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1-10丁伟
丁伟
摘要:进入历史新时期,我国经济复苏,各领域发展呈现上升趋势,这其中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随着城市化发展目标的渗透,社会对水利工程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这就需要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只有工程质量得到保障,才能推动后续生产作业的顺利进行,进而为我国城市发展及当代人生活创造理想的条件。本文就先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展开探讨,之后探究当下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给出相应的质量管理策略,希望推动整体工程的高质量竣工。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城市化发展中,基础建设工程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社会对该类建设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水利工程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其关乎人类社会的有序运行,故而专业领域对水利工程质量也有了严格要求。在具体作业中,必须加强该项目的质量管理,以适应日益扩张的工程规模,使各环节有序发展,维护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
1在水利工程中开展质量管理的意义
1.1加大水利设施利用率,优化设施功能
国家开展水利工程建设,是为防止水害,发挥出水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造福于人民。故而水利工程具有涉及面广、任务重的性质属性。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开展质量管理工作能够使各环节有序进行,合理利用水利设施,发挥其最大功能,在确保工程进度的前提下,提升水利工程的技术水平,延长水利工程的寿命,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
1.2维护工程综合效益
上面提到过水利工程具有影响面广,任务量大的特征,其在防洪、抗旱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在水利工程中开展质量管理工作,能够最大程度地约束各施工环节,加强作业的规范性,从而缓解干旱、水涝带来的不良影响,保障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再者,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还有助于水资源的科学调配,使水资源作用于工业、农业生产中,为社会创造理想效益[1]。不仅如此,做好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还能促使水利设施发挥自身的运输、电能生产功能,协调多方面生产,造福社会。
2水利工程中质量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
2.1管理意识缺失
意识认知决定一件事的成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若想发挥出质量管理最大作用,建立人员的意识认知极为重要。但实际情况是,在当下的水利施工中,管理人员不够重视质量管理工作,对于该项工作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在具体落实中经常敷衍了事,没有肩负起质量监管的重任。也正应为监管人员错误的认知,工人存在不规范操作现象,各环节施工作业存在诸多质量问题,最终给工程埋下了安全隐患,或者因质量不达标无法完工,即使工程前期已经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最终结果并不理想,降低了工程的综合效益。
2.2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
水利工程建设中,不仅涉及到城市环境,还经常在山区展开施工作业,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在该环境下展开水利工程建设,对质量管理制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该制度必须根据工程实际,作出适当改变,扩大覆盖面,完善管理体系。但纵观当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存在不健全现象,无法满足山区地区工程建设的需要,管理工作无法贯穿始终,且制度体系也不适合实际工程作业,最终降低了水利工程的质量,埋下了诸多的安全隐患。
2.3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过关
水利工程建设及质量管理都是以人为主体,包括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等,如果这些人员在技术能力和素质水平方面有限,业务能力及现场经验不够扎实丰富,则会引起诸多质量问题。如当工程中遇到技术问题时,由于施工人员专业能力欠缺,无法采取有效策略加以解决。又由于工程参建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过关,在施工前无法全方位掌握新的施工技术与工艺,再加上自身知识水平有限,在面对难度较大的工程任务时,根本不能胜任,作业完成度低,工程质量低,这也会阻碍工程的有序开展。
2.4保养维护环节受到忽视
施工环节结束,并不代表整体工程全部结束,还需要后期的保养与维护。在过去阶段,水利工程已经经历过前期的方案计划及之后的方案实施、施工环节的质量把控,但这并不能够保证整体工程建设质量。为让水利工程得到更好的发展,发挥出其最大功能,工程后期的保养与维护必不可少。在一些水利工程项目中,尽管建设前和建设中都能够有效控制建设质量,但是由于建成后没有重视相应的保养维护工作,也会造成工程主体老化损坏、通道堵塞破坏等问题,影响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2]。從上可以看出,如果在保养维护环节存在管理疏忽,则会给工程带去质量问题,抑制工程作用的发挥。当问题严重时,还可能使水利系统面临全面瘫痪的危机,威胁社会的和谐稳定。
3优化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措施
上面论述了水利工程建设中,质量管理存在的各项不足。为提升工程管理水平,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还需要采取相关措施规范质量管理工作。下面将从深化管理意识,健全管理制度,提高人员专业素质以及加强后期保养维护几个方面实行具体探究。
3.1深化管理意识
水利工程的质量与监管人员有着很大的关系。只有负责质量监管的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高度重视工程的质量管理,方能有效完成质量管理任务,全面监管水利工程,防止质量问题的存在。为增强监管人员的管理意识,使其认识到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企业可以组织专家讲座,为监管人员普及质量管理相关知识,深化其责任感,了解监管缺失可能引发的多种危害,从而认真完成质量管理工作,合理规范各环节作业,避免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
3.2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是保证相关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故而有必要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一方面,将施工单位中所有部门肩负的职责予以梳理,改善水利工程施工期间质量控制效果;另一方面,各部门人员要明确自身工作任务,高效完成本职工作,加强水利施工的规范性,使各环节紧密相连,严格遵循制度体系展开作业。再者,质量管理制度必须落实到水利工程项目的始终,各环节均应遵循制度要求,发挥出质量管理的最大作用,为项目的高质量进行打下基础。不仅如此,还应根据工程实际,适当调整质量管理制度,使之更适应水利项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将存在质量隐患的环节及时消灭于萌芽状态。并及时记录水利工程质检情况,质检记录必须定期整理,从而为后续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推动整体工程的有序进行。
3.3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
人在一项工程中极为关键,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工程的实时动态,作出有效反应,保障工程的高质量竣工。故而提高工程人员的专业素质很有必要。一项水利工程的高质量竣工,离不开设计人员、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全力投入,只有多方合力才能打造优质工程。在工程施工环节,可以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培养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断扩展人员的知识储备,使其掌握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进而有效应用在实际工程中,面对突发问题时,也有能力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3]。再者,还需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对其展开安全教育和专业培训,保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范展开操作,服从管理人员的安排,助力工程高效完工。
3.4加强工程后期的保养与维护
一项工程的顺利竣工,不仅要有优良的设计方案,严格的后续执行,施工期间的多样化管理,还应做好工程后期的保养与维护,只有完成该项任务,才能保证整体工程的建设水平,发挥出水利系统的最大作用。水利工程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水利工程后期的保养与维护关系到整个水利工程的功能作用,为社会创造价值。在水利工程中落实后期保养与维护工作,能够优化系统性能,防止水利设施遭到损坏。对于具体环节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加以解决,以免问题扩大危及整个系统工程,降低水利工程的危险系数。
另外,若想发挥出水利工程的最大作用,改善城市水系统,良好的养护工作不可或缺。该项工作应由专业的水利工程维修人员负责保养和维护水利工程,增加水利工程的日常巡逻,有效处理工程质量问题,防止风险隐患的出现。为更好地完成后期的保养维护工作,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以确保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促进各项管理任务的落实,发挥其作用,为水利工程的顺利竣工提供支持。
4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關乎城市的良好建设以及人民的生活质量。而质量管理在水利工程中极为关键,其关乎整体工程的高效运行,决定着水利系统功能的发挥。上文从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优化工程人员专业素养、加强后期保养与维护多个方面展开论述,力求打造优质的水利工程项目,为现代社会的前行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孟金红.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No.597(16):110-111+113.
[2]李炯霞,孙金芬.浅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2021(2012-16):144-144.
[3]杨洁.浅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珠江水运,2020,No.513(17):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