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小衔接视角下的自然角科学探究

2021-01-10曹盛华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动植物幼小种子

曹盛华

幼儿园的自然角,是为幼儿提供的一个学习自然科学的活动场地。它为幼儿提供了长期观察、动作操作、自我管理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养成爱劳动、爱观察的好习惯。结合幼小衔接,旨在帮助幼儿学习细致观察植物的本领,挖掘种植活动中的教育价值,使幼儿得到有益的发展。如何有效地利用好这份天然的资源,也是我们每位教师所思考并需要付诸实践的问题。   

自然角也可以叫作种植区,已经渐渐成为班级几大区域设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陈鹤琴先生一直主张让幼儿走向自然,因为它是一本“活的”书,可以让孩子学到很多知识。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角,规划班级自然角,让孩子结合班级年龄特点开展适宜的活动,并为幼小衔接工作打下基礎呢?

一、选择适宜幼儿科学探究的自然角活动内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让幼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自然角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每个年龄段如何选择适宜的自然角动植物,针对大班的幼小衔接工作,我们又应该如何调整,这又值得思考。要从班本特点出发,首先,班本环境的不同,每个班级地处位置不同,相应的种植环境也不同。其次,班级幼儿的兴趣点与实际种植经验等都是大不同,教师需在观察与倾听幼儿心声的基础上,用不同的方式去选择合适的种植、养殖内容。最后,就是结合幼小衔接工作,增加持续的观察记录,帮助幼儿学会规划、观察。以下是我们班级在进行选择内容时一些原则经验分享。

(一)以适合幼儿成长的环境为原则

每个班级地处环境不同、朝向不同,植物选择需考虑班级环境。如现班级地处种植位置偏,太阳较少。因此在选择上,寻找了“喜冷凉” 的土豆和大蒜。整个学期植物长势非常好,可以让幼儿更好地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从种植生长中感受到植物慢慢发芽生长带来的成功喜悦,并发现其中的奥秘。同时,在动物选择上,我们选择了适宜生长的泥鳅、金鱼等,幼儿熟悉且喜欢。这些动、植物都有利于幼儿长效观察,并能将观察经验迁移至小学的自然科学活动中去。

(二)以班级器皿个性化为原则

每个班级都会根据班级幼儿的特色选择一些特殊的器皿,同时家长也会与幼儿亲子制作不同的器皿。如,我们班级很多幼儿带来的水培器皿较小且聚拢,因此选择了叶子较小的铜钱草种植。铜钱草易养活且美观,透过部分透明的器皿,能看到铜钱草的生长状态以及根须的发展,便于观察。

(三)以符合季节性为原则

我们在选择栽培植物时,还必须根据季节要求。如,我们地处苏州,睡莲是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发,6月时节开花,因此根据幼儿的兴趣,季节性地提供了睡莲种子供幼儿观察。又如,9月后山药的发芽爬藤,极有特征且美观,因此,在开学时,我们选择了山药。在动物的选择上,比如春季小蝌蚪、秋季小螃蟹等,都可供幼儿观察。幼儿园周边丰富的自然科学,使幼儿对动植物的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

(四)以幼儿实际种植经验为原则

每个班级幼儿都有不同的种植经验。在我们班级的种子种植中,在小、中班时种植过较为常见的红豆、绿豆、黄豆等种子,到了中班,选择了不同但也较常见的种子种植,选取了三种可观赏叶子形状的种子:莜麦、黑豆、葵花子。幼儿在观察种子生长发芽的同时,也能进行比较,对比叶子的不同。在饲养小动物上,幼儿通过自己投票选择,继续饲养了之前就很喜欢的蚂蚁,他们通过观察蚂蚁,带来了与之前不一样的体验以及能力提升。持续不断的种植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坚持观察,对动植物的特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为小学自然科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以家园合作共创设理念为原则

家园共育也是幼儿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自然角活动中,为进一步保持家园互通,通过亲子活动方式寓教于乐,让自然科学知识体现在游戏中,同时为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聪明才智,提高幼儿动手实践才能、反应力和创新性,让幼儿获得全方位发展,我们自然角活动中也鼓励幼儿与家长进行亲子互动,比如幼儿的亲子小制作完成后,进行布置与观赏,丰富班级自然角。

