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老年服务业的发展研究

2021-01-10吴东霞

中国商论 2021年24期

摘 要:老年服务涉及多种产业范畴,是产业融合的产物。本文通过对广西老年医疗资源的分布与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发展优质老年服务具有实现老年服务跨边界融合及渗透、增强老年服务资源吸引力、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区域整体价值等特点;发展优质老年服务,可以通过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促进广西老年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将广西人口老龄化给政府带来的多重压力转变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老年服务业;养老服务机构;老年医疗;老年旅游

本文索引:吴东霞.广西老年服务业的发展研究[J].中国商论,2021(24):-122.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12(b)--06

广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全区常住人口为5012.68万,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36.38万,占比16.69%(其中65周岁及以上的人口為611.41万,占比12.20%),属于轻度老龄化的状态。但是相对这个日益庞大的消费群体而言,广西老年服务业发展得不够完善,机制不够健全。本文从产业融合的角度,讨论了老年服务跨边界融合及渗透的实现途径,以增强老年服务资源吸引力、提高区域整体价值、促进广西老年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将社会老龄化给政府带来的多重压力转变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或成为增加劳动就业岗位的着力点。

1 国内外研究

目前,国外对老年服务领域的学术研究要早于我国,所获得的研究成果更为深入,涉及的研究维度也较广泛。在欧美等国家,健康老人可以持续工作以负担家庭生活开支,所以老年人退休再就业[1]是很正常的事情,日常居家老人对社区服务信息的认知[2]问题也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另外,由于早期西方发达国家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移民,所以学者对移民群体人口老龄化问题[3]的关注也在与日俱增。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老年人在退休后拥有了大量的闲暇时光,对世界的求知欲更加强烈,因此,应该对老年游客,尤其是富有的老年旅行者进行分析,了解他们的旅行动机、需求和健康问题,为他们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4]。

国内的学者对老年服务领域的研究则更多从老年医疗管理视角,学习欧洲长期照护模式 [5]的管理机制、研究老年护理机构发展[6]和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7]等;从老年学教育[8]方面进行人才培养;从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9]研究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从老年旅游动机与制约因素[10]研究老年旅游的相关领域等单维度的研究。而从中国养老服务体系[11]、老年服务业发展[12]等宏观、综合视角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2 发展老年服务业的现实意义

2000年中央政府发布文件宣告我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至今,国内关于老年服务业的相关政策层出不穷,逐渐从“养老服务”这一整体范畴向“健康养老”“老年旅游服务行业标准”“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旅游”“老年教育资源”等具体的方向发展,也预示着我国老年服务业正在向一个完备的产业体系迈进。

由于老年服务业的服务主体是老年人,鉴于不同民族、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健康状况、不同成长背景、不同经济条件下的老年人具有不同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所以老年服务业注定是一个复合型产业。因此,优质的老年服务需要从老年人的生理健康水平、老年医疗服务的供给、养老服务机构的质量、居住区域所能提供的医疗条件、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多维度、多层次规划、引领,才能打造出一个不断完善的老年服务体系,提高广西老年服务的质量,增加广西优质老年服务的区位优势。

3 广西老年医养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老年服务业是以老年群体为核心开展经营的,老年群体依据身体的健康程度大致可分为:生活可自理的老人、半失能老人、失能老人和认知功能障碍老人等。生活可以自理的老人,是指身体健康的老人或者依赖药物维持身体机能但行动自如的老人;半失能老人指身体功能部分缺失,生活中需要医疗器械辅助才能正常生活的老人;失能老人指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认知功能障碍的老人指患有老年痴呆的老人。由于其特殊的生理情况,绝大多数老年人依赖于能够提供医疗药用品、诊疗技术的医疗机构和日常生活护理的养老服务机构。因此,对广西老年医疗和养老服务资源的分布和构成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区内老年医养服务业的竞争优势。

3.1 广西老年门诊和老年病科室的分布状况

本文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开的62家三级甲等医院(数据截至2021年3月)进行了官方网站查询、电话访谈后得出以下结论。

如表1所示,在62家医院里开设老年病科室的医院共有23家,其中南宁市11家,占总数的47.8%,而梧州、防城港、钦州、百色、河池、来宾六个地级市中所有的三甲医院都未设置独立的老年病科室,这说明广西区内的老年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虽然综合医院的各个专科科室都可以为老年人提供诊疗服务,但是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造成的诸多不便和对线上挂号、现代便捷支付方式等智能技术知识的盲区,单独为老年人设立就医门诊和住院病房是发展高质量老年医疗资源的方式之一。因为老年群体最关心的是如何通过幸福、安康的方式度过健康、独立的余生,开发以老年人为中心的综合医疗服务体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解决途径之一[13]。

