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助力西部资源枯竭型城市乡村振兴
2021-01-10杨延斐连莲
杨延斐 连莲
摘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实现西部资源枯竭型城市乡村振兴的重要途经。本文以陕西省铜川市为例,分析乡村发展中存在的产业发展困难、环境污染严重、旅游资源亟待整合等问题,提出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及对策,包括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推广瓷器文化、延伸佛教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发展特色工业旅游、借助新媒体手段等,为助力西部资源枯竭型城市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
关键词:文化;旅游;资源;融合;乡村振兴
中图法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 A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产业构成中资源型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但矿产资源的开采量已超过可采储量70%以上的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普遍面临着资源消耗殆尽、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发展阻滞等问题。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转型升级已经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西部资源枯竭型城市普遍历史文化厚重、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国家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途径。以农村发展为重心,以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作为主要抓手,带动乡村地区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科技等的振兴,积极促进资源枯竭状态下乡村地区的发展,实现乡村现代化,可以为西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有利支撑。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陕西省铜川市为例,分析铜川市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为助力西部资源枯竭型城市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启示。
一、铜川市概况
陕西省铜川市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盆地和陕北高原的接交地带。铜川曾是以煤炭开采为主的资源型老工业城市,因煤发展、因矿成市是其成长特色。随着以能源和建材工业为主导的产业不断发展,过度开采的弊端不断呈现。2009年,铜川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13年被确定为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城市。铜川市迈入了资源型城市的艰难转型之路。
铜川市具有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铜川地处陕北文化和关中文化交汇处,自古人杰地灵、人文荟萃。以药王孙思邈故里为核心形成的中医药及养生文化、汇聚千年瓷器制造史的耀瓷文化、璀璨绚丽的释教文化、照金红色革命文化、近现代工业遗产文化等,资源汇聚一地,使得铜川借助文化进行旅游开发潜力巨大。文化旅游资源已经成为铜川市除煤炭资源外的第二大优势资源,乡村地区充分利用区位和交通优势进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能有力地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稳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二、铜川市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铜川市产业结构不平衡的发展弊端不断显现,严重制约了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农村产业发展困难
自然条件是农村发展的基础。铜川市乡村地形复杂多样,先天发展条件受限,导致农业生产达不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农业经济体量在国民经济结构占比较小。农村发展缓慢,本地劳动力技能较为单一,加上乡村地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度较小,使得乡村可利用人才较少,难以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新鲜血液,难以适应新发展形势要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发展观念得不到更新,又进一步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铜川市农村产业转型发展迫切需要新的理念思路。
2.乡村地区环境污染严重
铜川市发展长期依靠煤炭开采业,粗放式的开采虽然促进了当地的经济腾飞,但陷入“资源诅咒”,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过度的矿产开发,破坏了矿产资源的合理布局性,采空区和沉陷区面积扩大。滑坡、崩塌、地裂、沉陷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出现。资源开采造成的污染,既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造成农村劳动力资源锐减,又影响乡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旅游资源亟待整合
铜川市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较为分散,彼此无紧密联系,没有进行统一品牌推广。对乡村地区优秀资源的推广力度较小,市场知名度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一直不愠不火。对当地文化资源的挖掘程度不深,乡村旅游经营方式滞后于新技术手段的发展。产品规划单一且不完善,乡村旅游发展配套设施也不够健全,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基于当地的文化资源,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亟待整合升级。
三、铜川市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及对策
依托中医药历史文化、制瓷历史文化、佛教文化、红色文化、工业遗址等特色资源汇聚一地,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有利于推进铜川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带动乡村知名度提升
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位于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是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革命先辈建立的西北地区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的成立。照金精神是大革命時期西部地区中国工农革命根据地得以发展和中国革命继续前行的动力源泉,也为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养分,对建设文化强省,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深入挖掘陕甘边照金革命历史,通过红色文化与照金香山景区开发的深度融合,形成以照金为主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围绕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努力提高乡村特色旅游的知名度,带动乡村地区与城市的同步发展。
2. 推广瓷器文化,推进乡村建设深度发展
耀州瓷是中国古代八大名窑之一,陈炉古镇坐落于铜川市东南方向15千米处,其制瓷的炉火一千多年来一直存在且永不熄火,形成“炉山不夜”的独特美景,是特色美景。促进铜川市乡村产业以现代瓷器文化为中心发展,推动当地的进一步发展振兴。深度开发陶瓷旅游产品和文化项目,大力推动特色古镇乡村建设,促进耀瓷文化的传承和兴盛。引导乡村地区居民利用地域优势,创办陶瓷工艺作坊、开展陶瓷制作文化体验,打造特色民宿,推动陶瓷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利用现代的科学与技术促进先进陶瓷产业发展,利用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支持个性化定做,不断完善产品体系。
3.依托佛教文化资源,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条
深入挖掘佛教文化内涵,创造出一系列与当地有关的旅游项目,延长旅游产品产业链,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通过举办观音文化古庙会、香山寺祈祷拥有幸福等活动,建设香山禅修小镇等,形成以佛教文化为主的金色旅游产业,带动乡村地区商业、饮食、住宿、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多元化发展。大力推进玉华宫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形成以绿色为主线,以春季观赏游、夏季避暑娱乐游、秋季爬山赏叶游、冬季雪上欢乐游等四季主题旅游活动为特点的旅游休闲胜地。
4.加强工业遗址保护利用,发展特色工业旅游
铜川是老工业城市,煤矿、水泥、“三线”建设等工业遗址分布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可以根据工业遗产资源现状和内在规律进行科学保护利用,形成各具特色、相辅相成的工业旅游资源整体优势。乡村地区人民在不改变整体风貌和布局的前提下,将工业老建筑打造成特色博物馆,利用新型媒体打造网红打卡胜地。同时加强当地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第二产业剩余资源的利用率,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带动乡村第三产业的逐步前进,促进乡村的产业转型。
5.借助新媒体手段,带动文化旅游业全面发展
利用数字技术,深入挖掘各种信息,扩大传播范围,丰富用户娱乐方式,已经成为一种崭新的媒体发展态势。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等新媒体短视频平台的不断成熟和持续发展,给农村产业发展带来了更多更方便的机会。因地制宜,依托铜川市乡村目前的资源现状和国内外旅游市场的需求,打造出一批具有铜川乡村特色的个性化商品和纪念品,培育品牌文化。结合自身资源的个性化特点,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等展开宣传,提高知名度。通过铜川乡村旅游资源的有效传播,形成有个性化特色的乡村旅游形象。同时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功能,营造出便捷、舒心、安全的旅游环境和旅游氛围,给游客带来全新的乡村旅游体验。
四、结语
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可以优化当地产业结构,是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增质提效的重要途经。以文旅融合发展助力西部资源枯竭型城市乡村振兴,一定要立足地区资源优势,结合乡村地区地理优势,善于利用各项先进技术。只有适应产业升级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地区竞争优势,才能实现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惠玉洁,王亲玲.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高地 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铜川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新西部,2021(01):95-97+100.
[2]梁永峰,譚雯.铜川市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实践与启示[J].西部大开发,2019(11):80-83.
[3] 陈晓捷. 进一步加强我市工业遗产保护的建议[EB/OL].( 2020-05-11). 铜川市政协网. http://www.sxtczx.gov.cn/html/dhfy/20200511/15441.html
基金项目:本文为陕西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西部资源枯竭型地区乡村振兴路径研究”课题( 编号: 2021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