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财务管理课程中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分析
2021-01-10杨帆
杨帆
摘要:现代教育阶段为高职院校管理工作创新提供了多元化的载体,在对各项工作内容进行部署和安排的过程中,要结合高职院校财务会计等专业设定的基本需求,对课程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和检查,既可以优化资金分配的合理性,也可以通过管理问题的深度剖析,进一步的对现代化的财务战略管理目标进行设定。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积极把握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将其落到实处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策略
引言:
当前发展形势之下,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为高职院校指明了发展方向。在对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进行开展的过程中,积极了解质量评价管理体系构建的重要价值,通过正确导向作用的发挥,加强科学构建原则的落实十分重要。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考虑到地方经济发展、高校等多主体关系的衡量,通过资金使用效益的调动,最大程度上落实全新的教育理念。所以,了解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当中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十分重要。
一、高职院校加强财务管理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价值
对于会计专业来讲,财务管理作为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开展的核心课程,在优秀人才培养层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加强财务管理型人才的优化,也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重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具有重要价值。首先,加强财务管理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既可以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也可以通过实践能力、操作技能的优化,更加科学地开设不同的课程内容,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强。其次,加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也可以以此为基本的衡量依据,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调整自身的教学策略,加强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最后,注重财务管理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也可以改善当前教学工作部署不科学等不良现状。通过科学教学模式的展现,培养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
二、加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完善的重要依据
在对高职院校的发展状态进行了解的过程中,要积极结合宏观发展政策,对财务管理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构建依据进行分析,这样可以通过多元化内容的展现,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具体内容主要分析如下:
2.1重点了解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开设的现状
从教学管理现状的角度来看,很多高职院校都积极对实践型、实用型人才进行培养,以此为发展目标,更好的对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落实。但是,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在对财务会计专业进行设置的过程中,虽然实践性比较强,但是很多课程的开设仍然以传统的知识讲解为主。在期末测评过程中,没有重点突出财务管理的实践性特征,在先进思想渗透层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实践环节的落实不到位,不能有效的通过讲练结合以及分组讨论,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高效。整体的实践过程、评价标准并不完善,不能有效的展现全新的教学思想。
2.2社会发展对于财务管理人才需求逐渐增大
从我国宏观发展政策落实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单位还是其他社会组织,对于财务管理型人才的需求都在逐渐增大。很多职业院校在对财务管理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虽然培养了专业的人才,但是在实践能力层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不能有效的对正确的财务管理教学进行有序的推进,整体的评价体系并不完善。而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大,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就不能有效的发挥评价体系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对评价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的实践环节,鼓励学生上手操作,拓展自身的学习思维。通过实用性人才的优化,使学生学习更加主动积极。
三、高职财务管理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
高职院校要紧密结合自身的培养目标,重点了解财务管理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要素。通过合理安排,科学的设定各类培养内容。一般来讲,在对基本教学管理策略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主要从机构成立、主体适用等不同层面入手,深入探讨提升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评价体系的方法和策略。
3.1注重专门课程评价组织机构的构建
为了展现全面化的财务管理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以专业机构成立为基本的突破点,对课程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构建十分重要。在这个过程中,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机构职能进行发挥,通过专业课程评价指标衡量标准的调研,最大程度上对专业化的实施方案进行展现,各个工作人员要各司其职,明确自身的职责。比如,部分教师进行指标调研,部分教师负责数据记录等。
3.2注重评价体系适用主体的明确
在对各类教学活动进行开展的过程中,要将评价体系的适用主体进行鲜明的区分,一般要分为教师和学生,也就是需要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结果,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从全面化的角度出发,对多元化的学习成果评价指标进行构建。首先,在对教师的授课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期末平均成绩出勤率等相关的指标,对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进行构建。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态度与学生的互动情况,课程当中是否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否密切等等都可以通过多元化衡量标准的落实,对综合化的评价系统进行构建。而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平时成绩的了解,将日常的学习表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纳入到整体的体系构建之中,使学生自身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对知识学习、操作技能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解,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全面。
3.3构建完善的质量评价指标
当然,在对财务管理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也要对健全化的评价系统进行构建,从科学化的角度出发,将学生的日常学习能力,课堂表现、参加实践活动的具体态度等融入于日常教学管理中来,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充分的兴趣,才能够加強自我,提升认识,这时我们就应该构建系统化的评价体系,对完善的奖惩机制、考核机制进行构建,使其可以通过规范化的操作,推动学生主动创新。另外,要发挥先进技术平台的优势。比如,我们利用多媒体等相关的设备,对云课堂等教学模式进行引入。通过学生学习情况的回放观看,对大数据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加入智能化的问卷调查,对云课堂平台之中的质量评估进行展现,使学生可以巩固自身的技术知识,加强课堂趣味性的展现。
结束语:
总而言之,进入到高职教学阶段,在对财务管理课程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既要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也要从学生主动性激发等不同形式角度出发,更加科学的把握具体的衡量标准,从而通过正确价值理念的渗透,提升高职财务管理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浩. 高职财务管理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分析[J]. 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6):141-142.
[2]张晓,郁云. 高职财务管理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 时代金融,2018(35):304-305.
[3]岳惠玲.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河北企业,2014(11):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