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下县级博物馆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2021-01-10刘恒娟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关键词:机遇挑战信息化

刘恒娟

摘要: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渗透对于传统实体博物馆形成极大的冲击,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一环,县级博物馆也必须与时俱进,探索如何将现代技术融于博物馆的各个环节。天长市博物馆是建立较早的县级博物馆之一,软硬件设施都急需更新换代,在新形势下,以信息化技术为契机完成升级转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关键词:信息化;县级博物馆;机遇;挑战

一、数字博物馆和智慧博物馆概念的引入

1998年,河南博物院开通了中国大陆第一家互联网网站;1999年落成的南京博物院艺术馆即大量应用多媒体展陈技术,并于2000年完成了全国第一件以虚拟现实技术制作的数字文物;2004年,上海博物馆首次在自己的网站中推出青铜馆的三维自由浏览功能;2005年,故宫博物院在展厅中开设了全高清、可无级放大画面的电子画廊……近十年来,由于科技的进步,各种内容的数字博物馆更是不断出现,博物馆的信息化应用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人们的认知,极大程度地解决了传统博物馆因场地制约而导致的展品无法全部展出的问题,也促进了博物馆技术层面的革新。

智慧博物馆是对数字博物馆的进一步提升,“智慧”更加强调人文理念,采用以“人为中心”的信息传递模式,转变数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重技术轻内涵的现象,实现博物馆内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高效合作、协调管理。同时结合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对博物馆服务、保护和管理的智能化控制和优化。

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博物馆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一)宣传平台的多元化。过去人们想要了解博物馆只能通过传统的网站进行浏览,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现在人们了解博物馆可以有多种途径,除了互联网,还有微信公众号、4G网络、微博和手机APP等多种宣传平台。博物馆亦可借助更多的平台宣传文物藏品,展示馆内的特色活动以及自身的理念和价值等等。

(二)宣教形式的多元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更强调互动和人文的理念,观众可以通过微信预约参观、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文物知识,还可以通过微博互动交流、留言反馈、参与活动,自助导览机、多媒体展览展示系统、触摸屏查询系统、3D、6D模拟展示和播放系统等等数字化应用,使得博物馆的宣教形式更加多样化,也更加强调观众的参与。

(三)工作领域的多元化。随着数字化应用的普及,博物馆的各个职能部门都相应地承担起所分管数字化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比如保管部门要熟练掌握藏品管理系统、文物采集系统等;陈列部门要能维护和应用好展览展示系统、导览系统、二维码、讲解设备等;保卫部门负责操作和维护安保监控系统、安检门禁系统等。

(四)服务内容的多元化。服务内容由过去引导、接待等简单程式化的迎来送往逐渐延伸出更多专而精的服务内涵,比如利用多媒体课堂举办文物知识专题讲座,利用各类传播平台开展互动答题游戏、提供电子阅览和查询等服务,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博物馆服务功能更加多元化,研学游、文创产品设计开发、重大节庆节事活动、志愿服务品牌活动、文明实践活动、创意展示等,都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真正做到让文物“活”起来。

三、天长博物馆面临的多短板挑战

(一)场馆阵地基础设施薄弱。天长市博物馆建于1992年,1994年建成对外开放,当时是皖东地区唯一一家综合性博物馆,馆藏资源极其丰富,被誉为“又一个马王堆”,藏品数量达1746件,其中一级文物20件(套),二级文物84件(套),三级文物707件(套),但建馆至今27年,天长博物馆受到当时资金和技术条件的制约,馆内只有基础陈设,没有技术设备的支撑,到目前为止,馆内的设施、结构布局、展陈技术、文保水平等仍然停留在当时的状态,仅更新过文物展柜和罗炳辉展厅的基本装修,信息技术方面的更新几乎为零。天长博物馆由于缺乏提升的专项资金和专业的技术人才,无法紧跟时代要求,技术应用层面的严重落后与其丰富的馆藏不相适应,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支撑,使得天长博物馆的基础设施渐渐落后于后起的周边博物馆,观众持续减少,活动开展不足,馆际交流缺乏,成为了“冷衙门”。

