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创作中的意境表现手法探讨
2021-01-10康超
摘要:国画艺术在我国艺术领域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是我国优秀文化中的一个瑰宝,运用高超的技术将浓厚的艺术意境展现在纸上,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一直引以为豪的艺术宝藏。国画历史悠久,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画承载着作画人的艺术意境和艺术境界,代表着一个人的思想。因此,人们在看国画时,不仅仅是在看一幅画,还是在看一个人 思想世界,感受他作画时的情感。本文主要通过国画的意境历史发展来分析国画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技巧。
关键词:国画;表现手法;意境
国画所表达的意境是无边无际的,并且可以在不同的表现形式中,根据不同的人来感受不同的作画意境。国画的意境并不随着作画结束而消失,而是带着艺术家的深意以及对意境的理解传递给赏画的人。比起西方的画,国画更注重画家的主观想法和主观情感,国画中传递的是画家的意境。
一、精心构思
每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画家根据精巧的心思来进行创作的,而这种巧思在不同人的眼中可能呈现出不同的意境,因此这种巧思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而这种构思离不开艺术家本人的社会经历、所在环境、个人的文化和道德修养等。精巧的构思对于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可以说是其基础,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传递出来的意境最主要的基础便是巧妙的构思。
“艺术来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可以说,生活便是艺术取材的来源,生活中的每件事物、每种情感都影响着艺术的创作,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来发现生活中的美,然后运用于艺术,通过艺术表现出来。优秀的艺术家从生活中感受到美,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将这些美的事物、瞬间定格在纸上,这便成为成功的构思创作。例如徐悲鸿的《抚猫人像》,画中是一位年轻少妇,她身着色调偏暗的粉红色旗袍,一手抱着一只白色可爱的猫,一手抚摸着猫,猫两眼炯炯有神;少妇神情安详露出微笑,睁大双眼,一头利落的短发,显得很有精神和活力。背景是作者本人头像,对作品主体人物形象起到了衬托作用。作者十分擅长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神态表现,将少妇的安详和慈爱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如此,猫也是画中的一大亮点,猫的眼睛炯炯有神,十分有力,显得很有光彩。作者擅长并且恰当地抓住了这个场面,将人物表情刻画得十分到位,抓住了少妇和猫的神态。从而我们可以看出任务驱动性格特征以及场景的平和和美好。可以看出,意境对于一幅国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已经直接作用于国画艺术的呈现,也很大程度决定了国画艺术成功与否。
二、空间构图
除了精巧的构思之外,精巧的空间构图也是一幅优秀作品必不可少的因素,也是展现国画艺术作品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山水国画的构图主要是通过黑白灰的色彩运用,时而过渡,时而融合,时而冲击,通过颜色的交叠和景物的大小远近,再利用画家轻巧的空间构图,将画中深藏的意境悄悄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良好的构图是一幅优秀作品的必要条件,也十分考验画家的作画功底。作家通过精巧的空间构图,运用墨色的深浅,体现用笔的精巧和着墨的精巧。山水画当中也十分讲究空间交错当中意境体现,通过空间的交错表现出令人流连忘返的意境。虚实结合的构图让整幅画层次分明,画中的景观错落有致,互相呼应,形成相互制约又相互成就的效果。这便是中国画构图的精妙之处,在虚虚实实当中表现出结构的精致和紧凑,山山水水当中透露着画家的情感意志,而这种意境便是国画艺术让人着迷,流连忘返的重要原因,国画的意境在山山水水之间隐隐显现,在山水当中交错相融。
三、笔墨运用
(一)用笔技巧
首先,国画艺术的意境从用笔的技巧当中体现。在山水画当中,画家的用笔技巧是其意境表现重要形式,因此国画艺术对于画家的用笔要求十分严格。画家用笔上的考究直接影响了国画艺术的表现形式,是提升国画艺术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在古代,众多绘画用笔的技巧就已经出现,并且有较为成熟的运用,通过笔势笔锋的走向和运用,结合熟练的用笔技巧,来表达出画家想表达的想法和意境。而这种意境并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形成的 画家用笔的技巧是否成熟对于画作的成型有着很大的影响。要在一幅画作中完整地表达出作画者内心的巧思和意蕴,如果没有结实的用笔技巧是很难做到的。我国国画艺术家对于用笔技巧的严格要求一直影响着我国的国画艺术,正是这种执着的追求和严格的要求 才能让我国的国画艺术达到较高的成就,不断的突破,达到更高的造诣。用笔的技巧是国画艺术家必须先掌握的基础,国画者必须先将自己的作画用笔技巧的基础打扎实,才能为以后更好的表达意境而打下坚实基础。
(二)情物交融
每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都饱含着艺术家强烈的情感和思想,作品中所传达的意境也象征着艺术家们的情感意志,这种意境通过作画者运用结实的用笔技巧,然后融入精巧的构思和空间结构,传达出可观可感的意境,看画的人可以通过一幅艺术作品来感受艺术家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形成情感交流机制。无论是山水画还是人物画,都是为了传达出情。因此,艺术家们并没有作出过多的直接叙述,而是寓情于景、寓情于物。画家首先需要对刻画的对象产生深厚的情感,然后再将这种情感通过技巧表达在纸上,而这种过程需要建立在画家对于所画之物有所感触。
结语
国画艺术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源远流长,通过历史的变迁,意境表现的形式不断地进行变化和创新,在意境的表现形式上,考究的用笔技巧和着墨技巧以及空间构图形式,成为画家表达无限意境的手段和方式。而国画艺术将技巧和意境进行完美的融合,实现了绘画艺术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董琪.国画诗性意境的建构探析[J].美与时代(中).2017(11).
[2]吴艳敏.浅析国画艺术中的意境表现手法[J].美术教育研究.2016(05).
[3]杨春玲.中国笔墨文化元素在国画创作中的体现[J].戏剧之家.2016(12).
作者简介:康超,男,汉,1997.08.08,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咸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国画,本科,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