二、适合幼小衔接的观察记录方法

《指南》指出,应鼓励幼儿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办法记录观察探究的过程与结果。因此,在自然角活动中,我们采用多种记录方式,帮助幼儿丰富对自然角的动植物的认识。通过记录帮助幼儿丰富观察事物的经验,同时学会分享自己的收获,从而获得自然科学知识与成功的体验。这是帮助幼儿提高学习能力与观察能力,而发展儿童的能力才是幼小衔接的关键。

(一)插牌记录法

《指南》指出,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又显示出了阶段性的特点。针对能力较弱的幼儿,我们继续采用小班的记录方式——插牌记录。鼓励每一位幼儿都能参与活动。

(二)绘图记录法

我们为每组提供一本记录本,每周一由当日小组长进行绘图记录,一日活动中的自由时间都可以去观察自然角,并进行观察与记录,还可以与同伴分享讨论。一组的记录本记录着每一组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

(三)线描记录法

对于种子区域的单独记录表,因为种子生长的特殊性,时间短且发芽快,因此,针对种子区域的活动,我们采用了单独的白板记录,方便幼儿用笔描一描进行记录与观察,并且可以及时擦掉更换。

(四)亲子记录法

结合之前的家园共同创设自然角,我们也鼓励家园共同记录发现,提高幼儿记录能力,学习科学有效的自主记录的方式,从而顺利渡过幼小衔接。为此,我们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蚕宝宝饲养活动。让每位幼儿领养几条蚕宝宝,结合在幼儿园与家里的观察,用不同形式的记录方法,将自己观察的蚕宝宝一生记录下来。形式丰富,记录详细、形象。幼儿对蚕宝宝的一生有了更多生动的体验与观察。在生命科学上,幼儿也有了新的收获。

三、在种植、养殖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指南》指出,教师应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和合适的工具,再结合丰富的活动经验,指导幼儿有效进行种植、养殖管理活动。我们充分改善为了幼小衔接而不必要的学习活动,帮助幼儿从管理中提升自己的观察自然科学实验的能力以及科学思考能力,真正做到能力的提升。

(一)观察自然实验能力

在自然科学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小实验。比如同样的土豆,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下,会有怎样的生长潜力;如一颗种子发芽,会经过几个步骤。幼儿通过系列的自然角科学实验活动,对自然植物长期系统地观察,能够探寻到观察对象的变化规律,从而增强幼儿观察自然科学实验能力,并将这些能力学以致用。

(二)提高科学思考能力

自然科学是有趣的。比如为什么同样是红薯,叶子却不相同?为什么有的植物需要泥土,有的植物在空气中也能发芽?为什么蚂蚁能够在泥土里钻来钻去?当幼儿看到自然角中丰富的动植物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通过观察这些动植物的发展,就能答疑解惑,幼儿就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推论。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的科学思考能力逐步提升。

(三)发展动手探究能力

动植物的管理,是一个考验幼儿耐心与细致的工作,并且由于这份工作是持续的,幼儿必须学会一些基本技能,才能在自然角真正地管理喂养小动物、照顾植物。因此,教师可以用多种方式,在帮助幼儿管理动植物的同时,鼓励幼儿自己动手,给幼儿提出每日管理、每周管理、每月管理不同的目标。如幼儿每日给蚂蚁喂糖果,而有些植物一周一次浇水即可。这样,就能在管理活动中增强幼儿的动手探究能力。

自然角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我们要利用好这份资源,使幼儿在进一步参与、观察与探索中,产生探索动植物的的兴趣,让幼儿在兴趣与好奇心驱使下,积累下自然科学知识与经验,收获知识与能力。我们要引导幼儿爱思考、常记录,在交流和展示中,主动学习,顺利达到幼小衔接目的。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份教育资源,让自然角发挥出其具有的潜在价值。

猜你喜欢

动植物幼小种子
动植物御寒方法大比拼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桃种子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有趣的动植物
可怜的种子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把动植物当“人”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