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角下高校统计学教学创新研究

2021-01-10冯苗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互联网

摘要:统计学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学习难度是很大的,这就要求高校的统计学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钻研、创新,以促进学生对于统计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最终达到适应时代需求和教学相长的目的。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统计学;教学创新

引言

统计学作为专业课,一直是高校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给统计学的教学带来了生机。很多高校在统计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了“互联网+”大数据资源,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加深了对统计学知识的理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促进了任课教师的教学创新和改革。所以说,“互联网+”大数据在高校统计学的教学应用满足了当下教育教学的要求,为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专业人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通过“互联网+”把统计学理论化

在传统的统计学教学中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的理解不够透彻,但是“互联网+”的背景下,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可以通过“互联网+”将统计学理论具体化,比如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海量数据的收集和处理,通过将理论具体化,将教学案例生活化,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丰富基础理论的教学案例,可以引进一些与时代联系紧密,与学生生活和经历有关系或者与其他学科内容有交叉的案例,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信息优势、资源优势和数据处理与信息呈現的优势,全面提升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高校的统计学课程,基础理论部分涉及了很多学科内容,应用公式来进行复杂的运算,对于高校基础年级的学生来说,高等数学中的概率和数理统计学的基础还不够扎实,因此,影响了学生们对于统计学理论部分的学习。所以,在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创新教学方式和信息呈现形式,包括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多媒体展示将大数据案例和人工统计较困难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因为有多媒体的帮助,教师也有充分的时间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而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启发和引导,以增加课堂上的教学和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统计学的贝叶斯判别知识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增加一些具体的案例,通过互联网的海量信息搜索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目前很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问题的背景,然后进行一些讲解,学生普遍就会感觉更加感兴趣,想要进一步学习,进一步去探索统计学的研究范围和神奇之处,了解其具有精确性和估计性的特点,有很多的应用价值。在讲解一些统计错误的时候,如在讲解回归谬误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将信息进行整合和梳理,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搜集相关的书籍,包括可以引用一本《平庸在商业中胜利》,以及可以用互联网将多年的道指落榜生与道指入榜生都纳入统计范围,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两者进行比较,来引导其发现统计方法的正确用法和错误用法,进一步提高其专业分析的能力和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水平。

2完善统计学实践课程设计,增强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高校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学到统计学的基础理论和一些实际应用的案例,仅仅这些是不够的,还要加强统计学科的实践课程的设计,要让学生知道在具体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应用统计学去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们对统计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我国高校目前开设的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类的科学,其最终目的是将其应用于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要能切实地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所以说,在统计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案例分析是统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案例分析环节的教学,将统计学的理论和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统计学到底有什么用,和在学习过程中和将来的工作生活中,如何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在学习统计分析和统计报告写作时,就可以结合互联网进行讲解,并注重在讲解过程中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定一个分析课题,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相关的素材,再让其运用互联网学习相应的分析方法,并通过小组讨论研究的方式,形成具体的统计分析报告。在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分析和报告撰写工作后,学生有了较强的成就感,也体会到了“互联网+”对于学习统计学的重要意义,还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提升其统计分析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通过一些实际动手或者是独立完成的任务安排,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很多工作,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体会到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快乐,并进一步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3创新沟通模式,完善互动交流活动

在课后,学生在线复习和完成基础理论作业的环节,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沟通方式,可以实时互动,教师可以随时将一些生活中的统计问题发给同学们,鼓励其及时进行分析回答,做好互动交流。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对学生进行测试,发现学生的主要突出问题,包括可以通过在线测试的方式做好错题整理和重难点、易错点梳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动态管理和微课录制,打破学习场所的局限,让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进行学习交流,提高沟通效率和小组学习的效果。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对统计学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回归分析的时候,就可以将相关的知识点分别讲解,并将不同类型的回归分析分别对应的具体应用范围作为重要的讲解内容,这时候使用互联网就可以将这些具体的应用范围转化为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案例,教师还可以将其作为教学内容或者作为课下作业,学生可以在相关范围内自由选择,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进一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最后还可以由学生进行交流,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流探讨,谈谈各种方式的回归分析有什么异同,有哪些适用范围,为什么能够这么应用,知识的边界被无限延展,学生的想象力被打开,更多的学生愿意回答问题,也有更多的学生喜欢上统计学,甚至认为统计学是一门魔术的科学。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搜集和获取有效有用的数据是重点和难点所在。在这个过程中,完全可以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上的资源,再加上学生们搜集到的信息,相比较、相补充,完善基础数据库,这是下一步的数据处理、分析以及结论的精准性的基础。

4结束语

综上述,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行业都有了崭新的变化,在高校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互联网+”大数据资源是大势所趋。统计学基于大量数据而得出结论,很重要的就是信息收集和分析整理,而互联网和大数据具有强大的信息搜集和整理分析的能力,两者的结合能够极大地促进统计学的发展,拓展统计学的研究范围,丰富其理论内涵和知识边界,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甚至可以作为其他学科研究的基础,推动其他学科研究取得更大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楠.互联网+背景下统计学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7,(08):89.

[2]何晖,齐绍平.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高校统计理念与体系创新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01):18-20.

[3]姚丽君.浅析互联网技术在高校统计工作中的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131-132.

作者简介:

冯苗(1992—),女,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试验设计,单位:商丘师范学院,476000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互联网
分析基于网络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试析网络教学平台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