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为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2021-01-10刘建荣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学科思维过程

刘建荣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普及程度已经非常高。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已成为常态。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的学科教学,不仅能借助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内外学习资源,还能让学生的思维意识和认知水平与国际接轨。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的不仅仅是自身的知识能力,更重要的是思维认知和学习视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一、互联网在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一)有效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互联网就像是一个浩瀚的海洋,其中的内容包罗万象。将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拓宽了学生学习的视野,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途径。教师教学形式的拓展和创新,为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保障。因此,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是教师拓展教学形式和学生开阔学习视野的强大辅助。

(二)有利于学生知识认知的全面发展

学习需要增加的不仅是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要从学生思想层面来提高学生認知的全面性。互联网教学技术形式上的多样化,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的资源更加丰富,间接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知识角度和学习方向。丰富的教学资源的引入,让学生在学习教材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感悟到了知识的内涵,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系统全面的认知架构,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有利于学生学科思维的形成

知识基础的牢固,是学生形成学科思维的必经过程。只有在学生对学科的知识的认知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够逐渐构建其架构清晰、内容丰满的学科知识框架,从而促进学生自身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就像是给学生的学习插上了翱翔的翅膀,在互联网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地完善自身知识框架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从更加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学生在互联网技术的辅助下,不仅认识到了知识本身的理论内涵,更将探究意识延伸到知识背后所蕴藏的文化背景,实现了学科思维形成过程中的“内外兼修”。

二、应用互联网的方法

(一)让互联网成为构建欢乐课堂的基础

学习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寒窗苦读”的故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唯成绩论”的教学理念让广大学子苦不堪言,根本体会不到学习本身的乐趣。在新课改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让学习过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教学设计出发点都依循学生成长发育的阶段性特征和学习兴趣,教学形式的创新,也越来越频繁。在知识解读的过程中,呈现形式和导入形式的改变,让学生的注意力被紧紧地抓住,并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学生在不断萌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课堂变成了快乐的海洋。如,在《飞向蓝天的恐龙》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在互联网技术的辅助下,从学生对科幻世界的强烈好奇心出发,将文本内容转换成多媒体影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视觉、听觉的双重刺激下,在与文本内容的对比中,感受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在立体生动的文本内容展示中体会到知识学习的多样化,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忱,让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有趣。

(二)让互联网成为创新教学的根基

近年来国家政策的发布和社会产业的新兴化过程中,我们最常见的一个字眼就是“创新”,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于人才需求的最新标准就是创新性思维。就教育教学领域来说,教师在教学形式上的创新不仅能让学生多角度深入地感受到知识的全面性,更能够在“言传身教”中引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强化。互联网技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作用,就像是一栋新建的大楼的根基,在此基础上发散出的“枝丫”成为学生看世界的窗口。如,在《牛郎织女》这一经典爱情故事的教学中,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文本内容拓展展示时,在表达“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美好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父母在异地或亲人在异地的情况,进行思维拓展,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由此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为课堂教学提供新的视角。

(三)让互联网成为思维发散的“导火索”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知识的增长是必要的经历。随着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推行,学生学习思维和能力的提升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明显缩短了学生学识增长和思维发散的历程。互联网从知识资源的拓展到思维模式的创新,为学生学科思维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埋下了伏笔,点燃了学生思维发散的“烟花”。如在《四季之美》的教学中,一般的教师会从四季的不同角度向学生展示四季不同的美,而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思维发散中,教师可以将全世界各地的“四季之美”和祖国的美进行比较,在春夏秋冬的四季轮转中,引导学生开阔眼界,发散思维,提高审美认知。

三、结语

互联网在生活中已经像我们的双手一样,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不能依赖,把握度的精准,才是互联网在教学中发挥效用的根本。

猜你喜欢

学科思维过程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学科新书导览】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