(二)信息化办公设备不足。天长博物馆虽也有办公设备,但仅限于办公电脑和打印机等最低端的设施,至今没有安装办公复印机、彩色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办公室环境极其简陋,馆内的监控系统在2018年才完成升级改造,安检系统至今没有应用,不利于馆内文物、设施和人员的安全维护。天长博物馆虽然在2016年就注册了微信公众号,但是内容不够丰富,仅限于活动发布和展馆信息的单一展示,缺少很多技术应用的支撑,如自助查询、语音导览、参观预约、虚拟展示、留言互动以及在线活動参与等功能模块。

(三)服务和宣教形式智能化不够。近年来,天长市博物馆开始注重各项活动开展,主动对接观众需求,结合天长市“千秋雨露”省级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承办了“千秋史话”系列子项目,打造出了馆内的品牌。活动开展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但是由于基础条件的缺乏,活动的开展缺少技术支撑和智能化手段的引入,导致活动的吸引力不足,活动形式缺乏创新,观众主动参与性不强,后期的影响力不够。

四、新建文化艺术中心带来的机遇

由于天长市博物馆、文化馆、大剧院等场所普遍老旧,市委市政府于2018年启动新建天长市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剧院、图书馆进行组团设计新建,这对于天长博物馆来说,是全新的机遇,在进行新馆主体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信息化技术的植入,以技术手段的支撑为厚重的文物史料锦上添花。

(一)实现展陈技术设备更新。陈列展示和社会教育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能,展览陈列设备也是天长博物馆新馆建成后必备的基础设施。文物、史料的展陈要以立体化、科技化的形式呈现给观众,更强调视觉的冲击和感官的体验,天长博物馆汉代精品文物众多,尤其是玉龙、漆器、木工工具更是馆藏特色,应结合多种形式重点突出展示。在讲解上也要改变过去使用有线话筒讲解的陈旧方式,新馆建成后应更新使用语音无线讲解器,讲解器能很好的传递解说陈词,用很小声音设备就能高效传递,且声音清澈,观众之间不受干扰,传输距离可以达到数百米,同时也可以配备具有语言导览系统功能的讲解机以备参观者自由租用。

(二)完成藏品保管技术升级。文物藏品的科学管理是博物馆各项业务顺利开展的基础,是保护国家文化财产安全的可靠保证。因人力、财力所限,天长博物馆不可能像大型博物馆那样设立专门的科技保护部门、文物保护实验室,但是在新馆建设过程中也应更多地考虑文物库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和文物管理数字化,将现有的文物库房档案资料(包括文物的名称、时代、尺寸、来源、照片等)一一输入电脑贮存,方便文物的保管、查询,从而提高库房文物保管工作的效率。

(三)推进观众体验技术应用。随着全国各地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观众对于博物馆展陈的了解会更加全面,新兴博物馆更加前沿的体验科技显然更吸引观众的眼球。观众体验技术内容包括:语音讲解、自助查询、3D触控交互、VR(虚gg拟现实技术)技术、360度文物实景平台、全息投影、三维成像技术、研学体验等等多种项目,在这些方面,天长博物馆新馆建设过程中也要进行广泛的探索应用,结合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表达形式寓教于乐,吸引观众,以使体验技术更丰富生动。

五、结语

县级博物馆免费开放后,更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开展“点单式”“订单式”文化服务;也要强化学习,突出个性,形成本馆的特色,切不可因信息化应用的紧迫要求而一味采用“拿来主义”。在信息化时代的引领下,天长市博物馆更要探索出路,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社教职能。

猜你喜欢

机遇挑战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再见,机遇号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叽咕乐挑战
机遇
第52Q 迈向新挑战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