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研究
2021-01-10孟海鹰
孟海鹰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在水利工程中广泛的应用。生态环保意识也逐渐融入到水利工程的设计中。河道护坡在防灾减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设计理念的支持下,生态护坡可以增加河流护坡的稳定性,赋予护坡新的功能。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引言
生态护坡在满足护坡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有机结合了绿植景观、人文生态等,具备增加生物多样性、恢复生态系统等关键作用。相较于国外来讲,我国对于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相对较晚,具体的施工过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护坡工程生态、防洪、景观等功能的发挥。本文从河道生态护坡工程作用入手,以工程案例为抓手,重点探讨了护坡施工技术要点。
1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工程作用
1.1生态保护作用
河道生态护坡工程是借助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对水利工程河道周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起到改善和保护周边生态环境的作用。所以在生态护坡施工中,要求施工人员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技术的应用、材料的选择都要重视维持生态平衡。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现场周边地质、土壤环境、气候条件等进行全面调查,结合周边气候、地质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植被,这样既能够起到绿化周围环境作用,又可以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稳定土壤结构等作用。
1.2防洪抗旱
水利工程在保证下游农田灌溉的基础上,防洪抗旱也是首要的职责,而通过河道生态护坡工程能够有效的提升河流的防洪作用,这也是任何一个水利工程应该考虑的第一职责。借助生态护坡工程能够大幅度的提升水工程的防洪功能,在具体的施工环节,要密切结合当地水文情况和降雨量等数据,选择合适的植被和护坡施工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在遇到局部洪涝灾害的时候,借助护坡植被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存储洪水,降低洪水期的洪峰水量,延滞下游洪水效果,起到很好的防洪固坡作用;另外,在遇到旱灾的年份,生态护坡植被事先存储的大量水分会深入河道,很好的补给河道水量,一方面起到延缓河道干涸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为下游农田灌溉等提供必要的水量。
1.3改善周边自然环境
水利工程既有防洪减灾的作用,同时也可以维持周边生态平衡,河道生态护坡工程更应该注重维持周边环境的平衡,所以不论是施工技术的选择,还是具体的施工过程,都要重视护坡工程对于周边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植被能够更好的连接河道系统和周边的生态系统,逐步改善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
2生态护坡的类型
2.1自然材料生态护坡
(1)植草护坡。植草护坡是一种利用植被根系的加筋提高护坡土壤和坡面结构稳定性的防护手段,也和其他材料相结合,如植被与土工材料相结合的护坡结构,常见的有结合直立矮墙、混凝土方格植草等技术。在土工材料保护边坡稳定的基础上,植物的根系能够提高坡面的抗冲刷能力。(2)木桩植被复合护岸。该技术利用柱形的扰流消涡作用,在沿岸依次打入木桩以达到对护坡的抗冲刷保护作用,在上部土坡种植被。可减少地表径流,减缓河水对岸坡的侵蚀作用,岸边的栅栏与植物还可以形成景观,实现稳定性、生态性、景观性的统一。(3)厚层基材喷薄技术。该技术按比例将不同材料配置成类土壤结构,将种子、肥料,保护剂混入其中,均匀喷涂于岸面,为绿植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植物具有良好的护坡和绿化作用。该技术可修复环境和提高护坡的稳定性,对护坡的保护具有促进作用。
2.2生态混凝土
在河道治理后,要在河道中铺设生态混凝土,利用先进的混凝土技术,实现生态功能。为了满足施工环境和工程特点,最常见的混凝土技术就是多孔混凝土,在制作混凝土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粗骨料和细骨料的比例,根据实际河道的温度区间等因素加入添加剂。对于多孔混凝土的孔洞部分,要加入保水剂。通过混凝土孔,植被与水域中的水分能够充分与河道位置的土壤和岩石连接。在汛期,混凝土孔道能够有效减缓河道压力,还能保证河道的稳定性。采用砌筑技术可增强护坡的生态结构,让坡体变得更加稳定,也突出了坡体生态特性。
2.3金属材料生态护坡
(1)生态石笼网结构护岸。该技术利用铁丝网笼将碎石、土块及肥料混合构成种植基,通过种植基构成土墙或台阶式护坡,通常坡面种绿植以起到绿化和抗冲刷作用,常用于流速较大河段。根据不同力学特点分为重力式挡土墙防护结构、半重力式挡土墙防护结构、稳定路基结构、加筋锚固防護结构。(2)金属丝网箱护岸。该技术在通常将五层或六层金属丝网箱叠在一起,并用石料对网箱内部进行填充,对网箱的钢丝进行防腐处理以提高耐久性。网箱内填充材料的孔隙有助于护岸内空气、水分的自由交换和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生长,还能够起到保持水土和消声敛光的作用。
2.4维护河道内水生动物种群多样性
生态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功能是维护河道内生物的多样性。目前,我国大部分水体富氧化十分严重,为提高河道内水生动物种群的数量与种类,引入生态水利的理念,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水体净化效率,从而维持水体内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例如鲫鱼、螺等生物能清除水中的浮游生物及污染物,睡莲等植物能抑制浮游生物的生长,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因此,可以适当提高类似生物的群体数量,通过河道内的生态循环体系提高自身的保护力,促进河道内生物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保证护坡安全的前提下,工程单位要合理运用相关技术,在不同环境中实现生态护坡,贯彻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发展过程中,要从各种细节入手,保证护坡主体功能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植被,保护原有生态环境,对环境正常运转起到辅助作用。最后,工程单位还要加强管理工作,保证设计内容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刘云云,王桂英.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要点[J].居舍,2021,(2):37-38.
[2]王洪波.河道生态护坡理论与技术的产生及其发展[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1,3(6):151-153.
[3]庄紫龙.河道装配式预制框式挡墙生态护坡施工[J].内蒙古水利,2020,(8):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