学大纲与普通课堂教学大纲之间的差异性不大,基本都是在基础的美术课堂上增设部分实习课,没有从理论层面上做适合实践教学的升级和进步。[1]在现行状态下,即使经过了实习,学生也不太明确美术的实践操作流程和方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依然是通过传统的黑板、投影仪等,当然也就没有真正达到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在结课考试中,很少有学生能够完成符合实践教学要求的美术作品,大多数学生没有从美术课堂中获得美术实践能力的提升,没有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现状下的美术课堂实践教学还具有教学结构不合理的特点。现行的美术课堂模式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模式,实践教学所占的课时总量很少,导致实践效果较差。而且,学校中不一定设有足够的实验室,实验室不足时就需要采用校外实习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但由于教学目的设计的模糊,校外实习单位的选择也往往比较困难。在实验室和校外实习都不能满足实践需求的情况下,许多学校会选择在校内开展实践效果较差的校内活动作为替代方案,从而降低了实践教学应有的学习效果,没有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另外,大学生也普遍不够了解美术课堂实践教学的意义、不明确大学美术教育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作用。许多大学生严重缺乏对美术课堂的兴趣,影响了自身的学习效果。[2]

2核心素养体系下的大学美术课堂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类专业培养模式建立与教学改革必须以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要求,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和国家大力发展技术教育的政策为指导,以高校教育改革各项原则为依据,以加强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教育为基础,强化以应用美术类专业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来展开教学,突出双创能力培养;以核心素养素质和专业综合技能培养为主线、以多维化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此来培养应用型人才。

2.1加强实践教学理念建设

在大学美术课堂实践教学中,教育理念建设的重点是明确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学校可以聘请美术领域中的一线专家或知名企业家来进行教学计划设计工作,确保教学计划能够满足国家和市场的要求,保证基础的教学质量,保障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教学理念的建设要为美术课堂的课程设计打下基础,起到指引课程内容设计的作用。[3]教学设计团队需要明确,在核心素养体系下,大学美术课堂的教学重点是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以实践教学为核心教学形式,同时,需要在理念建设过程中就明确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使教学理念的建设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大学美术的课堂教师要积极转变和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实践教学是教学的基本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美术课堂的设计方向。美术课堂实践教学设计需要整合各方面的教学资源,需要体系化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方法、管理制度和教学保障体系。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以国家和学校的教学计划为基础,为国家培养具备核心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实践教学方法需要进行结构化设计,需要根据应用范围设计具备层次性的目标。教学内容的设计要紧密贴合目标设计,合理分配教学模块的占比,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指美术课堂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制度管理和对应评价体系的建设。这一部分是对美术课堂实践教学效果的保障。

2.2加强大学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具备专业性,但在核心素养体系下,将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才能够实现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学校应该建设专业的交流平台,组织各课程的教学团队进行有效沟通,将不同课程的教学思想进行融汇贯通。[4]例如,将大学美术学知识与城市建设的工程制图技术结合、与机械自动化专业的工业工程学结合,将美术课堂培养的实践能力应用于其他学科中,提升美术课堂的实践意义,丰富自身的课程结构。也可以选择开设景观生态美术课、建筑设计美术课、城市建设美术课等实践性课程,将大学美术与其他理工类项目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培养具备美术实践能力的人才。

应用型大学美术类培养综合人才,教学目标是培养以市场为导向的实践操作能力人才,教学目标的研究与当今社会和市场要求对于美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关系非常大。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多元化充实教学内容与相关的课程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对个人的需求、社会企业的需求、教学的需求等学校教育找到突破点,使美术类专业学生具备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需要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3核心素养体系下的大学美术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作为个人与学校、社会的联系纽带,为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学成果的转化以及大学生服务社会、了解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对适应未来市场经济需求、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1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3.1.1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包括基础目标、专业目标和创新目标。基础目标是美术课堂的基本职能,强调对学生美术素质、道德品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是美术课堂实践教学的最低要求。专业目标则要求学生在美术实践中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能在实践生活中灵活运用美术课堂学习的美学知识,解决不同领域的实际问题。创新目标则是最高级的目标,它要求学生能够在了解和运用的基础上具备独特的创新思维,在实践项目中发挥创新能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3.1.2内容体系

