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建设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研究

2021-01-10何云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8期
关键词: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何云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我国电力事业也得到了稳定发展,并与社会生产、人民生活建立了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在此背景下,电力建设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也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电力建设过程中质量与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展开讨论,希望对相关单位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电力事业

引言

面對电力市场的持续发展,电力企业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占据有利的市场空间,要不断的强化自身实力,加强对质量和安全方面的工程建设管理力度。在实践中,应树立风险意识,全面地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及时并且准确地找到解决方案,这才是电力工程稳定建设、电力企业长效发展的根本所在。

一、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

(一)质量管理

在工程建设中,质量管理极为重要。从内涵阐释的角度来看,“质量”这一管理对象所涵盖的范围相当广,其既包括施工过程的质量,也包括建设结果的质量;既包括工程整体的质量,也可细化落实到材料质量、技术质量、节点施工质量等多个方面。要想做好工程建设质量的管理工作,不仅需要保证各个施工环节、施工要素与工程方案、设计图纸相符,还应满足多种工程规范、技术指标的具体要求[1]。

(二)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为实现安全目标而进行的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是从技术上、组织上采取的有力措施,解决和消除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可以定义为管理者对工程活动实施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挥、协调与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二、质量与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化人才

电力建设工程是非常具有专业化水准的行业,他们具有非常繁杂的工作任务,需要对多个领域和地区进行探索。而且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庞大管理体系。就现阶段我国的人才市场来说,由于我国缺乏大量的电力工程管理的专业化人才,相对于更多的高校并没有设立相关专业,使得我国人才培养在最重要一环的缺失。所以导致近一段时间内,我国电力工程的质量整体水平偏低。由于缺乏专业的高素质人才,电力工程施工人员整体水平相对较低,对施工中的重点、难点掌握不到位,专业水准很难达到施工中的标准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的需求量更是稳步上升,随之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也是越来越多。缺乏专业的施工人员,没有相匹配的电力专业知识做支撑,将会为电力工程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2]。

(二)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在实际的电力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时刻注意电力安全问题。更是不能随意的组织施工。因为电力工程建设不能直接为企业和工程带来较为丰厚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建筑单位对工程的安全问题的忽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施工安全质量存在问题。首先是工人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没有准确地认知,不清楚这样的危险会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安全,或是觉得电力建设过程中很小的几率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电力安全事故。这是导致工人安全意识薄弱,甚至不认为电力工程建过程中会存在这样严重的危险。其次,就是电力建设相关企业对安全管理的疏忽,只是在施工之前设计图纸,制定相关的章程和工作守则,但是并没在实际的施工中进行严格的执行。从这两方面就能知道,现阶段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意识较弱。

(三)管理模式单一

为了能够在这样快节奏的社会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大多数电力建设相关单位并没有建立完整的、可行的管理体系。他们更多的是以经济效益优先的“实干企业”。就目前电力事业的发展来看,因为电力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不到位、不明确、单一的管理模式,势必会降低其整体的质量和水平。

三、提高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如果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安全管理意识较低,将会严重影响到整个工程建设,因此,急需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让他们能够清楚有效的认识到自己在建设工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一方面,相关单位在施工前对工人进行培训和引导,让工人能够准确地了解这项工程以及自身在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国家可以大力支持各大高校增设电力工程建设的相关专业,以此来增加电力事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从最根本上的培养人才入手,为以后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必将是,重点培养的大学生。最后工人们也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寻找问题、发现问题。结合现存的情况进行分析,毕竟工人是属于奋斗在一线岗位的人群,他们是最了解建筑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增强管理人员对突发事件的解决能力,电力系统的突发事故总是伴随着汗多的不确定性,所以,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相关的管理人员必须要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和企业内的章程,在这样的有效范围内合理的、有效的对安全事故进行初步的判断,并且及时寻找专业人员解决问题,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由此可见,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仅能为我国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更能提高电力工程建设中的质量与安全问题[3]。

(二)强化安全意识

在施工的过程中,电力企业应该对施工的工期、施工的速度、施工安全等进行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不能随意的进行施工,要按照流程进行一点一点的考核,最后才能够施工,如果在这过程中出现任何的不符合标准,都不能进一步开始施工。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是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体,所以加强建设工人的安全意识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工程的质量。第一,可以在施工前期的培训工作入手,根据不同基础的工人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培训,目的就是达到更好的安全管理效果。第二,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所以电力单位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慢慢的通过企业文化来提升工人的整体素质,例如;不定期的开展安全管理讲座,进行实际演练的培训,在这样的条件下不断提升工人的安全意识。从整体上提升电力安全问题。第三,就是在安全管理上的问题,只有在管理层面加强安全管控力度,下面的工人才能够更有效的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也能够更好的了解到电力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环节,能够更加谨慎的施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建设工期,有效的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强化安全意识对于电力行业是迫在眉睫的。

(三)创新管理模式

供电企业需要制定一套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无论是对施工图纸,还是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都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解决措施。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条件是保证正常的工程建设。在这样一套系统化的管理体系下可以节省建设资金、提高工作效率。创新管理模式,首先就要摒弃过去的单一的管理模式。无论是采购环节还是施工环节,都必须严格的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控制,也在原材料的控制方面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创新了管理模式,有效的避免了施工现场混乱的现象。也需要制定出科学的应急方案,从根本上避免施工中出现安全问题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这样一套可写的应急方案能够间接的提升工人的安全意识,准确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进一步保障人身安全。

结论:在电力建设工程中,质量与安全是最重要的核心部位,为了以后电力事业更好的发展,加强质量与安全问题的保障工作是电力企业的工作重心。只有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强化安全意识、创新管理模式才能够让电力建设中质量与安全问题降到最低。至此,将会更好的推动电力工业的发展,让电力行业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王军,王楚,陈思远.电力建设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13):10-11.

[2]陈文平.电力建设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24):89-90.

[3]刘超.电力建设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8(21):180.

猜你喜欢

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