3.2 广西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

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文件《关于建设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意见》提出:鼓励养老机构为周边社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本文依据养老网显示的养老服务机构的数据整理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级市共有428家养老服务机构(数据截至2020年8月),具体分布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在这428家养老服务机构中,经营床位数量≥500个的养老机构全区只有20家,约占总数量的4.67%;经营床位数量=50个的机构有315家,约占总数量的73.6%。因此,目前广西的养老服务机构是以小型经营机构占主体的经营模式。此外,数据显示可接受异地老年人入住的养老机构有76家,占总数的17.8%,且大多分布在南宁、桂林、北海等经济、交通都较为发达的地区。说明这些养老服务机构在规划之初,设定的发展方向就没有局限在全区范围内,而是设想通过发展跨区域的优质老年养老服务产业来达到创造收益的目的。但是,全区现有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36.38万,与当前养老机构所能提供的81238个床位的比例是102.95∶1,这两个数据之间的差异相当大。

此外,如果再有计划发展跨区域的养老服务产业,以为区外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来拓展市场份额的话,就现有的服务水准而言,是没有绝对优势的。因为小型养老服务机构所能提供的大多只是日常生活的护理服务,而类似就医问诊、专业的医疗救治服务项目和相关的医疗检查器材,还有医务室、康复保健室等医疗硬件设施只有少数大型养老机构和医院可以提供。因此,广西现有的养老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养老服务机构所能提供的产品过于单一,与老年医疗资源的结合不够紧密。

3.3 广西老年医养服务业人才培养现状

近几年尽管在政府的大力引导下,社会商业资本开始聚焦在老年群体上,但广西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还是不尽如人意,最根本的原因是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紧缺,高校、职业院校等培养人才的进度赶不上社会老龄化的速度。另外,半失能老人和失能老人所需要的“医养结合”“康复治疗”等將分别由医疗技术人员和养老护理人员提供。由于医学的特殊性,不仅医疗技术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学历背景和相关从业资格,负责照顾生活的养老护理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老年医学知识,或者经过培训后才能胜任工作。然而,目前负责养老护理员培训工作的机构大多是家政公司,依据不同公司的业务能力和经营状况所培训出来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形成一个专业的体系。因此,广西内养老资源在供需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4 广西老年文化教育、旅游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与过去老年人只能居家依靠子女生活的时代不同,现在老年群体的生活逐渐自由化、多样化,具体包括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养老服务机构养老、异地旅游养老等形式安度晚年。老年生活方式的变化也改变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由于成长年代、文化传统的影响,老年群体十分重视社会关系,对子女也有很强的情感依赖[14]。然而据2015年的数据统计,广西65周岁及以上空巢老人的家庭有675634户,占全国空巢家庭总数的30.6%[15]。因此,通过发展优质老年文化教育和旅游服务业提高广西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消除他们的孤独感,是促进广西老年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4.1 广西老年大学发展现状

从国家发布相关政策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养老服务业的引导逐步从促进养老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等方面,向注重老年群体的生活品质和精神需求转变,立足于提高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品质的层面来看,这种转变绝对是一个质的飞跃。广西老年大学已经成立30多年,现已发展成为集老年教育/科研、老干部活动、老干部党员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文化教育可以给予老人一个更加充实的精神世界,也能改善老人退休后看电视、看报纸、买菜做饭的单调生活,用琴棋书画等文化艺术打开老人“活到老学到老”的多彩世界,充实并丰富老人的思想境界,让他们成为快乐的老年人。然而,广西老年大学只在南宁市设有分校,没有普及到其他地级市,而且主要接收对象是离退休干部,由于地域和身份的限制,并不能为全区所有希望就读的老年人提供服务,所以其能为广西老年服务业发展提供的助力非常有限。

4.2 广西异地旅游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老人经济能力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他们的养老方式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南“飞”过冬,北“漂”避暑,养生养老的同时,旅游度假的新兴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所接受[16]。老年人出于追求身心健康的动机,向环境、气候、景观更好的地方进行旅游迁移,因此被称为“候鸟老人”[17]。候鸟型养老是一种旅游养老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促进被选择目的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增长,还可以作为家庭养老的有效补充方式,促进社会养老的发展,同时有利于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18]。目前,以北海市和长寿之乡巴马瑶族自治县为例,广西养老旅游产业的发展已有一定的规模,但是在应对本地人口快速老龄化与外来老年群体季节性流入产生的公共空间缺乏、服务设施不足、宜居环境恶化等问题时,城市空间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5 广西老年服务业的现存问题

5.1 广西政府及相关经营机构对老年群体的真实需求了解不足

第一,现在的老年群体都经历过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的艰苦生活,“节俭”的生活观念已经融入潜意识中。尤其是跟子女孙辈一起生活的老年群体,因为子女都需要外出工作,所以照顾孙辈自然变成了退休老人生活的一部分。在我国,0~3岁的儿童由“爷字辈”为主要照顾者的家庭占比是31.7%[19]。所以,勤俭的生活理念和围绕孩子生活的状态,很难让老年人有时间关注自己的内在需求。