内容体系主要包括实习实训、设计展览、科技创新和素质拓展四部分。其中,实习实训则是指各类实地实训内容,例如企业实训、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美术课堂实践教学应当在这些内容中有所体现;设计展览是指展览学生的设计成果,例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结课设计等,并以此为主题开展交流讨论会,提升学习效果;科技创新是指美术课堂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强调艺术素养与科学素质相互促进的作用;素质拓展是指公益类、社团类社会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社会环境下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3.1.3方法體系

方法体系主要包括课程实践、创意实践、项目实践、行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教学等。课程实践是以理论课程为基础的实践方法,它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利用实践的方法将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付诸实践;创意实践则正相反,它不以课本为框架,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意,在实践环境下发挥创新精神,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在项目实践中,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参与到学校组织的项目竞赛中,以项目为实例锻炼美术实践能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行业实践能够为学生提供最符合社会现状的实践环境,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社会的结合程度;社会实践则要求学生参加不同领域的社会实践活动,令学生广泛感知社会的状态,起到最根本的社会价值观的建设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3.2管理制度与评价体系研究

教学保障与评价体系的建设是实践教学能够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保障。高校的美术课堂教学团队需要具备先进的美术教育观念、熟练的美术教学技术、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积极的教学态度,高素质的实践美术教师是核心素养体系的教学质量保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应该广泛聘用在社会工作中有丰富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跨越不同的领域,从不同的视角帮助学生理解大学美术的核心意义。例如,学校可以选聘业界知名的工艺师或设计师,也可以委派校内教师进入相关领域的企业中进行实习,提升校内外师资团队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而且,学校要科学管理美术教学团队,定期开展教师交流研讨会,交流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分享彼此的实践经验,共同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我国高校的发展和建设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所以大学中一般都具备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实训场地,学校要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整合校内外的美术实践教育资源,建设满足美术课堂实践要求的大型实训基地。在校内的实践基地中,要利用场地中的设备优势丰富美术实践课堂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美术基础理论的理解深度和應用能力。在校外的实习基地中,教师需要预先设定实习的课题,根据课题内容选择学生的实习地点,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实习项目的投资,创造产学一体化的现代实训基地,提升实训效果的教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实践和实习过程中,教师团队要做好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定期考察学生的实习效果,确保实践教学活动得到有效落实。

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包括教师评价体系和学生评价体系两部分。教师的评价体系主要考察的是教师的教学质量,其具体体现为教学计划是否具备专业特点、是否有效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是否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教师评价体系的主要评价者是课程巡查组和学生,应结合二者的意见及时修正课堂中的问题,提升实践课堂的教育质量。学生评价体系的考察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评价体系要合理考察学生参与实践课程的每一个环节,在每个环节采用独属于该环节的考评方法。学生评价体系的评价者主要是教师,应该让校外教师和校内教师联合评价,考评实践教学的实际学习质量,做好成绩评定和归档工作,利用科学的方式激励学生,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师生的互动效率,为国家培养复合型人才。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体系下,大学美术课堂的发展需要坚持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的策略,充分掌握现状下的实践教学问题,构建科学的美术课堂实践教学体系,持续推动教学体系的创新发展。在我国高校中,采取新形势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技能型创新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不仅优化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艺术修养与教学质量,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还使得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当前的就业形势相一致。新形势下的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从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和传统教学模式入手,进行应用化、具体化、操作化的实践教学,最终产生出大批的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高校美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开展自主择优选择课程,使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编号:GH20488

参考文献

[1]张高元.基于核心素养反思高校美术学高中教学技能培养环节的问题及其对策[J].福建茶叶,2020(4):212-213.

[2]齐驸.核心素养背景下传统美术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评《高校美术教育理论与发展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2):F0003-F0003.

[3]刘晓文.核心素养时代高中美术鉴赏的"教"与"学"[J].美育学刊, 2020,011(001):13-18.

[4]齐璐.大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探析[J].长江丛刊,2020,000(001):16,33.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