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摄像艺术的表达与创新研究

2021-01-10刘正航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23期
关键词:创新策略

刘正航

【摘要】电视的诞生带给了大众丰富多彩的生活,电视摄像艺术的表达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栏目的优劣程度,要想展现一档优秀的电视栏目,必须建立在优异的电视摄像艺术基础上。电视摄像属于艺术学科之一,多年以来已有属于自身的发展形式产生。通过研究电视摄像艺术的表达与创新,能打造更具特色的电视栏目,丰富人们的日常娱乐生活。本文阐述了电视摄像基本要求,指出了常见的艺术表达方式,并探讨了创新艺术表达的策略,以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电视摄像;艺术表达;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23.089

电视节目创作中,作为精湛艺术存在的电视摄像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其艺术表达形式直接影响着电视节目表达效果。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电视节目的要求也在持续变更,为了满足群众的需求必须持续探索电视摄像改革创新道路。在创新发展电视摄像艺术表达形式的基础上,促进电视节目表达效果的提高,从而帮助电视节目获取更高的收视率。

1. 电视摄像基本要求

1.1 正确曝光和聚焦

曝光控制是影响画面构成及拍摄物体美感的关键因素。电视拍摄中,通过正确曝光能确保构成画面内容的层次性且更加丰富,且色彩还原也更逼真;反之,如果曝光不充足,会有相对灰暗的画面形成。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电视摄像中普及了先进设备的应用,相应的也增加了画面聚焦难度。在电视摄像实践过程中,为了全面把握色彩和焦点就必须充分利用高清色彩监视器。而在高清设备拍摄工作中,有利于电视摄像艺术感增强的大光孔机器,由于无法实现焦点的精确掌握,因此已不再适用。

1.2 保证镜头平稳

电视摄像中始终维持镜头的平稳状态,方可构建清晰、平稳适度的画面。实际拍摄中通过平稳的推、拉、摇镜头,能够清晰展现主体的动作和变化等,否则后续在剪辑中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在活体物体运动过程的拍摄中,一般涉及了移动镜头的使用,此类镜头对场面要求较大,且会囊括大量景物内容,构建出的画面层次也较为复杂,观众在观看中能形成恢弘大气的体验。

2. 电视摄像常见艺术表达方式

2.1 有机结合时间与空间的艺术表达

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的电视摄像,且形成了两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并被广泛应用至专题纪实、影视剧等节目拍摄中。以新闻节目摄像为例,其对节目时效性十分关注,结合电视摄像能够再现以往发生事情的情景,此时的电视摄像发挥着记忆机器的作用,能够完整记录过去发生的事情,同时在一个画面中整合不同时间的画面,彰显电视摄像艺术魅力。此类表达形式也被运用至《三国演义》这一电视剧的拍摄中,在有机结合时间与空间的基础上,为观众呈现了东汉末年至西晋期间的风云历史,再现了当时战争的情况,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能对三国时代的社会矛盾与斗争形成真切地感受,采取电视摄像艺术在现代社会中表达历史文化的方式,还能加深观众的体验。

2.2 融合视听语言的艺术表达

电视诞生后短时间内便发展为人口综合覆盖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媒介,会直接影响受众的生活方式。电视与杂志、报纸及广播相比而言,具备更丰富的信息内容,可带给受众多种感官同步的强烈刺激。电视摄像中由于有机结合了图像、声音和动作,所以呈现出的画面更生动更形象,然而这也进一步提高了对电视摄像艺术表达的要求,在突出角度、色彩及光度运用合理性的基础上,也要对镜头中人与物动静变化予以关注。以动态画面拍摄为例,综合人物语言及肢体动作的利益,可促进表达效果的提升;而在静态画面拍摄中,通过无声语言及动作的利用营造宁静的场景。所以电视摄像艺术表达中,需要以节目需要为根据合理搭配语言、图像及动作三种视听语言,切忌简单地杂糅感官信息。同时,电视摄像中主次要关系的明晰十分重要,突出其中一种削弱其余一两种,能带给受众更强烈的体验。在使用视听语言时,如果背离了相关的规律,可能会出现节目内容重点不明确的情况,导致观众产生不明不白的感觉。

2.3 侧重客观的表达方式

电视摄像多以客观描述人物、事件为主,掺杂带有主观色彩的评论相对偏少,所以能够呈现出更全面真实的内容。综合来看,电视节目是以客观事实为还原为目的,通过还原特定的时空,预留了一定的想象与思考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电视节目也有少数评论类栏目存在,然而多以载体、媒介等功能为主,负责记录这部分观点意见,本身价值取向并不明显。以新闻事业组成之一的《新闻联播》栏目为例,该栏目是宣传工作的主要途径,家国、民族色彩浓厚,在表达意见观点时的价值取向十分明确。然而,在其他类型节目中,此类价值取向明显不存在,进一步证实了电视摄像的“客观”,“主观”的意见取决于节目题材和内容。

