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粮食质量安全与质量检测探讨

2021-01-10夏文琪朱德民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质量安全粮食检测

夏文琪 朱德民

摘 要: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一直保持着对于粮食问题的高度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当下粮食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粮食质量检测工作面临的挑战,最后总结粮食质量安全检测的发展方向,并简单分析提升粮食检测水平的方法。

关键词:粮食;质量安全;检测

Discussion on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and Quality Testing

XIA Wenqi, ZHU Demin

(Sinograi Weifang Depot Co., Ltd., Qingzhou 262500, China)

Abstract: As the most populous country in the world, China has maintained high attention on food issues. The text mainly introduces the curr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and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food quality testing work, and finally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testing and briefly analyzes the method of improving the food testing.

Keywords: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testing

粮食作为人们的生存依据与营养来源,其产量和质量向来受到世界人民的重视。随着我国粮食科研人员对种植技术的开发,目前关于粮食的产量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在粮食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有关于粮食生产与加工的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因此,为了保证粮食的质量安全,消除人们对粮食安全的担忧,其质量检测必须引起有关人员的积极重视。

1 粮食质量安全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问题的特殊性

粮食的质量安全问题不同于常规商品,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常规商品来说,其质量问题不一定能造成安全问题,即便能够导致安全问题出现,也大都存在相应的辨别形式,例如从商品的外观、形状、气味、重量等方面,均可分辨出问题点。然而粮食产品则不同,所有的粮食成品几乎都很难从外观上辨别出质量问题,需要相对精密的检测仪器才能进行有效分辨。此外,误食具有安全问题的粮食之后,通常不能立刻反映出严重的健康问题,只有在长期食用后,才会出现相应的健康症状,而这种慢性的病情往往不可逆,会对人体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鉴于粮食安全问题的特殊性,有关人员一定要建立科学的粮食检测体系,充分保证食用者的人身安全。

1.2 粮食安全的生产、运输因素

回顾人类对于粮食的种植历史可以发现,粮食的产生是通过人类智慧,将原本野生的作物不断培育,从而转嫁到农田中来,以方便人们种植与收获。虽然粮食的生产经过了几千年的技术沉淀,但是现阶段对于粮食生产来说,依旧存在一些生产安全问题。例如,同样一种作物,在不同的土质下其发育状态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这说明粮食在生产过程中受环境的影响很大,若不能有效区分这种影响与差别,会导致粮食出现相应的安全问题。此外,在如今信息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人们通过网络可以认识到非常多的异地粮食与作物,并且面对异地生产的粮食作物,人们出于新鲜感和好奇心理通常会十分感兴趣。例如,北方人非常喜爱热带水果,南方人相对比较喜欢北方的水稻。因此,面对人们的需求,很多粮食与作物需要经历长途运输,而在运输过程中,也会造成一定的粮食质量问题,最常见的即玉米赤霉烯酮,若不慎被人体食用,会对人体血液、免疫系统造成侵害,甚至直接威胁生命安全。故对于粮食的生产与运输环节,有关人员一定要严格把控,做好粮食的质量安全检测工作。

1.3 糧食安全的管理因素

不够完善的粮食安全管理模式,也是导致粮食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当前很多粮食生产商与加工商,虽然具备一定的粮食质量监控意识,也能够相应提升粮食储存条件、提高储存环境质量,但是没有形成有效的粮食安全管理模式。例如,某粮食生产商在粮食加工与粮食储存环节投入了相当高昂的成本,以购买先进的生产设备、打造高端的储存环境,但是其得到的只是更高的生产效率,没能从真正意义上降低粮食的安全风险。粮食安全的管理形式应是对质量的把控,在每一个环节针对每一种粮食的特殊性,制定准确且有效的检测办法,从头到尾进行严格的筛选与记录,最后对于成品给予统一的检测。这种管理办法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粮食安全,还能追溯问题环节,降低处理问题的成本。

2 当前粮食质量检测工作面临的挑战

尽管当下消费者与有关机构能够认识到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但对于提升粮食安全质量工作来说依旧存在一些挑战,尤其在质量检测工作方面更是困难重重,只有充分了解当前粮食质量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才能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其中,粮食质量检测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

2.1 卫生安全标准不断提升

对于粮食质量检测工作而言,当下最大的压力即是不断提升的卫生安全标准。我国作为十分重视民生问题的国家,对于直接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粮食问题,一直都保持着非常严肃的态度,因此对于粮食质量的监控严格程度随着时间的推进只增不减。关于粮食质量安全,国家先后制定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等多部法律法规,意在通过明确的条例来规范粮食行业的生产行为,为人们争取最大化的粮食安全保障。同时,国家也会通过媒体,向消费者普及相关的粮食健康知识,保证消费者具备分辨劣质粮食的能力,也保证其充分了解食用具有质量问题粮食的后果。国家的做法是为了通过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带动粮食生产行业与粮食销售行业的质量进步。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早就摆脱了“贫困”“挨饿”的标签,现在人们对于粮食的要求不再仅限于是否能吃,而是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较高,这也意味着粮食行业的生产质量压力变大。

