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2021-01-10陈前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8期
关键词:小麦栽培技术

陈前

摘要:本文分别从采用科学的办法整地、合理选用小麦种子、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做好田间管理工作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方法等方面,指出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实现小麦种植的增产增收。

关键词: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在我国,小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小麦的需求量也随之扩大,对小麦种植的产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小麦的绿色高产栽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采用科学的办法整地

在过去的小麦种植期间,由于一些细节方面的处理不够科学,田地的耕作效率偏低,比较常见的是化肥、农药使用不科学等问题,这些问题会降低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土壤中会沉积一些有害的物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保证小麦种植的绿色、高产,首先需要从整地入手。在小麦种植环节中,应当建立起合理的轮作制度,尽量不要在相同的地块持续种植同一种农作物,通常来说,小麦种植田最好选择那些地势比较高、便于灌溉、通风性良好的地块,在分析之后开展土壤的改良工作,确保整地工作的精细化。一般来说,在收取小麦之后需要对土壤展开一次深耕,不仅如此,还要做到秸秆还田,如此可以打造比较理想的耕作结构,保证土壤的疏松度。通常来说,每隔2年可以使用机械设备进行一次深松操作。在确定好种植地块之后,需要注意给土壤施肥,保证土壤中的营养,加速小麦的生长。在播种后的施肥工作中,尽量施用有机肥,每亩小麦有机肥的用量控制在1500千克到2000千克之间,如果使用商品肥,用量需要控制在每亩100千克到150千克之间[1]。

二、合理选用小麦种子

要想做好小麦绿色高产栽培工作,还需要精心选择小麦种子,以此来保证小麦的产量与质量,帮助种植户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通常来说,需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种子,或者是按照农业部门的推荐合理选择小麦品种,保障小麦种植的质量。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关注种子的研发工作,全国各地都在推广新的品种,小麦种植户可以结合以往的经验、气候条件、温度与湿度的实际情况等等,確定种植的小麦品种。

在播种之前,需要进行种子的处理,最好要统一处理种子。最常用的种子处理办法是取一定的饱和食盐水浸泡小麦种子,通过这样的方法除掉小麦种子里面的一些有害物质,同时过滤那些损伤比较重、瘪粒的种子。在浸种操作后还需要用药剂拌种,给种子包衣时尽量选用那些污染小、毒性低的药物。在实际的种植之前,若种植田地内曾发生过比较严重的病虫害,可以按照0.1%到0.5%的占比取适量的浓度为2%的戊唑醇,或者是按照0.15%的占比取适量的浓度为15%的三唑酮。若种植地块发生过多起地下病虫害问题,可以按照0.2%的比例取适量高浓度是35%的甲基硫环磷乳油或者是浓度为40%的甲基乙硫磷乳油拌种,拌种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焖至4h-6h,晾晒之后再进行播种。

三、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要想提高小麦种植的出苗率,应当注意培育壮苗,在实际的种植活动中,还要科学地决定播种的日期。通常来说,小麦的播种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水土环境与区域状况,建立良好的种植制度,小麦种植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按照具体情况确定种植的日期。针对那些干旱缺水的地区,小麦种植工作最好在10月份的上旬开展,若小麦种植地灌溉非常方便,可以适当地延后播种日期,于10月下旬进行播种。每亩地小麦的播种量大概在7.5千克到10千克之间,若延期播种,需要适当地增加播种量。在小麦播种的整个环节中,种植人员需要做到一次性操作,播种和施肥工作同步开展,同时要保证播种的深度一致,避免发生重复播种的问题。

四、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在小麦的3到4叶期需要使用镇压器镇压1到2次青苗,提高小麦的抗倒能力,在小麦的4到5叶期,施用化学药剂除草,结合田地中杂草的类型,选用无残留、不会影响下茬作物的化学药物,按照说明书认真配比。通常情况下,在处理田间的阔叶杂草时,可以使用2,4-D丁酯混合物、苯磺隆等药物,在处理田间单子叶杂草时,可以使用精噁唑禾草灵药物。在收获小麦时,可以结合天气情况,使用联合收割机收小麦,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提前开展割晒作业[2]。

五、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在小麦起身到拔节之前,如果发生病虫害问题,将会严重降低小麦的产量,给小麦种植户造成巨大的损失,阻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要提高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小麦病虫害种类有很多,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问题,可以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方法:(1)纹枯病:在小麦的拔节期,可以使用三唑醇粉剂、井冈霉素水剂、三唑酮乳油、利克菌等药物兑水(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控制药物和水的配比),将混合物喷施在小麦表面。在小麦的返青期到拔节期,如果病株的占比达到10%,需要取适量的井冈霉素兑水喷洒在病株的发病部位,如果麦田的纹枯病比较严重,需要隔7到10天再用药一次。(2)白粉病,该病常发生在拔节后的3到4叶期,当发现此种病虫害后,可以使用粉锈宁粉剂、特谱唑粉剂、粉锈宁乳液等药物处理。(3)赤霉病,结露天气或者是长时间阴雨天气容易增加小麦发生赤霉病的概率,防治此种病虫害最佳的时期是小麦的扬花期,如果未能在此时期开展赤霉病的防治工作,之后再使用多少次药都很难取得理想的结果。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使用一体化喷雾设施或者是农用无人机等装置施药,减少药物的用量,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率。(4)蚜虫,如果发现苗期发现每株小麦有4到5头蚜虫时,需要立刻采取防治措施,如果是冬前防治,需要适当的增加药剂的用量和浓度。在小麦的扬花到灌浆初期,当蚜株率超过25%时,需要立刻采取药物防治措施[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是农业大国,不少地区以种植小麦为生,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小麦的栽培技术,有效防治小麦的病虫害,为小麦打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保证小麦的绿色、高产,提高小麦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为亮.优质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21,39(15):60-61.

[2]孔嫚,鹿长金.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方法[J].农家参谋,2021(09):39-40.

[3]袁玉顺.山地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要点[J].农村实用技术,2021(02):64-65.

猜你喜欢

小麦栽培技术
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兄弟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