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道路建筑材料教学改革的探究

2021-01-10王秋云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关键词:建筑材料教学实践课程思政

王秋云

摘要:与人文科学课程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在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课程中的作用很难发挥。以建材为例,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化和工程造价的基础课程,主要涵盖品种、工程性能、合格标准、常用建材的使用条件和检验方法。该课程本身是以对自然的认识为基础,作为一个基本的研究对象,客观而普遍,不偏离意识。对学生的培训侧重于技术和知识,课程考试的重点是技术和知识的综合应用。本课程如何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本文从教学目标、整合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改革,构建了建筑材料课程内容与“课程教学与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分析课程思政视域下道路建筑材料教学改革的探究。

关键词:建筑材料,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引言

实施“课程思政”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慢慢渗透。课程实施中的所有“假”、“大”和“空”口号都无法实现“德育”的目标,反而容易激起学生的反感。因此,探讨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点,实现有机结合是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本文以建材科学为例,将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阐述了建材科学的教学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阐述了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培养系统、辩证、有利可图、创新的工程思维的基础上,可以采取逆向课程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专业课程教师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研究,系统地整理课程知识内容,使课程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切实有效。

一、思政元素的分析与挖掘

课程思政不是要把专业课教学改成思政课模式教学或把专业课当做思政课程学习,而是在不改变原专业课程本来属性的基础上,利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和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规范,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潜在的德育功能,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念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最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真正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道路工程材料作为一门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砂石、沥青、水泥、石灰、建筑鋼材等原材料,以及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等混合料方面的内容,内容丰富多彩。本门课程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性,而且具有极强的工程实践和操作性,所以本门课程的专业教学要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同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实践技能。根据所述课程思政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点,充分挖掘与分析“道路工程材料”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传承家国情怀,学科发展与国家需求休戚相关;(2)厚植工程伦理,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3)运用马列思想,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倡导人文融通,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自信;(5)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学生的爱岗敬业以及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二、建筑材料课程思政教育现状

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必修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掌握土木工程中常用建筑材料(钢材、胶凝材料、混凝土砂浆、砌体、建筑塑料、木材、沥青等)的生产、技术要求、特性、应用及其试验技能,以便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能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建筑材料。在建筑材料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在以往的教学中,多数教师或多或少地有所涉及,但并没有把它作为教学目标制定到教学大纲中,思政教育的内容也没有作为硬性的教学任务加以完成,它的重要价值没有被充分认识。另外,工科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水平和政治素养参差不齐,要承担这个课程思政教育,对多数老师来说,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思政水平,花较多的精力和时间来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三、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与融入途径

(一)提升综合能力,优化“课程思政”内容

将职业精神贯穿融入进《建筑材料与检测》知识体系中,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1.加强职业精神学习。为更好地跟学生讲解传授职业精神的内涵,专业课教师更应注重加强职业精神的学习,注意言行举止,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不仅要在课堂中说到,还要在生活中做到,为学生起到表率作用。2.提高思政教育水平。专业课教师特点是专业能力强,思政教育水平相对较弱。这就要求我们专业课教师不断通过自学、讨论、网上培训和线下培训等多种渠道学习并提高思政教育水平,以便思政教育和专业知识合理高效的融合。3.优化教学内容。当前课程教材内容均是讲解专业知识,几无思政教育内容。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实合理补充相应的思政教育内容,调整教学任务,优化教学内容,尤其要做好、做细、做全教学方案。4.四是改进教学教法。本课程教学仅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是不能满足思政教育和专业知识融合的要求。需要专业课教师整合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具体可运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启发法、实验法和情景模拟等多种方法结合的形式,将学生引入到不同的场景中进行思考学习。5.完善思政教育机制。为使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达到良好的效果,可以以系部为单元,充分挖掘思政元素,统筹安排专业课教师、思政课程教师和辅导员围绕统一的思政主题,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制定思政教育内容,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形成课堂+生活的可持续机制,使思政教育充分融入日常生活,提高教师及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二)建立课程思政考核体系

为了在整个专业教学活动中贯彻思想政治理念,课程结业考试是检验学生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能力的一种方法。现行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基于学生的学习科学成就。对于学生来说,毕业成绩是非常重要的。当思想政治联系被添加到评价体系中时,必然会引起学生们的关注。具体措施可以是在平时成绩中考虑到学生的道德能力。例如,每组学生在确定分组任务时,提出个人参与和团队责任表,以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或者,关于最终结果的PPT报告,作为考试的一部分,将考虑所选择的研究方向是否符合课程的思想政治理念;或者在期末考试中加上开放式的问答,讨论课程对培养科学精神、爱国主义甚至工匠是否有益,并研究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四、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改革

我们依据建筑材料课程思政教学标准,分析了各个章节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再融合网络资源,形成系统的建筑材料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一是我们可以通过案例(比如关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立视频)导入教学,让学生体会中国实力和中国速度,感受“十天完工”的中国气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从而正确使用知识与技能为国家服务的观念;二是我们还可以采用“抛砖引玉”式教学,让学生观察学校“知明楼”和学校体育馆,进行钢材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以及钢材与混凝土和烧结普通砖对比优缺点等相关知识点学习,再通过讨论循序渐进地引入钢材在使用时锈蚀的防治措施有哪些。这样学生结合实际工程参与互动与思考,引导学生树立认真踏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三是利用辩证思想就具体学习内容进行细化理解,譬如说混凝土拌合物自身具备较大流动性,其能够更好地应用在施工中,然而却较易形成分层离析问题,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分析其原因。这种辩证唯物主义是学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更好地为国家的建设作出贡献。总之,教师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融入思政元素,从而做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在“课程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绳,以立德树人为教学根本,勤于思考、不断探索,并围绕“爱国主义、工程伦理、价值观、法制教育”,充分挖掘课程中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发挥课堂教育的特点,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合理融合,培养出思想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知法懂法守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J].党建,2018(10):4-6.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1).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建筑材料》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Z213281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教学实践课程思政
能自我修复的建筑材料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建筑材料的控制与管理探讨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