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规划中的新能源接入影响分析
2021-01-10叶飞
叶飞
摘要:新能源电力与电网系统已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新能源电力离不开电网系统的管理,而新能源电力的接入过程可促进电网系统的进步与发展。新能源接入电网后,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及电能质量容易出现问题,影响整体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加强电网规划中的新能源接入影响分析研究意义重大。文章首先阐述当前电网规划中常见的新能源类型,并探讨电网规划中的新能源接入的具体影响,以期为促进新能源推广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电网规划;新能源;接入;影响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能源应用规模日渐增加,电力能源已作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条件,当前电力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传统电力能源获取模式对于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因此清洁环保新能源发展速度较快,但如何将新能源有效接入电网,并减少相关接入影响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1对电网规划的必要性
当前经济背景下,电能是推动社会发展与维持人们生活必需的重要能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电能的供应需求也不断增大,电网实际运行以及电网规划调度的压力使得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缺乏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使能源处理以及能源使用的问题越发严峻,且能源的使用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维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一现象加强对新能源电力的应用进行设计,并对新能源电力接入电网规划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电网规划的正常运行对人们生活越来越重要,新能源接入对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电网规划与新能源的结合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维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在接入过程中,电力接入中的设备是电网运维过程中的重要传输工具,对传输配送新能源电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保障接入正常的同时也应注重新能源电力引入电力系统中运行与维护的经济性,节约人力资源与生产成本。在当前社会生活中,居民用电量节节攀升,电网规划以及电网系统的调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较广的应用。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对社会生活意义重大,对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保证电网的正常运维与保障电网规划的安全性是十分必要的。在电网大规模建设并投入运行的全面推进下,对能源使用的采集范围不断扩大,在这一过程中新能源电力也开始逐渐发展,并提出了先进的新能源电力管理应用方式,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网规划调度的稳定性。在实际的电网规划应用中要求电新能源电力具有较强的服务能力,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因此,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提升新能源电力的应用能力并在实际使用中最大程度发挥其作用,还需分析新能源电力接入对电网规划的影响,充分地满足电网规划性能的要求。新能源是电网规划的重要思考点,新能源的正常接入才能不断提高供电系统安全、可靠、经济的运行水平。随着夏季的到来,我国的用电量处在高峰阶段,用电量激增的同时给供电系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配电能源也在面临巨大的压力时由能源问题而导致了供电系统故障事件频繁发生,从而导致了供电中断现象,为居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带带了许多不便。因此,只有保障供电能源的顺利接入,才能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输送质量与效率,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效地保证电力系统的运维工作。同时,利用新能源进行电网规划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传统能源的损耗,新能源技术应用具有一定的环保意义。
2电网规划中的新能源接入的具体影响
2.1新能源发电模式对电网造成的影响
一般来说,新能源发电模式主要包括集中发电以及分布式发电等,其中大规模集中发电模式应用时,实际供电量大且稳定性高,经济收益显著,所以现阶段我国水力发电主要采用集中发电模式,其电网规划复杂程度高,对于电网系统整体要求高,尤其表现在电力电量平衡计算以及大功率远距离输送等方面。实际电源规划以及变电站布点规划阶段,相关影响因素较多,尤其确定合适的输电通道以及输电线路容量,确保远距离、大功率输电稳定性及經济性。而分布式发电模式适用范围较广,在用户周边设置发电设备,不仅能够满足用户用电需求,还能将电能并入电网结构实现供电。新能源发电项目的大量接入,传统辐射状的无源配电网络将变成一个充满小型电源的有源网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状态。
2.2影响电网运行质量
新能源接入对于电网运行影响较为明显,其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与传统发电方式比较来说,新能源发电模式实际供电具有随机性,尤其是具体供电能力在风力及水力发电厂是难以精准计算的,所以供电可靠性差,这样需要电网保持大量的备用电源以及调峰容量,尤其风电能源接入电网后,电网调度困难升级、电网运行复杂性加大以及整体的电力系统的运行效果降低。(2)新能源接入电网后,如果电网缺乏无功电源,也可能产生系统电压不稳导致电压崩溃。另外和原有电网发电机组的功能调节之间会出现一定冲突,破坏电网功率平衡,进而影响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以及稳定性。(3)目前,电网潮流注入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但新能源接入电网方式及规模存在明显差异性,这样会提升电网损耗监控难度,电网运行电能损耗量也会大幅度增加,所以应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根据新能源特点、接入方式及能源规模能等诸多因素,进而明确新能源接入的关键环节、控制难度,并基于经济性及技术能力的基础上,评估新能源接入可行性以及有效性,然后制定具体的接入方式,从而确保新能源与常规能源能够协同使用。
2.3新能源电力管理是电网规划现代化的基础
新能源电力接入也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供电系统的工作效率。高效的新能源电力管理不仅可节约资源、减少能源的压力,还可节约成本、提高电力行业的经济效益。在对新能源电力的探索过程中电网规划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新能源逐步开发的时代,这些电网规划的发展真正促使电力系统管理的变革,推动着电力行业积极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未来新能源电力的引入将会逐步代替传统能源。加强电网规划对其接入的管理,在电网规划的应用部署时,应尽可能使用新能源的辅助工作代替不必要的传统电力能源。同时在电网规划的过程中,尤其对新能源电力的控制,也应引入人工智能及先进的接入技术,通过技术的辅助工作提高电网规划的工作效率,在系统运维时减少了对人力资源的需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各种新能源应用均有明显的优缺点,但这些新能源发展潜力巨大,基于我国地形及气候条件影响,电网规划中新能源接入有待深入研究,因此实际电网规划过程中,为了确保新能源发电项目推广应用,相关部门制定了系统技术原则和方案,从源头对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接入项目进行管控。另外,电力企业应当依据当地地形及气候条件发展新能源,选择合适的新能源接入电网方式,确保新能源安全稳定供应,进而满足工业生产及居民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马琼.电网规划中的新能源接入影响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0,37(11): 128-129.
[2]杨俊,张峰,崔文婷,杨娟,李言辉.新能源接入对传统电网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电源技术,2020,44(05):757-761.
[3]徐浩.考虑新能源接入的输电网规划研究[D].山东大学,2019.
[4]李涛.考虑新能源接入的吐鲁番地区电网规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