第二,老年人退休后的工资收入,相比工作时大多有一定幅度的减少。加之,老年群体的生理机能有不同程度的老化、减退,每个月都会有一部分开销用于药品的购买。依据现有的研究表明,我国老年人的主要照料者还是来自家庭成员的支持,当参与CLHLS调查的老年人需要协助进行自理能力活动时,照顾者大多是家庭成员;超过一半的老年人表示他们的医疗费用主要由子女或者子女的配偶支付[20],这说明许多老人并不能完全主导自己的生活。

5.2 广西尚未建立全面、配套的老年服务产业结构

老年服务业是集老年群体衣、食、住、行、文化和娱乐等于一体的庞大的消费市场和综合性产业体系,与上、下游产业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和连锁效应,这种连锁效应不仅非常有利于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的整合和优化升级,还有利于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可持续发展[21]。尽管政府出台的养老福利政策每年让很多老年服务经营机构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但是从目前来看,广西不管是在老年医养服务业方面还是在老年文化教育和旅游等方面,各个领域都是独立经营,没有产业融合的迹象。然而,想要让老年人健康、幸福地安度晚年,必然要做到产业优化和整合,构建一个完善的产业结构体系。

6  发展广西区优质老年服务业的途径

6.1 加大老年服务跨边界融合及渗透的力度

不管是“医养融合”养老模式的开发、老年异地旅游养老市场的配套服务,还是老年人再就业,都涉及一个跨边界融合及渗透的概念。老年服务业本身就是复合型产业,涉及面宽泛也是制约优质老年服务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已经20余年,目前老年服务业的发展仍然滞后,原因就是产业之间不能形成协同发展模式,只有各行业之间相互融合、渗透,才能共同创造优质的老年服务体系。

6.1.1 “医养融合”的发展模式

养老服务机构要“医”“养”两手抓。因为在医疗领域中,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还是需要“望闻问切”等检查,诊断后才能对症下药,所以要想把优质服务转变为经济增长,老年“医养”要融为一体。尤其针对居家养老的老年群体来说,医护人员为其提供上门医疗服务是大势所趋。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和北海市中医院两家医院设置的家庭病床科就在顺应这一趋势,为行动不便、就医困难、适用于家庭监测治疗的老年病人提供全程的家庭医疗服务。未来,上门医疗服务是为老年病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关键所在。

6.1.2 老年异地养老旅游

在《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文件里,将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旅游产品消费者定义为“老年旅游者”,英文为elderly tourists。但是,年龄本身并不能预测老年人是否有旅游需求,而是要与个人所处的生活阶段、社会文化背景等要素结合,才能构成这一群体成员的旅行倾向[22]。此外,现有的文献研究很少关注旅游行为对老年游客福祉的影响,在老龄化研究议程中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是很多旅游企业在经营中对老年旅游者的特点和关注点,以及对他们不同的旅游消费方式缺乏了解的表现[23]。结合老年群体的生理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未来要想老年群体尽可能长时间地独立和不受限制地参与旅游活动,旅游专业人员、导游和城市导游就需要进行必要的老年学和老年医学的培训、教育[24]。

6.2 构建“医、养、游一体化”老年服务产业体系

结合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如今由“双独生子女”构成家庭的群体正面临着“四位老人、两位中年人、一位/两位/三位孩子”(2021年国家放开三胎政策)的家庭结构,两个工作的中年人要负担起三个小家庭的生活重担,这种空前的家庭生活模式无力全面支撑“养儿防老”的传统生活观念。结合广西区桂政发2015年文件中规划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内容,大力发展老年健康旅游,可以缓解老年医疗短缺与养老设施不足的问题[25],如果未来全区达成“医、养、游一体化”的社会养老服务产业体系,不仅可以促进广西区内社会资源和资金的有效配置,缓解医疗和养老设施不足的现实问题,还可以从整体上为政府节省老年医疗费用的支出。

6.3 完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技能素养

相比医生和护士这些已经有成熟培养体系的医务工作岗位,养老护理员是近年来我国新出现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目前尚未形成完备、规范的培训模式和体系[26]。养老护理员的培养实质上是职业技能的培養,所以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由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医疗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三方联合培养是快速、高效的人才培养方式之一。养老机构招收愿意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人员,把他们送到卫生职业技术学校集中学习老年医疗理论知识,等到理论知识学习考核通过后,把医疗机构的临床科室作为培养养老护理员的实践基地。一方面可以为医疗机构增加护理劳动力,另一方面,可以让接受培训的人员通过一线的实践操作学习到专业的护理知识,从而提高养老护理员的技能素养。

另外,对于正在养老服务机构从业的护理员可以采取定期“培训+考核”的方式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由医学院校的任课教师或者具有老年护理临床带教资质的护士/护师定期到养老服务机构对护理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考核,依据考核成绩划分不同的工作等级,养老机构依据等级的高低调整护理员的收入水平,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全区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Bornstein,J.M.Retraining the older worker: Michigan’s experience with senior employment services[J]. Career Dev1986(13):14-22.

