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现状及解决方案

2021-01-10涂青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关键词:未成年人解决方案现状

摘要:互联网是当代未成年人重要的学习、社交和娱乐工具。网络对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影响日益显现。本文力求客观地反映我国未成年人的互联网使用特点和网上生活现状,并试图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未成年人  使用互联网 现状 解决方案

互联网在未成年人学习、休闲娱乐、社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中未成年人指6岁到18岁的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中专、技校等在校学生。尤其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互联网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社会动态、学习课程和与朋友保持沟通的重要保障。数据显示,未成年网民在过去半年中经常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比例达到 89.9%。上网听音乐和玩游戏仍是未成年人主要的网上休闲娱乐活动,占比分别为 64.8%和 62.5%。上网聊天作为未成年人主要的网上沟通社交活动,占比为 55.1%。短视频作为蓬勃发展的休闲娱乐类应用,比例达到49.3%,较 2019 年(46.2%)进一步提升。粉丝应援活动达到8.0%,较 2019 年(7.3%)略有提升。未成年人在使用互联网时有如下特质:

第一、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持续增长,低龄化趋势更加明显。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连续两年保持增长。2020 年达到 1.83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 94.9%,较 2019 年(93.1%)提升 1.8 个百分点,远高于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 特别是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造成全国多地学校延期开学。为保证“停課不停学”,很多学校将教学工作转移至线上,利用网课进行在线教学,推动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在学龄前就接触互联网的达到 33.7%,较 2019 年(32.9%)提升 0.8 个百分点。

第二、大多数未成年人自己拥有自己的上网设备,新型智能终端普及迅速。

未成年人拥有属于自己的上网设备的已达 82.9%,其中移动智能终端是主要上网设备。各类上网设备中,手机的拥有比例最高,其次为平板电脑。值得注意的是,本调查首次纳入的智能手表(含电话手表)的拥有比例也已达到 25.3%。随着智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相关产业日趋成熟,以及 5G 网络逐渐铺开,智能手表、智能台灯等新型智能设备在未成年人中迅速普及,这也使得未成年人隐私安全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第三、互联网保障疫情期间未成年人正常学习。

互联网成为疫情期间各地“停课不停学”的重要保障。93.6%的未成年网民在疫情期间通过网上课堂进行学习。其中,37.5%对这种教学方式非常满意;48.8%表示基本满意,但有些地方不够好。“师生互动少” 和“上课容易走神”是学生普遍认为网课存在的问题。

第四,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网络权益维护得到加强。

2020年 10 月,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网络保护”专章,首次在法律中规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随着法律体系日趋完善与专项行动持续推进,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环境不断改善。相关部门推动网络直播和视频平台使用青少年防沉迷模式,完善功能限制、时长限定、内容审核等机制,发挥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第五,部分家长网络素养存在不足,影响对子女上网的有效管理。

家庭是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场所,家长对未成年人上网的引导和管理方式直接影响着未成年人上网行为和习惯。甚至有的家长表示自己不会上网,可能导致其在子女上网管理与引导方面“简单粗暴”或“有心无力”,对于解决子女网络依赖、 沉迷游戏等问题也很难起到良好的矫治效果。

未成年人是地地道道的“网络原住民”。在信息海洋的浸泡下,他们的认知模式和行为特点带有明显的网络化特征。建议在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进程中,采取有力措施,以高质量的网络生态、网络保护、网络素养教育,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1. 完善未成年人隐私信息保护。一是对迅速普及的新兴互联网设备,比如智能手表等可穿戴上网设备,重视其可能存在的隐私安全以及涉及未成年人的内容低俗、广告营销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和查处力度。

二是完善青少年网络防沉迷机制。虽然目前已经在较大范围推广,但尚未覆盖市场上所有休闲娱乐类应用,且不同企业、不同应用间未能实现整体协同,需进一步推进青少年网络防沉迷系统统一标准,提高应用效果。

三是鼓励开发针对未成年人的专属应用。未成年人网络行为和成年网民存在差异,内容标准也有所不同,应由相关部门推动企业推出更多面向未成年人的专属应用。

2.重视未成年人网上非理性行为的监管。

随着互联网向低龄未成年人的渗透,网络娱乐对未成年用户可能造成的网络沉迷、不良内容侵蚀、过度消费等负面影响持续存在。相关部门应重视网络社区的运营行为,特别是持续加强对网络游戏和直播平台的监管,警惕未成年人在游戏充值、直播打赏和粉丝应援等领域的非理性行为,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自律习惯,正确认识网络,在丰富课余生活、扩大社交范围的同时实现“理性追星”。

4. 完善在线教育模式。网课在疫情期间对未成年人“停课不停学” 发挥重要作用,但无论公立学校的网上课堂还是民营企业的在线教育,都还需要改进完善。一是教育资源仍需丰富。建议对各地线上教育资源进行汇总,为全国学生搭建统一入口,推动教育资源公平化。二是创新线上教学方式。针对网课中互动不足的问题,增加学生抢答、知识竞赛、随堂测试等环节,强化学习体验。三是打击行业乱象。对利用网课损害未成年人权益的不法企业采取“零容忍”态度,依法从严从重处置违法违规网站平台,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网络学习环境。

5. 引导家长为子女树立榜样并提升管理能力。

形成“家长对未成年人网络教育至关重要”的共识,研究提高家长网络素养的可行方式。一是明确“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引导家长主动承担起教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互联网的责任,并提倡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二是对家长的互联网使用能力进行培训,通过社区培训、家长学校等形式,让家长具备正确管理未成年人上网的技能。三是利用社会力量解决特殊家庭的实际困难。一些孩子的父母外出务工,监护人确实难以对未成年人上网进行监管的,可由社区或社会组织提供支持,帮助他们减少对互联网的过度依赖。

作者简介:

涂青(1980年3月),性别:女,民族:汉,江西省南昌市人,学历:研究生,职称:讲师,单位:南昌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猜你喜欢

未成年人解决方案现状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简洁又轻松的Soundbar环绕声解决方案
未成年时期阅读推广研究
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健康成长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未成年人网络购物合同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