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利用模式探讨
2021-01-10钟立
钟立
摘要:我国的矿产业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矿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无法长久发展,很多矿产业已经停止生产,出现了废弃矿山。为了避免资源浪费,对历史遗留的废弃矿山进行可持续利用,本文着重分析了修复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的相关模式与技术,同时针对其后续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综合开发利用;模式
2世纪中期,我国便开始了修复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的工作,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该项工作的成效一直不高。进入新时代以后,环保意识和资源重复利用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所以对历史遗留的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利用的工作又重新被提上日程,且随着各地的创新发展与综合治理,已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为此,探讨和分析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利用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模式与修复技术
1.1修复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的几种模式
1.1.1生态复绿
针对那些面积较小、位于交通干线两侧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可以尝试建立生态保护区,以恢复生态植被的方式让矿山重新“绿”起来,为各种生物提供生存空间,且可以避免塌方、泥石流等灾害[1]。与此同时,修复生态环境时还需关注矿山所在地的情况,考虑将其用于农林牧副业,使有限的区域发挥出特有的经济作用,为当地带来收益,同时能够重新回归自然生态。
1.1.2再造景观
针对城区附近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可考虑将其开发为公共空间或旅游景点,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出一份力[2]。这时,可以根据矿山的地理位置、本身的特点对其进行规划设计,通过加工和改造将其转变为生态公园、休闲娱乐场所,或者是将其转化为博物馆、矿山遗址旅游景点等,如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图1)就是通过景观再造成为了一处旅游点,可以吸引游客,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属于十分成功的改造案例[3]。
1.2修复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的方法和技术
1.2.1重塑矿山地形的方法与技术
歷史遗留废弃矿山都有其独特的景观风貌,也代表了一段历史,所以在进行生态修复时,既要考虑其原有的特色,也要考虑其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地形重塑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充满美感、具有观赏价值的地方。首先要根据矿山周边的地形进行修复和改造,如针对矿山的垂直面,可以考虑在上方挖掘沟渠、引水,将其设计成瀑布、水潭等,如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图2),而对于矿山上的大斜坡,则可以通过开垦将其转化为梯田,修建成错落有致、层层叠叠的景观,并在其中种上各种植物,构建绿色风光,而针对比较平缓的矿山区域,则可以采用铺装法,将其改造为符合当下审美的草坪、广场等,从而提升矿山的美感[4]。当然,在此过程中,需要用到土壤改良、边坡处理等技术,即改善矿山区土壤的酸碱值,并添加其他的化学元素,增强土壤的肥力,还应及时去除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同时对危险的边坡进行设计和优化,通过种植合适的植物来规避滑坡、崩塌等灾害,植物、动物才能在此地更为健康地生长,真正实现生态修复的目标。
1.2.2重塑矿山内水体的方法与技术
历史遗留的废弃矿山中一般都会有比较大的坑,经过长期的蓄积后,这些坑内很容易存储大量的雨水,且很多矿山在以往的生产过程中本身也产生了很多废水尚未处理,这些都属于矿山内的水体。在进行生态修复时,应关注这些水体的治理与利用。如,可以设置拦水坝、开凿渗水井等,将雨水整合到一起设计成自然景观、改善矿山浅层地下水的情况,如此可以避免资源消耗和浪费,为矿山内部的各种生物提供一定的水源[5]。针对矿山内的废水、污水,则需要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其净化、处理,从而变废为宝,保证水质。
1.2.3重塑矿山植被的方法与技术
在生态修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就是矿山内的植被,因此,应结合矿山本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例如,根据矿山所处地区的农业种植类型筛选合适的植物,也要保证所选植物具有生命力顽强、易成活、生长周期短的特点,还要保证其具有抗寒、抗旱、抗病害以及抗污染等优势,同时在安排植物种植区域时,要对所选植物的形态、颜色等进行考虑,使之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保证矿山区生态修复的有效性。此外,要根据矿山内部的地形来选择植物,如较为平缓的裸露地区或山坡上,可以种植耐性比较强的草生植物,使之起到防沙固土的作用,而在土壤条件较好的地区,则可种植鲜花,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在进行植被重塑时,还需用到直接植被和覆土植被两种技术,即为不同植物创造适宜其生长的温度、土壤和营养等条件,促使他们在矿山内更好发展,同时要定期维护,保证其发挥长效机制,为矿山生态环境的重塑创造有利的条件。
2.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综合开发利用的基本模式与建议
2.1基本模式
2.1.1治理加复垦,保证综合利用率
