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还有几道难关需要闯
2021-01-10刘彤杰
科教导刊 2021年15期
刘彤杰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2/01/12/qkimageskjdkkjdk202115kjdk20211547-1-l.jpg)
后续至少还要闯两关
第一道难关,当探测器完成环绕任务后需要寻找一个非常好的小窗口,让它进入火星大气。火星是有大气的,其大气的密度是地球大气的1%左右。经过大气减速(气动减速、降落伞減速),还有反推发动机减速等减速过程,最后靠着陆腿着陆在火星表面,吸收撞击的能量,这个过程非常难。就像空间(返回)舱进入地球一样,它在大气减速的过程中会有8分钟左右的黑障(通信中断),通信无法获得信号。由于距离相当远,从火星回传到地球控制地面站也有很大时延,不可能实现实时控制。所以,“进入—减速—软着陆”这个EDL过程是靠它自主完成一系列动作,不是靠地面控制。
第二道难关,软着陆后,我们还要把火星车释放到火星表面上,让它走起来并开展探测,火星车上有6个科学仪器要发挥作用,难度也很大,因为我们对火星表面的环境认知还是相当少的。如果软着陆在火星表面上,落得不够平坦或者是姿势不够正,火星车怎么开下来呢?可以从轨道的前面下,也可以从后边下,就看当时落下去的姿态、地形等情况。
预计2021年5月在火星着陆
天问一号预计于2021年5月,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着陆,地质学家认为那里很可能在古海洋和古陆地交界处,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很有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科学成果。
未来还有多次任务规划
我国行星探测计划规划了4次任务,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是第一次,目前其他任务正在论证中。第二次规划的是小行星探测任务,预计在2024年前后实施。第三次是2030年前后将开展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此外,2030年前后还将有一次木星系及行星际穿越探测,即探测完木星和木卫4之后还要飞往更远的深空。
(来源:中国的航天微信公众号)