2.4 强调构图的表达形式

构图是电视摄像关键内容之一,为了保障电视画面质量,就必须突出沟通的合理性。画面沟通可以体现电视摄像主体,通过主次分明结构的构建,同样能够充分反映电视节目主体。首先,构图处理中,关键在于主体的充分展现,但该过程中也应当对陪体予以一定的关注。以某电视新闻报道为例,选择部分地域标记为陪体,在主体与陪体相互搭配、衬托的基础上,能够更精准地向观众传达新闻信息。其次,环境也是影响画面构图质量的因素之一。通过环境画面的应用衬托画面主体,在突出背景、前景与合景应用合理性的前提下,合理营造氛围,强化受众的视觉体验。最后,画面构图质量也取决于线条构成形式。画面构图过程中,要注重主体和陪体间线条的有效协调,突出两者间呼应的有效性,确保能够充分展现不同物体的特征。同时,在构图过程中通过线条、色彩及光线等因素的综合应用,能够促进画面层次感的提升。以射击比赛的拍摄为例,在画面构图中需要着重凸显射击选手举枪、瞄靶、设计整个过程,确保视觉效果良好的同时,能够带动節目质量的提升。

3. 电视摄像艺术的创新策略

3.1 融入优秀文化,彰显艺术特色

作为电视摄像灵感来源的优秀文化,对电视摄像艺术水平发展构成直接影响。当前,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不断,电视摄像需要汲取良莠不齐的文化中有价值的养分,在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原则的基础上表达摄像艺术,在对新摄像技术和表达技巧学习与借鉴的同时,积极融入本土特色文化,彰显艺术特色。首先,电视摄像表达中应当寻找传统文化中适宜的切入点,构造突出东方审美的画面。以我国传统绘画为例,画面表达中讲究情与景的和谐交融,具备传神的写意风,而在拍摄电视节目时应用传统绘画,能揭露人物的心境,获取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不但能打造出具备文化特色的电视节目,同时也能具体表现文化自信。以《舌尖上的中国》摄像为例,便彰显了水墨风的巧妙融合,细腻的画面结合可口的美食,节目整体效果十分优异。该系列纪录片在镜头运用方面,通过空镜头、特写镜头的频繁使用,更清晰的展现了时间先后、人物关系及食物细节。其次,电视摄像中,融入适当的西方审美元素,能够打造出别出一格的电视节目。在现代、后现代艺术观点滋养下,综合国外文化的应用,能够丰富摄像表达中的表现形式,打造的节目也能更好地吸引观众注意力。

3.2 彰显以人为本,创新摄像思路

我国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以人为本”重要思想也更加重视,电视摄像同样需要注重摄像思路的创新,有机结合艺术性和以人为本思想,夯实电视摄像快速稳定发展的基础。电视摄像在彰显以人为本思想的过程中,应当对社会公眾日常生活及情感变化予以关注,确保电视摄像艺术与社会及人们生活的现实表达相适应,要对群众生活困难予以关心,与群众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在摄像的实践中,要合理调整拍摄角度,且在拍摄题材选择中也要对民众生活予以考虑,着重关注购房、医疗保险及物业等广泛存在于社会中的问题,聚焦生活焦点热点话题,持续推进摄像技术与手法的创新,且要注重为人民服务宗旨与理念的体现,通过以人为本思想的全面体现,能更好地吸引群众的注意力,获取群众更多的认可与支持,从而带动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3.3 深度融合电视摄像技术和艺术

电视摄像属于一门学科和艺术,在应用摄像技术的同时,也需要对艺术方面的因素予以足够的考虑。因此,摄像师应当深度融合摄像技术与艺术表现,赋予作品相对完整的生命力。在具体的摄像中,通过融合语音、图像和动作,在三者联合的作用下彰显情节或感情较为完整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声音、图像和动作在摄像中并非需要完全同步,摄像师在应用拍摄技术时完成了此类元素的记录后,可通过整合应用后期技术手段及艺术表现方式来达成三者的同步性。特定情况下,面对有着特定情感和气氛表达的需要时,可将其中部分元素舍弃,最终达成的效果或许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综合而言,在有机融合语音、图像和动作的过程中并非是始终不变的,具体应当跟随摄影师想法作出合理的变动。

4. 结语

综上所述,电视摄像艺术表达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节目的精彩程度。当前时代,由于媒介环境产生了巨大变化,且受众也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需求,电视摄像在应用结合时间与空间、融合视听语言、侧重客观及强调构图等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也需要深入探索艺术表达的新方式,积极引入优秀文化,借鉴国外艺术观点和拍摄技巧,彰显电视节目的艺术特色。同时,在摄像中要突出以人为本思想,创新拍摄思路,聚焦密切关联群众日常生活的焦点热点话题,在与群众保持近距离沟通的基础上,发挥群众智慧,打造吸引力十足的节目。此外,需要深度融合电视摄像技术与艺术,通过语音、图像及动作的有机融合,赋予作品相对完整的生命力,突出节目的特色,汇聚更多的受众。

参考文献:

[1]吴战.电视摄像艺术的表达方式及创新策略[J].中国报业.2020(09):90-91.

[2]毕晓亮.电视摄像的艺术表达方式与创新策略[J].记者摇篮.2019(12):97-98.

[3]周骏.刘斌.王一帆.探析电视摄像的艺术表达方式与创新之路[J].传媒论坛.2019.2(03):139+141.

[4]胡军.电视摄像的艺术技巧分析[J].数码世界.2018.000(005):169-170.

[5]张鹏.电视摄像的艺术表达方式及创新策略分析[J].戏剧之家.2020(12):232-232.

猜你喜欢

创新策略
电力企业党建科学化管理的创新策略分析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
中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策略分析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网络环境下烟草企业营销创新探析
基于新形势下的企业管理创新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