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注重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2021-01-10齐小龙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情感表达主动性

齐小龙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学生作为音乐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对音音乐的理解达到乐情感体验的基本要求。我从教学这一角度来阐述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以此为出发点来进行论证,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关键词:音乐欣赏;主动性;创造性;情感表达

“音乐欣赏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因为“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中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点”但是,音乐欣赏教学一直是中学音乐教学中乃至师范音乐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而且在目前为数不多的音乐欣赏教学中,一味地重教师的讲解与描述而轻學生的感受与体验,一味地强调静而忽视动,严重地影响了音乐欣赏的教学效果。应该从师范的音乐欣赏课开始,改变传统的欣赏教学模式,改变欣赏课中学生总是被动听赏的教学方法,因为“音乐欣赏教学,不仅仅指以欣赏为教学内容的教学,而且它要求整个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艺术欣赏活动”,因此要使学生在音乐欣赏中进行研究性学习,能够主动参与欣赏之中的音乐表演与实践,发挥其创造性。

1、传统的音乐欣赏方式

传统的音乐欣赏课几乎都是以听赏为主。一般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1)、教师简要地向学生讲述欣赏作品的名称和形式,为醒目起见,可用板书;(2)、介绍作者、时代背景、流传情况以及主题思想;(3)、请学生听赏(初听);(4)、将作品音乐中的细节做以分述;(5)、再欣赏一遍(复听),大型作品可分段听,教师可作简短说明;(6)、介绍作品涉及到的音乐常识;(7)、简短小结。可请学生谈体会。注意引导学生理解“音乐语言”,使其懂得音乐的表现手段,引导学生听懂音乐、理解音乐、热爱音乐。

2、传统音乐欣赏方式存在的弊端

以上传统的音乐欣赏存在以下几大弊端:(1)、只通过教师的简单讲解与聆听,对作品的印象不够深刻;(2)、学生是被动学习、被动接受,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3)、以讲为主,学生参与少,主体作用不明显;(4)、学生只能欣赏演奏(唱)者对作品的再创作,无法体现自身的创造性。

3、针对存在弊端采取的措施

鉴于以上欣赏课存在的缺点,本人曾在欣赏课中做过大胆的尝试,在教学全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及艺术实践,教师只充分发挥引导和辅助作用。例如本人曾在一年级搞过的一次戏曲欣赏课,学生的收益绝不仅仅在课堂之上,在整个课前准备过程中就已受益匪浅。

教师首先提出课前要求,把握主题方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和研究中国戏曲的有关资料,并且要求所有的学生各有分工,全员参与戏曲表演,同时要求用他们所掌握的戏曲知识对其他组的研究成果和表演进行专业评论;其次,教师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准备教学设备,为学生们的研究性学习和艺术实践准备条件。例如音像资料、服装、道具等;协助学生的学习与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辅助作用。

在戏曲欣赏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探讨了解中国戏曲的重要意义、中国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共同研究我国戏曲的种类及发展概况。以小组为单位,分组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介绍所选曲目的故事概要以及所表演的唱段的情节、内容,然后扮相,表演精彩唱段,再由其它组的同学进行专业讲评:由唱、念、作、打的基本要领,到生、旦、净、丑的扮彩装饰,以及各个剧种的唱腔特点·····.同学们表演过程中的一招一式惟妙惟肖,唱腔念白更是声情并茂,有的唱段朴实明快,有的唱段悲壮激昂,有的唱段清新柔美,有的唱段诗情画意·····,学生们表演了许多精彩片段:有评剧《花为媒》中的《报花名》;有越剧《红楼梦》中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有传统京剧《包龙图打坐开封府》;有豫剧《花木兰》中的《谁说女子不如男》;也有黄梅戏《天仙配》中的《夫妻双双把家还》;《女驸马》……,虽然没有专业演员的精湛技艺,但却不乏专业演员的全情投入。通过演唱等艺术实践,增强了对中国戏曲的了解与体验;通过参与研究,对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与掌握,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提高其理论研究能力与实践能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给予其广阔的创造与发展的空间,使其由传统的只能被动的听赏学习中走出来,积极地去感受美、创造美,陶冶其高尚的艺术情操。正像音乐特级教师孙宝清老师在谈到音乐欣赏教学时所说的“欣赏是音乐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的。”

老师授课时要给予学生们广阔的展示和创新能力的空间,由传统的听赏教学中走出来,让学生们进行研究性,发展性,创造性的学习,通过师生精心策划,准备与表演,学生们一定能从中体会到成功与快乐,这样既培养了其对民族灿烂文化探索研究的兴趣和热爱的情感,又能使其从这种完美的艺术学习中感受美,创造美,陶冶了其艺术情操。

参考文献

[1]柳斌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小学音乐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2]杨瑞敏《我国学校艺术教育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全国省市教委主任美育学习班讲稿.

[3]《音乐研究》  2000年第一期至2003年第二期.

[4]《第一、二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情感表达主动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探讨核技术专业教学中强化电子技术的学习
巧用图谱 事半功倍
解析高中语文试卷讲评改革的必要性
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浅析材料在绘画中意义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对幼儿情感表达的影响
音乐欣赏中的审美心理定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