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助力中国体育还远吗?

2021-01-10宝力高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精英队员球员

宝力高

摘要:竞技体育靠国家力量,使得我国体育人长期缺乏系统的国民教育,使得我国体育行业的整体发展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在像足球这样的大众体育项目中的差距更是明显。因此,体育与科技的融合势在必行,体教融合势在必行。

关键词:体育与科技;科技的作用

李约瑟在其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过一个重要的问题:他说“尽管中国古代有很多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发明,但为什么近代科技与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当然,这类开放性的命题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但是我认为其中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国知识精英阶层长期与工匠阶层的隔绝”。这种隔绝使得工匠们的创造没有在精英阶层得到推广,同时知识精英们的思想成果也很难在工匠中得到普及,脑与手一直是两张皮。纵观中国古代史,我们从来不缺能工巧匠,我们思想界的精英也是浩若星空,但是我们确是没有孵化出现代科学技术文化。

1.我国体育界与科技的结合现状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我们如今的体育界,新中国的体育也长期与科技界隔绝。从体育人才选拔方面看,我们选拔的体育苗子必然要符合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这娃学习不好”。很多真正能为体育行业做出进一步贡献的,产生增资价值的体育精英却被卷入高考的制度机器,最终进入别的行业,成为别的行业的庸才,而同时我们本行业的从业者因为知识能力的局限,很难将外行业的知识成果转化到训练中,很多教练员对训练方法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极大限制了我们体育行业的内部发展空间。从培养方面讲,我们长期将体育和体育竞赛工具化,缺乏对运动员终身价值的培养关怀和与之配套的知识文化能力的培养,也就使得“娃一练体育文化课成绩必然不保”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在各级各类比赛面前,我们常常为了某一块奖牌,以“一将功成万骨骷”的工作方式进行大规模的淘汰式训练。一个大的竞赛周期后,体育行业留下的是一批练伤的,练废,练的没有社会适应能力和进一步发展能力的运动员,这使得体育行业长期在一种低水平状态中循环与轮回。在代际更迭方面,因为我们运动员和其培养团队长期缺乏文化知识和科技方面的训练,严重影响了行业内外的交流,使得很多项目团队呈现出师傅传位与徒弟的小圈子模式,这使得我们体育行业内卷化严重,体育圈子越来越封闭,就越抗拒交流,越抗拒交流就越容易出现利益固化,而利益固化又加剧了圈子的进一步封闭。看看我们各级各项目教练团队,复合团队少,团伙多,现代职业合作少,江湖义气多,当真正面对国际竞争的这块照妖镜时,我们行业的低水平建设一览无余,文武双全的精英类体育人寥若晨星。只有在一些西方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小众体育项目上,我们还能保留遮羞布式的荣耀。

因此,中国体育界需要警醒,体教融合势在必行,体育成为主课,体育进高考,加速体育与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时代命题。

2.当代世界体育界与科技的关系

曼联功勋主帅弗格森爵士曾经说过,“足球这个行业给我最大的挑战是这二十年来层出不穷的训练科技与训练的手段“。而穆里尼奥这个现在仍然是国际足联评分系统里,二十年来世界上成绩最好的教练员,如今却委身于英超一家中等俱乐部,而且还屡遭球员的造反。球员何尝不想跟名帅呢?可这些球员们明确指出,穆里尼奥的训练方法有明显的可预测性,训练没有吸引力,比赛没有指导性,球员跟着他没法涨球。可见,竞技体育是残酷的,赢了你站着,输了你趴下。如果我们还是跟不上最前沿的科学训练,还是故步自封,江湖手段在世界的体育竞技舞台和体育强国的道路上是玩不转的。

3.科技对体育的影响

多特蒙德俱乐部擅长挖掘和培养足球界的青年才俊,他们在克洛普执教时期研制了一台价值千万欧元的传接球训练机。这部机器可以从不同的方向,高度,用不同的力度给身在其中的队员传球。当队员接球的瞬间,它又会提示,队员需要将球传向哪里?这个训练大大提高球员的个人能力。据说格策在该设备内训练的记录至今无人能打破,那么从训练成果的转化率来看,格策在2014年世界杯决赛补时阶段里,一气呵成的完成绝杀阿根廷的那颗进球也就不显奇怪了。看看这个进球,中国球员也许根本完成不了这么精确且连贯的动作。奔跑中,在小禁区附近,电光火石,胸停接传中球,凌空扫射,剩下的就是全世界为之欢呼了。

4.国内外体育行业的巨大差距

而反观我们自己,我们与国外体育强国在训练方法与理念上的差距是全方位的,不是带上心率带做训练监控就能弥合的。当我们还在痴迷于各种战术阵型的变化时,欧洲的足球人已经将微积分的思想引入技战术训练中,他们变换着各种条件下的小场地训练模式,让自己的队员能够赢得每个局部的对抗,让每一个局部的胜利慢慢累积成最终的胜利,他们倡导踢流水一样的足球,无形胜有形。当我们的教练员还在用灌输式的方式急于让自己的队员执行自己的战术时,国外的教练员却在着重培养队员独立思考的个性和成熟的心智,鼓励队员们在犯错中思考比赛,不断提高设计比赛的能力,鼓励他们在不断试错中去享受比赛与训练的过程,让队员们自己成为问题的解决者。当我们还在忙着给孩子们教战术打法时,外国的同行们却在鼓励孩子们将球颠耍起来,在一对一的对抗中体会博弈的妙趣。当我们还执着于“唯身体论”的傲慢与偏见时,国外的同行们却对足球项目完成了精确的定位——足球是“一项基于一定身体条件的智力运动”。当我们还在挑选跑的快,发育好,肌肉类型饱满,神经类型“兴奮型”的奔放少年时,国外的同行却在选学习成绩好,神经类型偏抑制性的队员。因此,短短十年之内,同样为足球小国的泰国都培养出本土梅西——1米58的颂克拉辛,中泰比赛中以小小身躯常常能吸引我们三名防守队员。看看比赛的过程与结果,我们能否意识到职业化的25年来,我们在足球领域似乎不仅仅是白忙乎了一场,而其他体育项目难道也不是这样吗?

5. 结语

当我们都在批评中国足球时,我们能不能也意识到,中国足球何尝不是中国体育的一个符号呢,她又何尝不是中国体育科技化、产业化和中国社会培育程度的一个符号呢,从每一次失利中,能否看到我们与世界体育强国的差距呢? 能不能看到我们的训练与体育训练科技化、科学化的差距来?中国体育人任重而道远!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不断将自己赶出“舒适区”,主动学习更多新的理念与方法,发挥出我们体育新人应有的价值;我们要不断将前沿新知引入到我们体育行业里来,同时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去诚邀各界有识之士投身于各类体育项目的发展中来,用科技与文化滋养我们的体育事业,让体育的价值惠泽每个中国人,每一个中国少年。

我们体育人,使命在肩!

猜你喜欢

精英队员球员
传接球跑位练习五则
边路进攻战术训练方法
提升传接球射门技术训练四则
金融精英速成指南
昂科威28T四驱精英型
精英云集
有笑
NBA总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