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研究

2021-01-10朱文华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朱文华

摘要:数学思维的建立和培养是数学教学的关键所在。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影响深远。数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小学数学教学,重视数学思维的训练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一、小学数学思维的培养重点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仅仅需要学习计算方法和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维的建立和培养才是重中之重,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主要是通过数学课堂,在数学课上老师教授的思维模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思维能力。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也就是要引导孩子独立思考,能积极开动脑筋,将课本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技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只有把课堂的理论知识转换成了生活中的实践技能,学生才是真正掌握了数学学习的要点。

小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級阶段,性格特点和思想观念都还没发展成熟,小学生群体的差异性也很大,面对活泼好动性格迥异的小学生,要让他们学会主动思考就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老师要把数学课堂上抽象死板的内容转变成孩子们能接受的具体有趣的内容。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那么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就离不开老师在数学课堂上的教学和实践,老师们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为孩子们提供一个鼓励思考的学习环境。

二、小学数学思维的训练方法

(一)通过课本例题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是很枯燥的,单纯文字的教学对孩子缺少了吸引力,要让孩子们能集中注意力听讲,就要不断提问,让学生主动思考,在不断的提问与思考中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老师对例题的讲解要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当前学习重点上,再结合课本用比较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学生接受当前知识,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训练和提高。教师让学生进行的课本例题练习也就是锻炼孩子思维能力的过程,在例题中渗透思维方式教学,达到提高孩子思维能力的目的。

那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也不仅仅限于基础例题,还能利用其它多种类型的题目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问题类型如下:

1.发散性问题

小学生本身思维就很发散,拥有天马行空的想法和差异巨大的性格特点,孩子的这个特征可以加以利用,数学里面很多问题是发散的,在解决这种问题时思想也不能局限,所以多对孩子们进行发散性问题的训练也能发挥学生的思维优势,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这种问题的计算和讨论,老师一定要指导孩子从不同维度来思考,在现在的数学课堂中进行发散性问题的练习和实践也很有必要。

2.变式性问题

小学生最开始接触到数学应用题的时候都是比较简单的数量关系题,当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复杂,他们会接触到数字的更多表现形式,例如小数和分数,而在接触到分数应用题的时候,就会有大量的变式性问题出现。例如,甲工厂每天生产10台电视,乙工厂每天生产20台电视,要完成300台电视的生产任务,两家工厂合作需要多久完成?像这种类似的例题,都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研究,让他们自己思考,主动分析出这里面包含的数量关系,再用简洁的数学关系式表达出来。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问题的成功解决也会让孩子有成就感,这会大幅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自信。

3.探究性问题

在教材的引入环节中,有很多探究性问题,这都是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的问题,其实提出探究性问题除了能激励学生主动思考之外,也能帮助学生养成勇于探索积极动脑的习惯。一般的探究性问题都需要老师去启发引导学生,帮学生把题中条件列出来,再通过分析和探索得出正确的结论。

探究性问题虽然常见,但依然有孩子不知道怎么解决,老师还是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日常教学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但是老师在自己设计探究性问题的时候,也要注重知识的整合和总结,需要对比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学到新知识。老师的课堂教学还是要尽量突出思维训练,毕竟对学生来说,思维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他们成长成才。

4.相近的问题

小学数学的学习是环环相扣的,前面学过的基础简单的知识一定会出现在后面学习的复杂的知识里面,而走好每一步打好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数学学科环环相扣的特性,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遇到相似的问题的概率就很高,有一些相近的问题考察的知识点也是大同小异的,那么学生能否正确区分这些相近的问题存在的区别也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更进一步的学习。老师在引导学生解决相近的问题一定要帮助学生将之前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并且开拓新思路,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相近的问题不仅能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还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类比的方法,他们在将新旧知识进行类比的过程中就已经得到了思维的提升与进步。

(二)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技巧

小学数学的课堂学习本身就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想让数学学习多一点趣味性就需要加入适当的课堂活动,一些课堂活动的开展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寓教于乐。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要紧密联系数学知识,让数学思想渗透到学生的课堂活动里,在活动中传授思维技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知识点的传授,而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一定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颖慧.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路径研究[J].考试周刊,2018年92期.

[2]孙春鹏 孙蔚.探究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 2020年6期.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