2.2 安全隐患难以彻底消除

影響粮食质量安全的因素有很多,例如上文中提到的环境因素,此外还有养种技术、加工技术、储存技术等,若对于每个大的方面进行细化,还可分为空气、土壤、种子、肥料及设备等影响因素,而这些因素每一个都能成为造成粮食质量问题的潜在原因,即粮食质量安全的隐患非常多。同时,我国幅员辽阔,但并不是每片土地都适用于粮食种植,可在不同的种植环境面前却具有相同的粮食需求,为了快速平衡这些问题,不法商贩也会盯准此需求,利用不法手段来生产粮食。例如,为了节约运输成本,商贩会将面粉中增入不良添加剂,提升面粉的纯白色度,误导消费者认定面粉为进口商品或者是外地商品,从而加价抢购。又如,为了增加利润,商贩将本该销毁的霉变稻米重新加工,变成可以销售的大米低价销售。又或是加工地沟油、粮食掺假、翻新过期粮食等,造价手段层出不穷,蒙骗消费者,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加之粮食在长途运输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腐烂、变质等问题,商贩为了利润最大化,将原本需要处理掉的粮食重新放在了消费者的视线内,不仅兜售假货,更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对于粮食自身而言,其复杂的培育和加工环境,为有关食品监督检查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困难,而一些黑心厂商的不法行为也为食品监督检查工作带来阻力,故粮食种植与加工的安全隐患难以彻底消除。

2.3 质量检测机构能力不足

质量检测机构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是满足国家检测要求的机构数量较少,②是质量检测机构对于自身的认知普遍不足。首先国家在粮食这一重要问题方面,于2019年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了关于粮食质量安全校验检测体系的构建问题,要求国家在2020年构建千所符合要求的粮食检测机构,但是根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粮食检测机构成立情况没能满足国家要求。其次,当前已经成立的粮食检测机构,在缺少有力监管的情况下,不能充分意识到自身的工作重要性。对于粮食质量检测而言,只有从业者具备较高的工作觉悟与意识,才能在根本上提高行业素质,因此对于质量检测机构的能力管理,有关人员需要从自身方面发现不足,并通过相应办法进行提高。

3 粮食质量安全检测发展方向

3.1 强化粮食生产阶段的监管

为了更好地提升粮食的质量安全,相关人员应该具有一定的安全管理意识,保证粮食在消费者食用之前的每一个环节都能经过科学、合理地监控,其中第一个阶段即是粮食的生产阶段。

粮食的生产阶段主要为粮食种植,通过科学有效的监控方法保证在粮食生产阶段达到预期产量,能够有效减缓后期加工压力,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粮食质量的整体提升。因此,粮食质量的安全监控应该先从种子入手,种子的检测需要对其进行精准对比,通过观察长势优秀的作物种子,对比即将种植的种子状态,在确认无误的情况下进行种植,保证粮食的耕种具备良好的前提条件。其次在粮食生长阶段,提前针对各个生长阶段出现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进行预防。

3.2 强化粮食加工阶段的监管

在粮食加工阶段,若有关企业或机构只是按照传统的机械方式对粮食进行研磨、脱壳等基础操作,其加工的粮食通常不会出现质量问题。但个别企业为了给所加工的粮食增添卖点,促进销量提升,会在加工过程中对粮食增添香味添加剂、防腐剂等化学物品,若不能保证化学添加剂无害或添加剂计量过大,会对人体安全直接造成影响。因此,有关的粮食安全机构需要对粮食的加工过程进行全面检查,严格控制有害添加剂的使用。

3.3 完善监督体系与社会意识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整体的粮食安全环境,不仅需要有关部门完善自身体系,更要在社会层面上唤醒消费者对于粮食安全的认识,做到每一个人都对粮食安全环境的建设尽一份力,共同督促粮食行业向更好、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4 提升粮食检测实验室检测准确性的方法

4.1 做好样品管理

为了切实提高粮食检测的有效性,保障粮食安全,在粮食检测方面一定需要做好样品管理工作。样品是一切检测实验的标准,为了真正意义上保证粮食检测能够达标,需要先通过合格样品对实验过程进行反向检测,即通过样品可以证明实验过程的有效性,方能对待测品进行一系列准确实验与检测。若样品管理失效,那么将无法对检验过程进行甄别,以至于在面对问题粮食检测时,实验室方面也无法给出有效的答复,导致问题粮食流入市场,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因此,有关方面需要严格按照粮食检测部门的规定执行样品管理,不同区域的粮食检测机构需要加强沟通,不断优化粮食检测工作质量。

4.2 灵活运用新标准、新方法

粮食检测机构与实验室方面对于新标准与新方法要灵活运用,在参考标准与方法的同时,对于实验数据与报告进行分析时也要重视以下几点:①注意检测方法的正确性,即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实施,切忌贪图一时的速度与效率;②注意报告的及时性,粮食保管工作本身受时间影响较大,若不能及时输出检测报告,可能会相应引起意外;③注意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即要求报告清晰、客观、真实等。

5 结语

粮食是每一个人的必然需求,做好粮食的安全检测工作,即是有关人员的本职工作,更是义务与责任。将具有健康安全危害的粮食投放到市场中去,不单单是工作的失职,更是对于健康、对于生命的藐视。因此,粮食企业应该尽最大努力提升粮食安全水平,同时有关监管机构更应该正视肩膀上的沉重使命,努力提高粮食检测技术水平,为广大消费者能够安心吃上放心粮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张丽梅.粮油食品质量安全和检测发展方向讨论[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5):113.

[2]胡军.粮食质量安全检测发展方向的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7):147-148.

[3]刘文妮,刘亮亮,郑震君,等.关于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粮油食品科技,2021,29(3):170-176.

[4]刘鑫.重视粮食质量检测工作 保障人们粮食安全[J].中国食品,2019(8):117.

[5]焦志莎.粮食质量安全检测措施的若干思考[J].食品界,2019(2):32.

作者简介:夏文琪(1985—),男,山东青州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粮食检验。

猜你喜欢

质量安全粮食检测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逆向倒推,非比寻常
珍惜粮食
必修二 Modules 1—6综合检测题
“整式的加减”检测题
“整式”检测题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混合模式研究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创新策略分析
把粮食保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