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云南高校中国声乐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21-01-10许佳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等学校的音乐教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当前我国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如课程内容、方法、目标,教师专业素质等,只有通过声乐教学手段和内容的改革才能改善当前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促进高校声乐教学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改革;创新
引言
所谓中国声乐歌唱方法是一种多维度融合的歌唱方法,其科学化,意味着从民族和流行唱歌中完全继承了各种科学唱歌技术,包括呼吸,共鸣,咬人和声音;民族化是指中国声乐的演唱风格,无论是演唱西方或中国声乐,都可以展现中国特有文化风格,并展现当代中国声乐歌手的文化自我意识;个性化意味着每个歌手都可以灵活地而不是机械地适应他们的个人现实的歌唱方法。因此,学习、掌握、使用和推广中国歌唱方法不仅与个人发展有关,而且与当代中国声乐前途发展息息相关。
一、新时期背景下高校中国声乐教学的必要性
(一)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
从本质上讲,歌唱教学的改革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也就是说,歌唱教学的发展应该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特别是教学改革,它意味着改革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框架,从而在发展中的变化和创新保持和提高。通常,改善这些特定链接的细节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二)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教学效果的优化主要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其根据教学改革对系统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从优化教学方法的角度分析,变化本身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思维方式,这种新元素的引入将不可避免地大大改变课堂上学生的常规学习条件,引起学生对主观学习的兴趣,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声乐课程作为高校音乐中的重要课程,在促进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统一的教学方法和传统音乐课程的内容已不能满足当前水平的社会需求。通过声乐课程的教学改革,学生可以了解学习音乐的乐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保证最终课程的质量,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提高他们的音乐业务能力。
二、云南高校中国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比较单一
由于部分高校音乐和唱歌课程的内容非常广泛,因此专业教学须仔细选择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具有特殊作用的内容课程。但与目前相比,云南高校音乐教学的大部分内容是根据西方音乐体系确定的,此内容无法促进云南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学生单调学习着音乐理论和音乐知识,而云南民间音乐的内容很少出现在声乐课的内容中。
(二)教学方法固定
声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单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板一眼的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声乐的主观能动性较为匮乏,很少有教师能够在现有的声乐课程中使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大多数教师仍然对日常课堂的创新、上课气氛不够重视,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没有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这些问题将极大地影响声乐教学的最终发展。
(三)教师的专业能力不高
作为一名声乐教师,其素质和技能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质量。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最终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效果直接相关。现目前大多高校声乐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用的声乐教学模式则相对单调,与学生的交流较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适用性没有进一步提高,其气氛不能充分动员,教学质量也不容乐观。
(四)教学目标有待完善
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重点。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课程内容来授课,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该问题导致学生无法及时清晰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和难点内容,这影响了课堂知识的掌握和学生课后练习的能力。
三、改善云南高校中国声乐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改进教学内容
声乐教学课程不仅包括本部分,还包括声乐教学法和示范教学法。其通过对声乐教学方法的研究,心理学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方法还可以使学生学习在各种情况下使用不同的声乐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代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二)改變教学方法
传统声乐教学不能满足社会对社会教学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分析现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同时,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提高综合技能,学习云南杰出的传统音乐文化。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团队的培训阶段,高校可以定期组织邀请著名的音乐教学专家进行个人演讲,并从专家的实践经验中获得教学经验,以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和提高音乐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
此外,高校可以引入激励机制。培训后进行评估和评估工作,评估的最终结果与奖励的分配挂钩,以有效地提高教师在培训中的重要性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展现老师综合素质。
(四)明确教学目标
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声乐教学不仅是要提高学生的基本歌唱技巧和方法,而且要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有必要以培养合格和优秀的专业人才为主要工作目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四、新时期云南高校中国声乐教学的思考
(一)修订教学大纲,促进人才培养方案与时俱进
新时期中国声乐的发展迫切需要与时俱进,融入世界。要积极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需求。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李秀英认为,在培养人才方面,有必要继承传统,并关注全球歌唱艺术的发展并体现世界美学。新时期声乐的发展应适应新趋势和新要求,并进一步规范和更新声乐教学材料。刘辉教授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大多数高校遵循音乐学院设立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课程设置,课程中列出的课程和课程是传统的,不是创新的。因此亟需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从而让声乐教学的人才培养也能够与时俱进。
(二)立足传统文化,积极走向国际舞台
我们需要在传统中立足,积极推动中国声乐学科在传统中的发展,并创造新的名声。新时期优秀的中国声乐艺术必须以传统文化的“起源”为基础,掌握它的本质,而不是浪费我们前辈的宝贵经验。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顾小丹也指出,声乐艺术不仅是在研究声乐,而且还追求其科学性,追根溯源,理解其起源。此外,独特的地方音乐文化是中国声乐发展的必要前提,而扎根于地面是中国声乐持久活力的根源。
首先,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声乐演唱方法主体的研究,并引入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必要时充分利用高校环境,将大量的声乐作品进行宣传,积极举办各种音乐会,从而扩大中国歌唱方法的影响力。中国歌唱方法的成熟、规范和完善不是国家的自给自足,而是对世界歌唱艺术发展的重要影响。只有与世界音乐文化碰撞,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成长与发展。
总结
随着高质量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必须根据课程的实际要求逐步提高和完善歌唱课的内容。其次,各高校要树立国际发展理念,树立中国歌唱方法,成为音乐文化的品牌。特别是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为大学提供了机会和外汇平台,我们应该借此机会向世界传播中国歌唱方法,让世界听到中国的美丽声音。
参考文献
[1]林美美.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合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9):155-156+159.
[2]李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国声乐的发展道路[J].艺术评论,2018(01):143-147.
[3]牛月莹.高校音乐教学中中国声乐文化底蕴的传承与弘扬[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6):183-185.
[4]周蕾.淺谈高校声乐艺术指导专业建设发展现状[J].艺术科技,2017,30(01):100.
[5]林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声乐教学改革[J].艺术百家,2016,32(S1):337-338+327.
[6]韦婉莉.高校声乐教学跨界歌唱人才的培养探索[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8):99-100.
[7]何巍厦.论高校声乐教学中“跨界唱法”的尝试研究[D].河北大学,2015.
[8]王媛媛.“中国声乐”教育体系中兼容并包特征的实践[D].中国音乐学院,2013.
作者简介,许佳薇,1992年7月,女,汉族,籍贯湖南郴州,本科,讲师,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