废弃矿山的治理与开发要和当地的农业发展需求相结合,不断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保证发展效益。例如,在对矿山进行整治时,可以考虑矿山内的土地情况,包括污染程度、肥力、适宜种植的农作物等,采取有效措施,对土壤进行物理治理和化学处理,使之满足作物生长需求,然后投入使用。这不仅可以使矿山内的土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还能实现植被覆盖、修复生态的目标,同时可以创造出经济效益,保证综合利用率。
2.1.2治理加景观开发,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废弃矿山所处地区的发展需求,结合矿山所处的位置以及已形成的风貌,可以将其开发为景观用地,一方面,能够变废为宝,拉动当地的旅游业,提升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景观再造为当地的绿化事业增添助力,优化地区内的空气。为此,相关部门需要从整体出发,保留矿山内独有的景观,同时因势利导,挖掘不同区域的特质,将其设计和建设成绿地、水体以及山脉相结合的景观,也可以投放相应的娱乐设施以及展示本地特色的场所,如索道、游船、农家乐、特产商业街等,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废弃矿山升级为新的功能板块,促进当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
2.1.3治理加产业项目,提升经济效益
根据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的实际特点,相关地区和部门还可以开发特色的产业项目,避免单一利用。如,当矿山经过治理和修复之后,邀请当地的人员到此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一方面可以利用矿区现有的资源提升养殖对象的品质,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养殖产生的粪便等作为肥料,施加给矿山内的各种作物,同时将农作物的秸秆、叶子等作为养殖对象的食物,在特定地区内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圈。此外,矿山内也可以开发林业项目,种植和培养花果树苗以及用于建筑、造纸行业的树木等,从而通过综合应用提升矿山的经济效益。
2.2开发利用建议
2.2.1产学研结合,挖掘尾矿的经济价值
后续的开发与利用,即可以对矿山内现存的矿产资源进行勘测,在不破坏周圍生态、景观地貌的前提下进行回收,同时加大投资,对尾矿中的矿产资源进行开发、提取,生产出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还要注重提取土壤中的矿物元素,一方面解决污染问题,一方面进行研发利用,从而使尾矿得以高效利用,创造出更多经济价值。
2.2.2出台政策,推动废弃矿山转型升级
国家、政府应针对各地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出台相应政策,也要下拨资金,鼓励开发、利用,以推动矿山的转型和升级,满足生态、经济发展的需求,避免资源浪费。例如对废弃矿山进行综合治理和开发之前,要严格审核相关的设计方案,并联系当地实际进行调研和评估,保证可行性,确保实现针对性利用,对于矿山开发过程中建造的各种工程,要落实监管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还要科学验收,保证工程质量与实用性。与此同时,在后期投入使用以后,相关部门也要定期走访、审查,了解其综合应用情况,并依照当地未来的发展态势,对尚未得到完全开发以及还具有深度开发价值的矿山资源进行创意设计,从而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2.2.3因地制宜,避免过度开发
在对历史遗留的废弃矿山进行开发利用时,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不能为了提升经济效益而过度开发或是设计不合适的开发、利用方案。如,缺少水源的矿山不宜发展为水稻种植区,本就留有建筑物的矿山不能秉承全部拆除重建的原则,污染严重、尚未得到有效处理的矿山不应急于覆盖植被,因采矿形成的山体可以进行局部调整,但不能为了美观而进行大面积改造。只有适度开发,才能使不同的废弃矿山保留特色,并与当地的各项产业相辅相成,实现长足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是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的必然举措,也是促进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此背景下,必须关注我国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立足实际展开调研,了解其地质地貌、生态特点,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还原其生态面貌,同时加以创新、创造,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至今为止我国矿山生态修复综合治理任务非常艰巨,任重道远,要将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倡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融入针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综合开发中,这样才能对矿山周围进行科学改造,将其转化为新的人文景观、优质产业,以便实现综合开发与利用的目标,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慧芳,王志高,谢金亮,朱柱,张建锋,等;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利用模式探讨[J].有色冶金节能, 2021, 37(02): 4-6+15.
[2]王克颖.黔南州废弃矿山调查及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 2021(06): 225-226.
[3]翟如伟,罗跃,朱雯雯,宋刚,等;徐州市铜山区出头山废弃矿山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修复方案浅析[J].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1, 46(01): 160-161.
[4]张进德,郗富瑞,等;我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研究[J].生态学报, 2020, 40(21): 7921-7930.
[5]孙晓玲,韦宝玺,等;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模式探讨[J].环境生态学, 2020, 2(10): 55-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