[2]Keller, K.L., Flatten, E.K. & Wilhite, B.C. Friendly visiting as a means of informing homebound senior citizens of health-related community services[J].Community Health, 1988(13):231-240.

[3]Ahaddour, C., van den Branden, S. & Broeckaert, B. Institutional Elderly Care Services and Moroccan and Turkish Migrants in Belgium: A Literature Review[J].Immigrant Minority Health 2016(18):1216-1227.

[4]Bulut, C., Nazli, M. Senior Millionaires and their Travel Behaviours: the Case of Turkey[J]. Population Ageing, 2020.

[5]张亮,黄丽珍,张章博,等.借鉴欧洲长期照护模式,发展我国正式居家照护和机构长期照护[J].老龄科学研究,2020,8(9):68-79.

[6]叶露,王娟娟.上海老年护理院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探讨[J].中国卫生资源,2005,8(1):23-24.

[7]Gu, T., Yuan, J., Li, L. et al. Demand for community-based care service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the elderly in affordable housing communities: a case study in Nanjing City [J]. BMC Health Serv Res 2020(20):241.

[8]赵恩兰,宋丽萍.论老龄社会与高职院校服务人才的培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33(5):53-56.

[9]宁小春,赖银娟,吴昌淘,等.广西60~69岁老年人体质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J].现代预防医学,2020,47(11):2030-2034.

[10]刘力.老年人旅游动机与制约因素[J].社会科学家,2016(3):91-95.

[11]刘晓静,张继良.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理念、路径及对策[J].河北学刊.2013,33(2):123-127.

[12]唐钧.中国老年服务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前景[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3):75-81.

[13]Kim, YS., Lee, J., Moon, Y. et al. Development of a senior-specific, citizen-oriented healthcare service system in South Korea based on the Canadian 48/6 model of care [J]. BMC Geriatr 2020 (20):32.

[14]刘晖.聚焦银发经济: 2019中老年线上消费趋势报告[EB/OL].2019.https://socialone.com.cn/focus-on-yinfa-ec-2019-online-consumer-trend-report-2020/

[15]黄立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广西各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J].中国商论,2020(20):168-170.

[16]莫海量.广西养老环境的地域特征与养老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规划师,2012(28):258-261.

[17]王珂,徐红罡,赵莹.季节性退休移民的日常行为与身心健康关系: 候鸟老人的绿色空间暴露分析[J].人文地理,2021,36(1):39-55.

[18]王彩燕.候鸟型养老模式研究: 以广西北海市为例[D].南宁:广西大学,2017.

[19]张航空.儿童照料的延续和嬗变与我国0-3岁儿童照料服务体系的建立[J].学前教育研究,2016(9):14-22.

[20]Feng, T. The health status of China’s elderly and their demand for healthcare services[J]. China popul,2020(3):327-342.

[21]黄清峰.中国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4.

[22]Alén, E., Losada, N. & Domínguez, T. The Impact of Ageing on the Tourism Industry: An Approach to the Senior Tourist Profile[J]. Soc Indic Res, 2016(127):303-322 (2016).

[23]Patterson, I., Balderas, A. Continuing and Emerging Trends of Senior Tourism: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Population Ageing,2020(13):385-399 (2020).

[24]Reidl, A., Meiners, N., Pallauf, M. et al. Gerontologische Aspekte in der Tourismusforschung[J]. HBScience,2012(3):164-171.

[25]唐敏,吳海波.基于中医药特色的老年健康旅游供需矛盾问题研究[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17,34(1):35-38.

[26]王凤,徐萍,叶国英,等.国内外养老护理人员培训现状[J].护理研究,2016,30(6B):2060-2062.

作者简介:吴东霞(1991-),女,回族,河南周口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旅游管理专业。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derly Service Industry in Guangxi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 Dongxia

Abstract: Elderly services involve a variety of industrial categories and are a product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By analyzing the distribu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 for the elderly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elderly service institutions in Guangxi,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lderly service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hieving cross-border integration and penetration of elderly services, enhancing the attractiveness of elderly service resources, having obvious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nd enhancing the overall value of the region.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lderly services can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Guangxi’s elderly service industry through resource optimizat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turn the multiple pressures brought by the ageing population of Guangxi to the government into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s.

Keywords: elderly service; elderly service institutions; elderly medical health; elderly tour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