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生本”理念科学小实验有效助推幼小衔接

2021-01-10吴婷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幼小亲子科学

吴婷

科学活动是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对于学龄前儿童的科学学习及学生的学习品质培养乃至全面协调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科学小实验是科学活动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探索、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郭思乐倡导的生本教育,倡导教育要返璞归真,要回到学生的立场和生命的立场。本文所研究的亲子科学小实验阐述了在郭思乐教授“生本”理念的指引下,应高度重视幼儿参与,指导亲子合作进行科學小实验,支持和引导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的研究,促进幼小教育的有效衔接。

一、结合生本理念,揭示研究缘起

郭思乐教授系统地论述了生本教育理念,他认为,“我们所提倡的生本教育,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旨的教育”。据此理解学前幼儿科学教育,我们也是希望幼儿能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人。“生本”理念影响下的科学教育,对于学前阶段乃至幼小衔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说明了生活是教育的核心,同样也可以让生活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阵地。亲子科学实验器材简单,普通家庭就可以为这种小实验提供条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幼小衔接作为热议的话题,家长、社会往往会抱有错误的“衔接观”,将衔接的内容理解为学科类知识的提前学习。其实不然,学龄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学习品质的培养是随着接触的信息的丰富而逐渐丰富,让实验成为幼儿直接的学习与萌发兴趣的方式,也是科学教育的必要途径。但其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

(一)为何不是科学实验,而是科学小实验?

我们认为,学前幼儿思维处在具体形象阶段,实验应以直观形象的简单操作为主,内容要简单、形象,充满趣味。而不应像普通科学实验一样,过于要求实验步骤的规范性、操作的严谨性。

(二)为何是亲子实验?

父母是学龄前儿童最亲近的人,与父母一起参与活动是孩子心理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发展,亲子观念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亲子实验成了亲子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建构幼儿园、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幼小衔接教育模式,加强家庭与社会、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与互动,对幼儿的终身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由此,我们提出“亲子实验”的概念。

(三)如何体现生本理念?

郭思乐教授强调,生本课堂要抓住以下四个基本环节:前置性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学生上台展示—评价激励。对于科学教育,可以是以下几个基本环节:实验前期准备—实验进行—上台展示—评价激励。

二、遵循特点,巧定原则与内容

亲子科学实验内容简单,普通家庭就可以为这种小实验提供条件,身边的日用品、自然物、废弃材料和玩具等,都是很好的实验用具,任何家庭都能轻易参与进来。根据幼儿好奇好问的年龄特点和成长需求,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取材让幼儿动手实验参与活动,让幼儿近距离接触科学,培养他们的探究创新能力。在合理选择项目和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安全性原则,要求材料无毒、安全;二是丰富性原则,要求实验种类、内容丰富;三是趣味性原则,要求实验有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四是可操作性原则,要求步骤简单,材料易获取。

根据以上原则,结合比较成熟的经验,我们甄选了适合幼儿进行的小实验,并将其进行了分类:运动和力,水,空气,化学,电学,光学,磁学,并将其整理成实验库。同时,我们也通过家园沟通,鼓励家幼共同寻找感兴趣的实验项目进行实验,进一步丰富实验库,使其更具多元性。我们还引导家长尊重幼儿的立场,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尝试,选择幼儿自己喜爱的、愿意尝试的、适合幼儿操作和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实验。随着幼儿年龄增长和活动次数的增多,家长应转换为“陪伴”的角色,将实验的主角交给幼儿,引导幼儿爱质疑、常猜想、善验证,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坚持尝试的毅力与决心,为小学阶段的科学思维养成奠定基础。

三、提出要求,善教家庭做实验

活动前期,我们通过班级群发动,鼓励家长和幼儿进行报名,并提供实验库,以及一些可选择的科学实验项目和内容。特别是在向家庭第一次提出时,我们列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中包括实验选择范围、实验材料、器材准备、拍摄要求、实验后的交流等。通过用“一个家庭带动一片,一个孩子带动一群”的办法,将先收到的实验视频进行分享,积极肯定幼儿的表现,激发更多家庭参与的热情。

四、提供平台,鼓励幼儿共分享

在交流、分享环节中,生本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放弃讲解,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幼儿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体现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让幼儿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提高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验获得的知识,幼儿会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大大增强。教师还提供了实验展示的平台——每月不定期分享各个家庭的亲子实验视频,就实验对象进行交流介绍,包括实验的材料、过程和原理。对于那些幼儿比较难表达的问题,教师也会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帮助其解释给其他幼儿听,并给予鼓励和表扬。由此,丰富了幼儿的直观体验,锻炼了幼儿参与展示的勇气,幼儿也逐渐自信大胆起来。

五、研究发现

(一)幼儿家庭实验参与性不断增强

我们发现,幼儿参与家庭实验的积极性比较高。每个幼儿均在班级分享过自己的实验,部分幼儿还多次分享了他们的实验,其中一些实验富有趣味性,吸引了其余幼儿回家后也主动尝试,调动了幼儿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幼儿参与实验的比重逐渐上升,探究兴趣和能力不断增强,并逐渐脱离了交由父母全权控制的情况,幼儿的自主性、主动性得到有效增强。

(二)实验项目和内容不断丰富

教师不断搜集积累幼儿参与家庭实验的素材,结合幼儿兴趣和发展需求,科学小实验的实验库日益丰富,家庭在選择实验时可参考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实验材料、器材、过程准备在实验视频中体现从无到有,日益丰富,得到了越来越多家庭的重视。

(三)家长对科学教育的认知和幼小衔接的理解更为科学

在研究开展的前期,家长对如何开展亲子科学小实验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后期,通过教师随访以及借鉴、亲身参与,他们逐渐认识到科学指导的步骤和要点,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指导水平。家长参与的次数越多,从中获得的认知就越科学,与幼儿合作的默契程度就越高。他们逐渐意识到儿童发展的衔接才是幼小衔接中最值得关注的重点,学习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是关键。在生本理念指导下,充分尊重幼儿本位的亲子科学小实验活动,能有效培养家幼之间的默契,增进亲子关系,改善“衔接”观。

(四)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指导能力不断提升

把研究设想转化成行动,再到研究的不断深入,这是一个教师科学素养和指导能力提升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制定研究目标,挖掘实验内容,指导家庭进行实验,比起单纯指导幼儿进行实验更富有挑战性。建立实验库并对家庭开展实验遇到的问题进行反馈,这也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科学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视野也得到进一步拓宽。

六、下一步措施

如何继续深入开展幼儿科学小实验活动,更好地挖掘幼儿的主体性,值得我们不断研究。如可以尝试在实验前让幼儿自主选择实验内容、自主准备材料、自设计实验内容、自主计划实验步骤。实验中,家长应放手,不能因追求实验的成功而剥夺幼儿多次尝试的机会。实验后,我们要营造良好的分享交流的氛围,请“小小科学家”与同伴们分享实验视频、讲解实验过程和原理。

七、结语

我们开展亲子科学小实验的研究目的,是希望将科学学习的情境延伸到园外,让家长成为幼儿自主学习的后盾,让幼儿顺利渡过幼小衔接。让人高兴的是,研究确实在向着这样的方向推进。幼儿越来越自主,成为主动的科学学习者,这也是值得教育工作者骄傲和欣慰的地方。行思不止,在深化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与助推幼儿园、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幼小衔接教育模式道路上,我们仍需大踏步前进。

猜你喜欢

幼小亲子科学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科学拔牙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